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養生的好方法 龍陽子冷謙十六段錦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13 瀏覽次數:次
冷謙,字啟敬,道號龍陽子,武林(浙江杭州)人,明初官吏,善養生術,提倡四時調攝及導引吐納等養生諸法,著《修齡要旨》,被后人輯入《頤身集》。
該書分為“四時調攝”、“起居調攝”、“延年六字總訣”、“四季卻病歌”、“長生一十六字訣”、“十六段錦法”、“八段錦法”、“導引歌訣”、“卻病八則”等9篇,既有前人成就的總結,也有作者多年實踐的體會。其中許多功法簡便易學,行之有效,在民間廣為流傳,至今仍有現實意義。以下節選部分原文,據清咸豐二年廣東撫署木刻本《頤身集》。
《修齡要旨》
【原文】十六段錦法
莊子曰: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象熊之攀援樹木,如鳥之嚬呻引氣),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法,養形之秘,彭祖壽考之所由也。
其法自修養家所談,無慮數百端,今取其要約切當者十六,修參之諸論,大概備矣。凡行導引,常以夜半及平旦將起之時,此時氣清腹虛,行之益人。
先閉目握固(兩手各自以四指握住拇指),冥心(不想任何事物)端坐(兩腿相盤,臀部著席,身體正直,叫盤坐,也叫“端坐”),叩齒三十六通。即以兩手抱項,左右宛轉(宛wǎn,彎曲,曲折)二十四,以去兩脅積聚風邪(胸腹包塊有形為積,無形為聚,竄痛為風邪)。
復以兩手相叉,虛空托天,按頂二十四,以除胸膈間邪氣。以兩手掩兩耳,卻以第二指壓第三指,彈擊腦后二十四,以除風池(足少陽膽經穴,正當斜方肌上端與胸鎖乳突肌之間的凹陷中)邪氣。
復以兩手相捉,按左膝左捩(liè:扭轉),按右膝右捩身二十四(《千金方•天竺國按摩法》:兩手相捉重按髀徐徐捩身,左右同。可互參),以去肝家風邪(肝脈布兩脅,兩脅串痛)。
復以兩手,一向前一向后,如挽五石弓(“石”dan,為衡重單位,秦漢時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此指弓力,五石弓當屬一般硬度的弓)狀,以去臂腋積邪(積蓄已久的邪氣,指慢性病)。復大坐(古人鋪席于地,兩膝著席,臀部壓在腳跟上,叫作“坐”。兩臀著席,兩腿平伸,叫“大坐”),展兩手扭項,左右反顧,肩膊隨轉二十四(《千金方•老子按摩法》:兩手抱頭,左右扭腰二七遍。可互參),以去脾家積邪。
復兩手握固,并拄兩肋,擺撼兩肩二十四,以去腰肋間風邪。復以兩手交捶臂,及膊上連腰股各二十四,以去四肢胸臆之邪。復大坐斜身偏倚,兩手齊向上,如排天狀二十四(《千金方•天竺國按摩法》:大坐斜身偏倚如排山,左右同。可互參),以去肺間積邪。復大坐伸腳,以兩手向前,低頭扳腳十二次,卻鉤所伸腳屈在膝上,按摩二十四,以去心胞絡邪氣(手厥陰心包經)。
復以兩手據地,縮身曲脊,向上十三舉,以去心肝中積邪。復起立踞狀,扳身向背后,視左右二十四,以去腎間風邪。
復起立齊行,兩手握固,左足前踏,左手擺向前,右手擺向后;右足前踏,右手擺向前,左手擺向后二十四,去兩肩之邪。復以手向背上相捉,低身徐徐宛轉二十四,以去兩脅之邪。復以足相扭而行前數十步,復高坐(臀部著幾凳,兩腿下垂,兩足著地,叫“高坐”)伸腿,將兩足扭向內,復扭向外各二十四,以去兩足及兩腿間風邪。
復端坐閉目,握固冥心,以舌抵上腭,攪取津液滿口,漱三十六次,作汩汩聲(gu,水流聲)咽之,復閉息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燒身體內外,熱蒸乃止。能日行一、二遍,久久身輕體健,百病皆除,走及奔馬,不復疲乏矣。
元末明初道士冷謙畫像
【解讀】
莊子說: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了延年益壽而已。這是導引的方法,保養形體的秘密,像彭祖那樣長壽的必由之路。自古各養生家所談之法,不下數百種,現今取其大要,比較恰當的有十六項,再參考各家論述,大概就齊備了。
