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和是養生的起點
丹道修煉2016-06-17
和,一個人人喜歡的漢字。民以食為天, 禾字旁一個口,當農業收成好了,口中有糧吃了,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有了保障,這是和最起碼的前提了。中國漢字就是這么偉大。孟子說食、色、性也,人生莫過于食色二欲了。食乃維持生命,色乃繁衍生命,此二欲為實欲,適可而止。不能貪著,否則失去平和,反而有害健康。 除實欲外,人還有虛欲,只能隨緣而得,不可強求。人生如戲,知足常樂,同樣不能執著,否則有害健康。道家講有即無,無即有,佛家講色即空,空…
-
小議道家金丹學的破體與乾健體的轉換關系
丹道修煉2016-06-17
我國的道家金丹文化,最初是源于《易經》的象數學的。從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開始,就沿用《易經》的易理言事說物。大約在伏羲氏時代,漢字出現以前,我們的祖先仰觀于天。俯察于地,創造了《易經》的這些卦爻符號,用來描述自然界的萬物之間的共同規律,這些規律是用原始《易經》的卦爻與象數模式來表達的。 萬物源于一氣,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我國金丹文化的源頭。所以,張伯端《悟真篇》里面這樣告訴我們:《陰符》實字逾三百,《道德》靈…
-
修行中會遇到的八種逆境
丹道修煉2016-06-17
第一種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熾盛。在此種情況下,嗔恚、貪執、愚癡、疑嫉或傲慢的心非常強烈地涌現。雖然我們擁有了珍貴的人身并且希望修持佛法,但是,有時候這些極為劇烈的煩惱心不斷地升起,使人有完全被淹沒的感覺;這些極為強烈的煩惱障使人想要放棄佛法的修持。當這種情形發生時,一定要很仔細地察看、了解狀況,然后精進不懈的以某種方法加以對治。 第二種逆境是惡友的影響。雖然我們知道佛法的利益,也希望能好好修行,但是卻因為受到惡友的…
-
性命雙修,從身體到心靈的養生之道
丹道修煉2016-06-17
是身體決定心靈,還是心靈決定身體?身心之間是如何發生聯系的?此類身心關系問題,是自古以來西方哲學、宗教和自然科學的一大疑難,迄今未獲妥善解決。 當前,現象學、醫學、生命科學已在此領域取得長足進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身心之間的關系極其微妙,甚至很難嚴格劃分身心的界限。 中國文化的整體思維方式,使國人沒有走上身心對立的道路。這典型地體現在道家養生上,它既推崇精神的修為,又不忽視形體的修煉,兩者相輔相成,無一偏廢。因此,道…
-
修道之人之行為論
丹道修煉2016-06-17
第一簡事,知知其閑要,識其輕重,明其去取,非要非重,皆應絕之,猶人食有酒肉,衣有羅綺,身有名位,財有金玉,此并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藥,眾堵徇之,自致亡敗,何迷之甚也。 第二治心,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帥,靜則生慧,動則成昏,所以學道之初,須要安坐,收心離境,心無所有,因住不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虛無,心乃合道。 原其心體,以道為本,但為心神受染,蒙蔽漸深,流浪日久,遂與道隔,若凈除心垢,開識神本,名曰修道,無復流浪…
-
袁天罡胎息訣
丹道修煉2016-06-17
夫元氣者,大道之根,天地之母,一陰一陽,生育萬物。 人為呼吸之氣,天為寒暑之氣。能改移四時之氣者,戊己也。 春在巽,能發生萬物。夏在坤,能長養萬物。秋在乾,能成熟萬物。冬在艮,能含養萬物。 故學道者,當取四時正氣,納入胎中,是為真種積久自得,心定,神定,息定龍親虎會,結就圣胎謂之真人胎息。 …
-
道家藥法三絕
丹道修煉2016-06-17
道藥是我國中草藥中的寶中之寶,其效不但是能治病,而且對練功的功力進展有不可估量的效果。 一、輕身秘方 茯苓、桂枝、靈芝各150克;杞子、黃精、蓮花各100克;西紅花2克。 服法:將上藥裝入6斤白酒壇內,密封口,埋入地下30天后取出,每日早飯前服一小杯,使人全身氣血充盈,身輕如燕,縱跳如飛。 二、通周天方 紅參4克;鹿茸3克、雪蓮、西紅花、何首烏各30克。 服法:將上藥研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常服使人體經絡通暢,氣血充盈,力大無窮,身輕如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