-
養(yǎng)生備于理:節(jié)食能長壽
丹道修煉2017-05-19
蘇軾“飲食休閑”法則 已饑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 注釋 方:方才。食:飲食。指進食,用餐。 先:預先。止:停止。指結束進食。 逍遙:亦作“逍?薄ⅰ跋 a溽啵換翰叫兇咼病S龐巫緣茫蠶兇栽冢皇芫惺?務:務必。腹空:這里不是指腸胃清空,而是強調心中空靈,沒有雜念。 譯文 到了感覺饑餓時方才進食,未到飽的感覺時預先止停, 閑暇散步要做到逍遙自在,務必讓腦無雜念心中空靈。 養(yǎng)生旨要 上列名句摘引自蘇軾《東坡志林修…
-
養(yǎng)生備于理:老人養(yǎng)生 不吃不該吃的
丹道修煉2017-05-19
孫思邈“非其食勿食”箴言 夫善養(yǎng)老者,非其食勿食。 注釋 ○善:善于。養(yǎng)老者。此句本義應為“善于孝養(yǎng)老人的人”。有的文本,將“善養(yǎng)老者”割成“善養(yǎng)”“老者”,注為“善于養(yǎng)生的老人”。 ○非其食:指不該吃的食物。勿食:不要吃。 譯文 大凡所謂善于養(yǎng)生的老人,堅持不吃其不該吃的食物。 養(yǎng)生旨要 上列名句選自出孫思邈《千金翼方養(yǎng)老大例》。哪些食物不適合老年人吃呢,中醫(yī)保健和養(yǎng)生學認為,首先因人而宜,也因人而異,不當千篇一律。在品…
-
《靈源大道歌》陳攖寧注解31:立根基
丹道修煉2017-05-19
原文: 初將何事立根基。到無為處無不為。(第六十一句 第六十二句) 念中境象須除拔。夢里精神勞執(zhí)持。(第六十三句 第六十四句) 不動不靜為大要。不方不圓為至道。(第六十五句 第六十六句) 注解: 世間無論做什么事,起初總要立一個根基,以后方能有所成就。修道是大事業(yè),更要把根基立穩(wěn),方能步步前進。等到工夫純熟,程度高深,自然顯得頭頭是道。表面上很像無所作為。實際上已是精全氣全神全,沒有絲毫缺陷。老子《道德經》第三章說:“為無…
-
《靈源大道歌》陳攖寧注解30:虛淡精專
丹道修煉2017-05-19
原文: 皆由虛淡復精專。便是華胥清靜國。(第五十九句 第六十句) 注解: 心中沒有妄想和欲念就是虛。不染一切嗜好并惡習,就是淡,仔細研究,徹底明白,就是精。信受奉行,始終如一,就是專。 清靜虛淡(資料圖 圖源網絡) 《列子》書上說:“黃帝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師長。其民無嗜欲。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其實是一種寓言,等于今人所謂烏托邦之類。人們心中果能十分清靜,也如同到了華胥…
-
養(yǎng)生備于理:飲食須五臟六腑所宜
丹道修煉2017-05-19
張從正“飲食五五訣” 五谷養(yǎng)之,五果助之, 五肉益之,五菜充之, 五臟所宜,毋使偏之。 注釋 ○五谷:五種谷物。哪五種?古代說法很多,相對認同的是指稻、黍、稷、麥、菽。這里是泛指各種谷物。養(yǎng):滋養(yǎng)。這里含主養(yǎng)的意思。五果:泛指各種水果。助:輔助。 ○五肉:泛指各種肉類。益:裨益;協(xié)益。五菜:泛指各種蔬菜。充:補充。 ○五臟:代指五臟六腑。毋:不要。 譯文 用各種谷物主養(yǎng),用各種水果助長, 用各種肉類協(xié)益,用各種蔬菜充償, 須五…
-
張三豐祖師《打坐歌》譯解 (八)
丹道修煉2017-05-19
文/高帥 古天文學知識,是構成道家金丹文化的語言基礎 原文 無影樹下金雞叫,半夜三更現紅蓮。 譯文 溫養(yǎng)還丹,還丹即結生大藥,猶如雄雞報曉。正子時來到,玄珠有象,好比紅蓮出現。 釋義 古代天文學告訴我們,每年的夏至節(jié),太陽直射至北回歸線,在正午時分,太陽對地面呈絕對直射狀。這個時間在我國北回歸線地區(qū),就會出現短暫的“立竿無影”現象。 道家金丹文化常常運用一些自然節(jié)律知識,以天道暗示人道的一些奧妙,是為天人相參。農歷夏至節(jié)的這…
-
張三豐祖師《打坐歌》譯解 (七)
丹道修煉2017-05-19
文/高帥 金丹的殺機與真鉛神光固漏的修命價值 原文 心要死,命要堅,神光照耀遍三千。 譯文 排除欲望的那個心,也是一種雜念,修真一定要泯滅這些欲望,以機死神活。金丹寶命全形,靠的是本性的自然清凈,宛如一輪明月當空,照見三千大千世界。 釋義 道家金丹文化的修真活動,早在唐呂洞賓時代,就已經明確提出了道家的煉金丹,對于下德之人,是“依世法而修出世法”的借假修真,走的是道法兩用的實修路線。 道家金丹文化通過總結以往外丹術失敗的經驗…
-
養(yǎng)生備于理:善治藥不如善治食
丹道修煉2017-05-19
陳直“善治藥不如善治食”說 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 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 注釋 ○善:善于;善待。這里主指重視。治:醫(yī)治;醫(yī)療。慎疾:謹慎預防疾??○治藥:用藥物治療疾病,即藥治、藥療。治食:用食物治療疾病,即食治、食療。 譯文 重視疾病治療固然是好,不如平時預防謹慎護保; 重視藥物治療固然是好,不如視情食治先行食療。 養(yǎng)生旨要 陳直十分重視飲食調治,于《養(yǎng)老奉親書》中專撰“飲食調治”之文,加以發(fā)揮。鄒鉉對此十分贊賞。如陳…
-
養(yǎng)生備于理:老人養(yǎng)生 以食為本
丹道修煉2017-05-19
陳直“養(yǎng)生食為本”論 主身者神,養(yǎng)氣者精,益精者氣,資氣者食。 注釋 ○神:人體生命活動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征象的總稱。《素問移精變氣論》:“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氣:泛指人體臟器組織的功能,如五臟之氣、六腑之器等。精:泛指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素問金匱真言論》:“夫精者,身之本也。” ○食:飲食。 譯文 主持身體活動的是神,滋養(yǎng)人體功能的是精, 補益腎精健康的是氣,資護臟腑之氣的是食。 養(yǎng)生旨要 陳直在《黃帝…
-
張三豐祖師《打坐歌》譯解 (六)
丹道修煉2017-05-19
文/高帥 金丹鉛汞與戊己,是破譯內丹隱語的重點術語 原文 水火既濟真鉛汞,若非戊己不成丹。 譯文 陰陽相交、性命內外合一,是金丹的水火既濟之功,是真正的鉛汞相投,如果沒有真意黃婆的調和作用,是不能成丹的。 注解 道家金丹文化的“鉛汞”寓意及“戊己成丹”道理,是內丹學的核心術語。基本可以這樣地認為,一個修真者對道家金丹“鉛汞”和“戊己”概念理解的程度,決定修真的正邪與見地,能夠明白鉛汞的真實含義,我國道家金丹文化的原理,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