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夷二十四節氣導引坐功圖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03 瀏覽次數:次

第一式 立春正月節做功圖
主治:風氣積滯,頸項疼痛、耳后痛、肩臂痛、背痛、肘痛等。
功法:每天二十三~三時之間,盤坐。兩手相疊按左大腿上。上體連頭向右轉。目視右后上
方。呈聳引勢,略停幾秒鐘,再緩緩轉向左方,動作如右。左右各十五次。然后上下牙齒相
叩,即叩齒三十六次,漱津(即舌舐上顎,并兩頰、上下齒唇間,此時唾液則增加分泌,養
生家稱為津液)幾次,待津液滿口分三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三次,呼一
吸為一息,如此三十六息而止。

第二式雨水正月中坐功圖
主治:三焦經絡留滯邪毒,咽喉干腫,嘔吐,呃逆,喉痹,耳聾,多汗,目銳眥痛,面頰痛
等。
功法:每天二十三~三時之間,盤坐。兩手相疊按右大腿上。上體向左轉,脖項向左扭轉牽
引,略停數秒鐘,再以同樣動作轉向右。左右各十五次。再叩齒、嗽津、吐納,方法同前。

第三式驚蟄二月節坐功圖
主治:腰脊脾胃蘊積邪毒目黃口干,齒鼻出血頭風面腫喉痹暴啞,目暗羞明,鼻不聞臭,遍
身疙瘩等。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盤坐,兩手握固。頭項向左右緩緩轉動各四次。兩肘彎曲,前臂
上抬與胸齊平,手心朝下,十指自然拳曲。兩肘關節同時向后頓引,還原。如此反復做三十
次。然后如前做叩齒、咽津、吐納而收功。

第四式春分二月中坐功圖
主治:胸部肩背經絡虛勞邪毒,齒痛頸腫,寒栗熱腫,耳聾耳鳴,耳后肩臂痛、皮膚腫脹搔
癢。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盤坐,兩手由體側提到腋下,手心朝上,兩手內旋,向正前方推
出,使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兩臂伸直與肩同寬同高,同時頭向左轉動,兩手收至腋下,同
時頭轉向正前方。兩手如前推出,頭轉向右側。如此左右各做四十二次。然后如前叩齒、咽
津、吐納而收功。

第五式清明節三月坐功圖
主治:腰脊腸胃虛邪積滯,耳前熱,苦寒,耳聾咽痛,頸項肩臂疼痛,腰軟等。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盤腿而坐,兩手作挽弓動作。左右兩手交換,動作相同,方向相
反,各做五十六次。然后,叩齒、咽津、吐納而收功。

第六式谷雨三月中坐功圖
主治:脾胃痞塊瘀血,目黃,鼻衂,頰腫,頜腫,肘臂外的側腫痛,掌中熱。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自然盤坐,右手上舉托天,指尖朝左;左臂彎曲成直角,前臂平
舉在胸前,五指自然彎曲,手心朝胸,同時頭向左轉,目視左前方。然后左右交換,動作相
同,各三十五次。然后,叩齒、咽津、吐納而收功。

第七式立夏四月節坐功圖
主治:風濕留滯,經絡腫痛,臂肘攣急,腋腫,手心熱,嘻笑不休等。
功法:每天三~七時之間,一腿盤坐,一腿彎曲屈膝,兩手交叉抱膝,手與膝力爭二三秒鐘。
兩腿交替,左右各抱膝三十五次。最后,叩齒、咽津、吐納而收功。

第八式小滿四月中坐功圖
主治:肺腑蘊滯邪毒,胸脅支滿,心悸怔忡,面赤鼻赤目黃,心煩作痛,掌中熱等。
功法:每天三~七時之間,盤坐,左手按住左小腿部位,右手上舉托天,指尖朝左。然后左
右交換,動作相同,各做十五次。最后,叩齒、咽津、吐納而收功。

