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磐
武當文物2018-07-09
磐,古代樂器,一般用石、玉雕成.后被佛寺借用.作為敲擊以眾僧的鳴器.后演變為銅制鉢體,這是道教重要的法器。一般置于殿堂內神靈前,其主要用途是通神、除魔。 武當山遺存油很多銅磐、鐵磐。除皇室御制外,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民間信士的布施。道教《業報因緣經》宣揚的九種功德。其中有捐贈鈡磐一項。因為磐耗資少,可鑄造銘文,又能擺進殿堂等布施,朝山信士都樂于布施。 …
-
古花瓶
武當文物2018-07-09
古花瓶,道教供器之一。其用途是常年給神靈供奉靈芝仙草,名貴花卉等物,也具有廟堂裝飾效果 …
-
油燈
武當文物2018-07-09
油燈,其用于宮觀照明燈。明代亦屬御賜。據載,武當33座皇家廟觀,每年皇室供給2318斤油,專一用于照明燈。 …
-
天乙真慶宮鐘
武當文物2018-07-08
晨鐘暮鼓,道觀法物。以占百靈,壯宮觀之威儀,宏山陵之氣象,每日晨昏,必不可缺。 …
-
海燈
武當文物2018-07-08
海燈,道教供器五大件之一,又名長明燈,多為皇室御制。銅鑄鎏金,體量碩大。據載。皇室供給武當山長明燈油,每年達4320斤,黃蠟300斤。 …
-
武當文物概況
武當文物2018-07-08
武當山地區的文物豐富多彩,價值連城。現挖掘出土部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動物化石。在磨針井、太子坡、南巖宮等處現存六件海洋無脊動物“直角化石”,是 5 億年前與“三葉蟲”并存的古生代動物。在武當山北麓習家店等地,發掘的白堊紀第三紀動物化石有:淅川中原鳥、錐齒亞洲冠齒獸、脊齒亞洲冠齒獸、費氏方齒獸、小龍、戈壁恐角獸、恐龍蛋等,為中生代化石。 1984 年,在武當山北大柏河挖掘出土一根象牙化石,重達二百多公斤,中心長 3.24 米…
-
鄖縣漢江堤岸防護工程工地發現漢代古墓群
武當文物2011-08-21
近日,鄖縣漢江堤岸防護工程建設工地施工過程中發現50余座漢代古墓,目前已經發掘8座。 昨日,記者在鄖縣老城漢代古墓群發掘工地看到,咸寧市博物館的考古工作者正在高溫天氣下,對一座深達5米的漢代古墓進行發掘。據了解,進入7月份以來,鄖縣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漢江北岸進行堤岸防護工程建設,多臺挖掘機進入該縣老城江岸工地,在施工中挖出不少古墓,鄖縣文物局立即叫停施工并進行現場保護,省文物局迅速調派咸寧市博物館進駐工地進行考古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