凡是進行導引,常在半夜及早晨將起床時,此時神氣清爽,腹中空虛,操作練習,有益于人。
先閉目握固,冥心端正盤膝坐,叩齒三十六通。再用兩手抱頭后頸項,左右轉動二十四次(按:保健功的頭后仰手前拉,手與項爭力,防治頸椎病效果好),以去肩背兩脅疼痛一類的積聚風邪。又用兩手指相叉,掌心向上,盡力向虛空托天,再翻轉手掌掌心向下,按頭頂百會穴,如此二十四次,以除胸膈間脹痛等邪氣。
以兩手捂住兩耳,以第二指壓第三指向下滑動,彈擊腦后二十四次,以除風池穴邪氣(即鳴天鼓)。又兩手互握,緩慢向后轉動頭身,盡量使手從一側膝部按到大腿和臀部,左右交替,做二十四次,以去兩脅疼痛的肝臟風邪(按:此法疏通帶脈,健脾強腎,對鍛煉腰腹肌肉,改善內臟功能,維護脊椎功能,防治腰背疼痛等,均有一定作用)。
又以兩手,一向前一向后,如拉硬弓射箭狀,能去肩膀兩臂腋下積久的病邪(按:即八段錦的“左右開弓似射雕”,想象如拉千斤硬弓,用意而不用力。能開胸理氣,宣肺疏肝,可鍛煉胸、臂部肌肉和肩關節,保持健美體態,防治關節炎等)。
又大坐,伸展兩手指抱頭項,向左右扭轉頸項、肩臂、腰身,左右轉動二十四次,以去腹部脾臟積久的邪氣(按:此法可防治頸、腰椎病等脊柱疾患)。又兩手握固,屈肘拄于兩肋下腰間,左右擺動搖晃兩肩二十四次,以去腰肋間走竄疼痛。又以兩手交替捶腰背及上下肢各二十四次,以去四肢胸臆之間的邪氣。
又兩腿平伸大坐,兩手齊向上伸展,前后左右斜身偏倚,在空中劃圓二十四次,如排天狀,以去肺間積邪(按:此法與左右擺動搖晃兩肩,都類似保健功的和帶脈:上身自左向右旋轉,再自右向左反轉,可強腰固腎健脾,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又大坐伸腳,以兩手向前,低頭扳腳十二次(按:似八段錦的兩手攀足固腎腰);再勾一只腳,屈膝放在另一只腿的膝上,按摩足背二十四次,以去厥陰經心胞絡邪氣。又跪床上,俯身以手按床撐起上身,縮身弓脊,向上挺舉十三次,以去心、肝臟積邪。再接前式,仍跪床上,直起上身,向后、向左右扭轉,看足跟二十四次,以去腎間風邪。
再起立原地踏步,兩手握固,左足向前邁步,左手擺向前,右手擺向后;右足向前邁步,右手擺向前,左手擺向后,做二十四次,去兩肩之邪(按:這種順撇子的走法,也是一種現代提倡的反向運動)。又兩手一個從上一個從下在后背相握,老年人難以做到,可從上下握住毛巾兩端,俯身慢慢扭轉二十四次,再左右換手,以去兩脅的邪氣(按:此法類似易筋經的“九鬼拔馬刀”)。
又兩足以剪刀步,相扭而前行幾十步(按:類似服裝模特的走臺步)。再高坐伸腿,把兩腳扭向內,又扭向外,即大腿內旋外旋各二十四次,以去兩足及兩腿間風邪。又端坐閉目,握固冥心,以舌抵上腭,再上下左右攪動,使津液滿口,鼓漱三十六次,分幾次咽下,要汩汩有聲;再深呼吸略微停閉,想象下丹田起火,自下而上,遍燒身體內外,感到熱蒸才停止。能日行一二遍,久久身輕體健,百病皆除,行走及騎馬,不再感到疲乏了。
【按語】
本節所述十六段錦,為作者集歷代導引功法之精華,又加工修改而成。諸如十二段錦、八段錦、分行內外功訣之類,大體與此相仿。所言“日行一二遍,久久身輕體健,百病皆除”,提示行導引功夫并非一蹴而就短期即可見效的,若能經久練習,持之以恒,才可取得良好效果。
健身氣功八段錦來源于傳統氣功,屬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近千年來,傳統氣功十六段錦、八段錦等技法經歷代養生家的實踐驗證,其強身健體、祛病延年效果顯著,而成為“修煉之士、養性之人”秘不外傳的養生珍寶。今天,黨和國家重視民生,組織衛生、體育、武術、文獻、生理方面的專家、學者,根據現代人身體特點,集傳統氣功十六段錦之所長,創編了健身氣功•八段錦等功法,大力推廣普及,深受習練者喜愛,不僅提高習練者的身心健康水平,而且在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