第九式芒種五月節坐功圖
主治:腰腎蘊積虛勞,咽干,胃痛,目黃脅痛,消渴,善笑善驚善忘,上咳吐,下氣泄,身
熱股痛,心悲,頭項痛,面赤等。
功法:每天三~七時之間,起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由胸前上提,手心向上,然后外
旋,向上托起,兩臂伸直,手心向上,十指尖朝后,腹向前挺,背向后壓,頭后仰,目視雙
手,略停數秒,雙手經體側徐徐下落。如此反復做三十五次。最后做叩齒、咽津、吐納而收
功。

第十式夏至五月中坐功圖
主治:風濕積滯,腕膝痛,肩臂痛,掌中熱痛,兩腎內痛,腰背痛,身體困重。
功法:每天三~七時之間,屈膝蹲坐,兩臂伸直,十指交叉,手心向胸,以右腳踏手心中,
腳向外蹬,手往里拉,蹬拉相爭,約二三秒鐘。換左腳踏,同樣動作,左右各做三十五次。
然后叩齒、咽津、吐納而收功。

第十一式小暑六月節坐功圖
主治:腿膝腰髀風濕,咽干,喘咳,小腹脹,半身不遂,健忘,脫肛,手腕無力,喜怒無常
等。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兩手于背后撐地,十指尖朝后,胳膊伸直,左腿向前伸直,腳跟
著地,右腿折疊使大腿壓住小腿,目視在腳尖,并使身體重心向后移,然后向前移。如此兩
腳交換,動作相同,各做十五次。最后做叩齒、咽津、吐納而收功。

第十二式大暑六月節坐功圖
主治:頭項胸背風毒,咳嗽,氣喘,心煩,胸滿,手臂痛,掌中熱,臍上或肩背痛,汗出中
風,尿多,皮膚痛麻,悲愁欲哭,畏寒發熱。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盤坐,雙手握拳拄在腿前,兩臂伸直與肩同寬,兩拳眼相對,身
體重心前移,上體前俯,扭項轉頭向左右上方虎視。重心后移,頭轉向前;重心再前移,頭
轉向右,動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做十五次。然后,叩齒、咽津、吐納而收功。

第十三式立秋七月節坐功圖
主治:補虛益損,祛腰積氣,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反側,面色無華,足外熱,頭痛,頷
痛,眼眶痛,腋下腫,缺盆腫痛等。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盤坐,上體前俯,兩臂伸直以撐地,兩臂分開與肩同寬。然后含
胸縮體,閉住呼吸,聳身向上,重心前移,稍停,還原。如此反復做五十六次。然后,叩齒、
咽津、吐納而收功。

第十四式處暑七月節中坐功圖
主治:風濕留滯,肩背痛,胸痛,脊背痛,膽經循行部位脅肋髀膝外側下至足脛踝前以及諸
關節皆痛,少氣咳嗽,胸背脊膂積氣等。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正坐,轉頭向左右上方舉引,再緩緩轉向右后上方舉引;同時用
兩手半握拳,反向后捶腰背。每轉頭一次,捶背六次。頭向左右各轉三十五次。然后,叩齒、
咽津、吐納而收功。

第十五式白露八月節坐功圖
主治:風氣留滯腰背經絡,灑灑振寒,惡人與火,聞水聲則驚狂,虐,汗出,鼻衂,(口咼)
唇疹,頸腫,喉痹不能言,嘔吐等。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盤坐,兩手按膝,頭緩緩轉,向左向右各推引十五次。然后叩齒、
咽津、吐納,方法同前。

主治:風濕積滯,腹大水腫,膝臏腫痛,膺乳氣沖,股脛外側痛,遺尿,腹脹,消谷善飲,
胃寒喘滿。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盤坐,兩手掩耳,十指向后相對,上體向左側傾,至極而止。再
慢慢向右側傾。左右動作相同,方向相反,各做十五次。然后,叩齒、咽津、吐納,方法同
前。

