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堰市博物館將展出楚漢文物精品
武當文物2018-07-19
記者4月14日從市博物館獲悉,《楚風漢韻——荊州出土楚漢文物精品展》將于4月19日至6月20日在市博物館展出,市民可免費參觀。 此次展出文物共180余件。這些來自荊州市的精品文物,有陶器、青銅器、漆木器、簡牘、玉器等,時代自東周到西漢。其中龍形玉佩、漆繪龍鳳紋銅鏡、山字紋鏡、楚式鼎等是典型的楚文化遺物,虎座鳥架鼓、漆木大屏風、三魚耳杯是楚藝術的精品杰作。 鏈接: 《楚風漢韻》展,分為“鳳舞楚天”、“楚漢融會”、“荊楚漢韻”三個局部…
-
鄖縣肖溝遺址出土160件石制品
武當文物2018-07-19
2011年1月7日,記者從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在該所近日承擔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鄖縣肖溝舊石器遺址的發掘工作中,考古人員在該遺址出土石制品160余件。考古人員稱,這些石制品為丹漢流域舊石器晚期文化類型研究增添了新的文化因素,也為探討南北方工業文化的碰撞與交流提供了一批新資料。鄖縣肖溝舊石器遺址位于鄖縣安陽鎮境內。…
-
鄖縣劉灣遺址還原新石器文化
武當文物2018-07-1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月7日通報我省2010年重大考古發現。其中,鄖縣劉灣遺址對于研究漢江中游新石器時期的區域性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據介紹,在鄖縣劉灣遺址,省考古所工作人員共清理出新石器灰坑68個,發現新石器時代窯址1座。據了解,去年該所在我省共完成36處遺址和墓地的考古發掘工作,出土各類文物標本萬余件。其中,鄖縣劉灣新石器遺址、浠水忠三灣商周遺址、沙洋黃歇村東周墓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
竹溪撥款30萬元保護“采皇木”摩崖石刻
武當文物2018-07-18
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竹溪縣政府日前決定劃撥3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對鄂坪鄉慈孝溝“采皇木”摩崖石刻進行搶救性保護。 據史料記載,明嘉慶37年(公元1558年),皇帝為修故宮,下令湖北光華知縣廖希夔采伐楠木,百求不得。廖知縣歷經艱險,終于在竹溪鄂坪鄉慈孝溝采得,遂在高0.7米、寬0.8米的峭壁上鐫詩3首,記錄當時營建皇宮在此采伐楠木的情形。450多年過去了,碑文字體仍剛勁有力、清晰可見,四周新生長…
-
十堰公布第三次文物普查13大發現(下)
武當文物2018-07-18
萬噸鍛壓機 東風公司鑄造二廠前梁車間的一臺萬噸鍛壓機,現已被列入我市現代重要史跡。此設備1976年初在西德奧姆科 (EUMUCO)公司制造,1977年底投產使用,主滑塊行程次數32次/分鐘,主電機750轉/分鐘,設備自重12000噸。設備地上部分高度9.92米,上、下頂料頂出力60噸。該設備運轉良好,一直使用至今。 伽藍寺 伽藍寺外景 伽藍寺鐵鐘 伽藍寺位于十堰經濟開發區白浪街辦馬路村平頂山山頂,始建于清代。平頂山山勢較陡,山上綠色植被覆蓋,山腳南邊茅塔…
-
十堰公布第三次文物普查13大發現(上)
武當文物2018-07-18
編者按: 2007年3月,我市啟動第三次文物普查。經過近三年的田野調查,普查隊員對全市9個縣(市、區)126個鄉鎮的3549處文物點進行了調查,發現古遺址944處、古墓葬1032處、古建筑989處、石窟寺及石刻240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19處,其它125處。其中新發現文物點2900處,比1981年第二次文物普查記錄的649處文物點相比翻了近5倍。這些重要文物點的發現,對于研究十堰地區歷史文化、藝術成就及十堰地方民俗有著很高的價值。 近日,市文物局對…
-
南水北調出土文物何處安家?
武當文物2018-07-17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開工至今已6年有余,和水利工程同時推進的是淹沒區大量珍貴文物的搶救性發掘。 日前,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孫英民接受采訪時稱,由于缺乏統一的文物保管和陳列場所,河南數萬南水北調文物不僅無法得到有效保管和展示,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呼吁興建一座南水北調博物館。記者采訪中發現,湖北也存在類似問題,如何給出土文物安一個“家”,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數萬南水北調文物分散暫存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起點在丹江口水庫,庫區有相…
-
武當山最大墓葬搶救性發掘順利完成
武當文物2018-07-17
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發掘,在武當博物館的全力配合下,湖北省考古研究所于5月中旬順利完成了柳樹溝墓群9座墓葬的考古發掘工作。 柳樹溝墓群位于特區柳樹溝村,為秦漢時期墓葬,其中編號為2010、W. L.M1的墓葬是迄今為止在武當山地區所發現的最大的一座墓葬。從4月16日起,省考古研究所在武當博物館的協調和配合下,對柳樹溝墓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由于該墓群海拔較低,長期處于庫區水位線下,特別是大型墓葬,墓坑較深,清理工作十分困難,考古工作者們…
-
金殿豎額
武當文物2018-07-17
豎額,懸掛于天柱峰顛銅鑄鎏金廡殿重檐中際,正書,豎式如斗行,斗緣為如意形,上斗版陽飾雙龍戲珠,左右各式五爪行龍,下飾鯨魚戲水等圖案,整體銅鑄鎏金俗稱“五龍斗(陡)匾”。它同金殿一樣同屬一級文物,保存完好。 尺寸:包括匾斗:高0.57米,寬0.43米,厚0.015米。凈尺寸:高0.04米、寬0.26米,書者不詳。為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正月十五上元節寅旦豎,欽差提督大岳太和山前司禮監太監李瓚造施。“金殿”二字為陽鑄,“金”字中的“豎”有…
-
銅虎
武當文物2018-07-16
暫無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