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千年的健身秘法 :馬王堆導引養生法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13 瀏覽次數:次
《馬王堆導引圖》是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為西漢早期作品,是現存最早的導引圖譜。原帛畫長約100厘米,高40厘米,分上下4層繪有44個各種人物的導引圖式。
“導引”是中國古代的健身、養生方法。《莊子·刻意》寫道:“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后人對“導引”的注解是:“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即通過運動形體、調整呼吸等手段,使人的氣機和緩通暢,形體柔軟圓活。
《馬王堆導引圖》給人如下提示:
1、古人的健身方式比較全面。
既有運動形體也有調整呼吸,而且不限于徒手,還有器械運動。
2、知道導引與治病的關系。
圖中有治病的文字,如“煩”、“痛明”、“引聾”、“引溫病”等。
3、導引術已經在社會上流行。
從圖中人物的形態和服飾來看,習練者主要是庶民階層,說明早在秦漢時期,導引術已經不限于上層社會和專業人士。另外,英國已故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里寫道:
我們要知道中國以體操治病的知識,于十八世紀傳入歐洲之后,曾促進現代衛生和治療方法的發展。導引之傳入西方,主要是因耶穌會教士J.J.M.Amiot于1779年發表一篇文章,因此激起了瑞士醫藥體操的先進P.H.Ling的興趣,又接著發表不少作品。從這段文字可以推出,中國的導引術是西方醫療健身體操的重要源頭。由于李約瑟博士寫上述文字時長沙馬王堆漢墓尚未被發現,因此《馬王堆導引圖》的出土為他的論述提供了新的依據。
溫馨提示:
下面是44個導引圖詳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照練習,強身健體。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立春后養生 三個錦囊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