主治:風寒濕毒之邪侵犯脅腋經絡,動沖頭項,背脊痛,目黃流淚,鼻衂,霍亂等。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盤坐,兩手心向上,十指尖相對,緩緩上提至乳胸前,兩手前臂
內旋,雙手慢慢向上托起,手心朝上,指尖分別朝左右側方向,兩臂伸直,且成開放型。身
體上聳,頭轉向左,手心翻向下,兩臂由體側緩緩放下。如此反復做十五次。然后,叩齒、
咽津,方法同前。

第十八式霜降九月中坐功圖
主治:風濕痹邪侵犯腰腿,邪不能曲,小腿裂痛,頸、背、腰、臀痛,肚臍突出,肌肉痿
縮,大便膿血,小腹脹痛,小便不利,久痔脫肛等。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向前伸腿而坐,兩手分別向前攀住左、右腳底,膝關節彎曲。然
后腳向前蹬,手向后扳,力爭數秒鐘,屈膝,兩臂隨之彎曲。如此反覆做三十五次。然后,
叩齒、咽津、吐納,收功同前。

主治:胸脅積滯,虛勞邪毒,腰痛不能俯仰,咽干,面色無華,胸滿嘔逆,頭痛,頰腫,目
赤腫痛,兩脅下痛引小腹,滿悶等。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盤坐。兩手由體側提到胸前,手心朝上,兩臂隨后緩緩落下,頭
轉向正前方,兩手臂再重復上述動作,頭轉向右,動作相同,左右相反,各十五次。然后,
叩齒、咽津、吐納,方法同前。

第二十式小雪十月中坐功圖
主治:腕肘風濕熱毒,女子小腹腫,男子阓疝,遺尿,睪丸腫痛,轉筋,陰縮,洞泄,喘咳,
善恐等。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盤坐,左手按住膝部,手指朝外,右手挽住左肘關節,并用力向
右拉,左肘用力向左力爭,相持數秒鐘,左右名十五次。然后,叩齒、咽津、吐納,方法同
前。

第二十一式大雪十一月中行動圖
主治:腳膝風濕毒氣,口熱舌干,咽腫,上氣,煩心,心痛,陰下濕等。
功法:每天二十三~三時之間,起身站立,兩腳左右分開約與肩同寬,膝關節稍曲,兩臂伸
直外展平舉,手心朝外,指尖朝上,抬腿原地踏步走若干。然后,叩齒、咽津、吐納,方法
同前。

主治:手足經絡寒濕,臂股內側痛,足痿,嗜睡,足下熱痛,臍痛,脅下痛,胸滿,上下腹
痛,大便難,頸腫,咳嗽,腰冷等。
功法:每天二十三~三時之間,起身平坐,兩腿前伸,左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半握拳,
按在兩膝上,使肘關節分別朝向左右斜前方,拳眼向腹,拳心朝外,上身前俯,極力以拳壓
膝;重心后移,又拳輕輕按膝。如此做十五次。然后,叩齒、咽津、吐納,方法同前。

第二十三式小寒十二月節坐功圖
主治:營衛氣蘊,食人即吐,胃脘痛,腹脹,身體困重,心下急痛,二便不暢,黃疸等。
功法:每天二十三~三時之間,盤坐,右大腿壓在左小腿上,右小腿稍向前放,左手掌按在
右腳掌內上方,右手極力向上托天,手心朝上,指尖朝右方向,轉頭目視上托之手。然后,
左右手足交換,動作相同,左右各十五次。最后叩齒、咽津、吐納,方法同前。

第二十四式大寒十二月中坐功圖
主治:經絡蘊積邪氣,舌根強痛,體不能動或不能臥,股膝內腫,足背痛,腹脹腸鳴,泄瀉,
足踝腫等。
功法:每天二十三~三時之間,單腿跪坐,即一腿前伸,另一腿跪在床上,前腳掌著地,臀
部坐在后腳后跟上,上體后仰,以兩臂分別在身后左右側撐地,指尖朝向斜后方,身體重心
后移,再前移。兩腿互相交換進行,左右各十五次。然后,叩齒、咽津、吐納,方法同前。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