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不用苦尋名藥 陳皮一招即可搞定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22 瀏覽次數:次
陳皮
橘子皮,也就是我們大家所說的“陳皮”,橘皮入藥,以色紅、陳久者為佳,故有“陳皮”、“紅皮”之名。
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經、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主治胸腹脹滿、氣逆不順、食欲不振、嘔吐腹瀉、咳嗽多痰等癥。
《本草綱目》中記載陳皮可以“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痰痞咳瘧,大便閉塞,婦人乳癰。入食料,解魚腥毒。”
《本草綱目》:“(陳皮)入食料,解魚腥毒”(資料圖:圖源網絡)
《百花鏡》一書中有一個制作“青鹽陳皮”的方子:“陳皮二斤,河水浸一日,竹刀輕刮去浮白,貯竹筐內,沸湯淋三、四次,用冷水洗凈,不苦為度,曬至半干,可得凈皮一斤。初次用甘草、烏梅肉各四兩,煎濃汁,拌曬夜露,俟酥捻碎如豆大。再用川貝母去心四兩,青鹽三兩,研為細末,拌勻曬霹,干收貯。”這“青鹽陳皮”可以消痰降氣、生津開郁、運脾調胃、解毒安神。
陳皮藥膳
橘香綠豆粥
可取小米50克、綠豆100克、冰糖30克、鮮橘皮適量。先將小米和綠豆洗凈,一起放入沙鍋中,加清水1000毫升。先用猛水煮滾后,改慢火煲一小時,等煮至綠豆開花、米花盡碎,在停火前加入幾片橘皮,加入適量冰糖攪勻,即成一款清熱消炎、化痰開胃的健康美食。
橘香綠豆粥(資料圖:圖源網絡)
姜橘椒魚羹
原料為生姜30克、陳皮10克、胡椒3克、鮮鯽魚1尾(250克)、食鹽適量。
將鮮鯽魚去鱗,剖腹去內臟,洗凈。將生姜洗凈,切片,與陳皮、胡椒同裝入紗布袋內,扎緊袋口填入魚腹中。在鍋中加水適量,放入鯽魚,用小火煨熟即成。這道藥膳能夠溫胃散寒,特別適用于胃寒疼痛、虛弱無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蛔蟲性腹痛等癥。
姜橘鯽魚湯溫胃散寒(資料圖:圖源網絡)
柑橘渾身是寶
作為蕓香科植物的橘,可謂是生長在南方這片熱土上的清新佳木。有藥用價值的不單單是橘皮,從橘葉到橘花、橘瓣、橘核,乃至橘絡,其實樣樣是寶,都能為我們帶來健康與安寧。
比如橘葉,味苦,性平,有疏肝行氣、化痰之功,可降逆止呃;
柑橘花苞性溫和,經常失眠的人可以喝柑橘花苞茶,加些牛奶可以讓鎮定效果更佳;
橘瓣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絕佳的美容圣品,除可直接食用外,還可以榨汁涂在臉上,有除斑、控油的效果;
橘核味苦,性平,歸肝經、腎經,可以理氣散結止痛,適用于小腸疝氣、睪丸腫痛、乳癰腫痛等癥;
還有橘絡,性平,味甘、苦,入肝經、肺經,具有宣通經絡、行氣化痰的功效,主治痰滯經絡、咳嗽、胸肋作痛等癥。
橘瓣富含維C是美容圣品(資料圖:圖源網絡)
因為“橘”就是“桔”,而“桔”就是“吉”,所謂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咱中國老百姓的護身符,成了祈求福祉的一個精神寄托。紅紅的橘子,滿載著濃濃的情、重重的意,吉祥、安康、幸福、甜美,這是橘子為我們帶來的福祉,也是我們對生活永恒的希冀。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