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拳文化淵源何處尋
丹道修煉2017-05-20
文/劉嗣傳 太極拳運用我國古代道家哲理,即陰陽學說與五行八卦演變之法,結合人體內外運行規律,而形成剛柔相濟、動靜相間的強身健體、自衛防身的武術拳種。 太極拳(資料圖 圖源網絡) 它有深厚而獨特的理論基礎和人體科學原理,深得中國傳統文化,即“易”文化和“道”文化之精髓。它與我國古代道家、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一、太極是至高無上的宇宙本源 “太極”一詞,最早見于莊子的經典《南華經大宗師》:“夫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
-
為什么道人吃丹藥成仙而皇上吃了必死?
丹道修煉2017-05-20
文/范傲 葫蘆,是個非常富有吉祥意義的寶貝。葫蘆的諧音為“福祿”,代表著“有福有祿”;葫蘆多子,掛在家里寓意著“多子多福”;在風水上,葫蘆有促進“夫妻和諧”“家庭幸福”的作用,并且風水師相信葫蘆可以化解“二黑五黃”等煞氣。 葫蘆(資料圖 圖源網絡) 葫蘆在古時幾乎家家都能用得到。因為葫蘆可以做成瓢,將葫蘆一分為二,一半放在水缸里用來舀水,另一半則放在米缸里用來舀米。也有將葫蘆進行加工用來裝酒的。當然,有個特殊的“人群”也…
-
張三豐祖師《打坐歌》譯解 (十二)
丹道修煉2017-05-20
文/高帥 煉金丹的甘露是什么含義? 原文 天地交泰萬物生,日飲甘露似蜜甜。 譯文 萬物生長,皆由天地相合、陰陽二氣摶聚而成。天地相合,甘露自降,好比天酒灑心田,以得自在。 釋義 《易系辭傳下》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易經》用“萬物之始”的道,必有陰陽結構蘊涵其中,來告訴我們天地相合,才是萬物的生成法則。 陰…
-
保嬰神術 道家小兒推拿
丹道修煉2017-05-20
當小兒外感時邪或猝受驚恐,有時會產生全身或手腳等局部的抽搐,嚴重的會出現神志不清,稱為小兒驚風。以前家中若有老人家,遇到這種情況,會說:這孩子被嚇著了,魂丟了。在給孩子吃藥等治療的同時,老人會一邊口里叫著“寶寶,回家了”,一邊用雙手提拉孩子的雙耳,掐掐孩子的手掌,驚風的孩子往往不久后就好了,當真神奇。這種在我們今天看來很迷信的方式,其實有著醫學底蘊。 小兒外感風邪(資料圖 圖源網絡) 提拉孩子耳朵、掐孩子手掌是道家小兒…
-
養生備于理:精神對于身體 就像一國之主
丹道修煉2017-05-20
嵇康“精神主形?甭?精神之于形骸,猶國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喪于外,猶君昏于上,國亂于下也。 注釋 ○精神:指人的神志;心志。形骸:人的軀體。 ○躁:浮躁;騷動。中:人體中。外:形骸的外在一表相。 譯文 人的精神對于人的身體,猶如統治國家的主君。 人內在精神若躁亂不安,外在軀體將相應受損, 倘若君主在上昏庸無道,社會混亂將禍害國民。 養生旨要 《養生論》是我國古代養生論著中較早的名篇,本文精辟論述了養生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主…
-
養生備于理:如何培養博大心胸?
丹道修煉2017-05-20
庾肩吾“養生五心訣”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虛其心,受天下之善; 平其心,論天下之事; 潛其心,觀天下之理; 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注釋 大:與狹小細微相對。這里意指增大,放寬。其:用作代詞,一般作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作“他的”(她的),這里的“他”(她)是泛指,不定具體人,也可作第三人稱代詞,泛指“你”(你的)。心:人和高等動物體內主管血液循環的器官(通稱“心臟”),這里主指人的思想器官和思想情況,由于古代認為人…
-
養生備于理:保神護形 保健延年
丹道修煉2017-05-20
陶弘景“保健重神”箴言 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 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斃。 注釋 ○生:這里指活著的人體。神:這里包含人的精、氣、神“三大元素”。本:根本;生命依托的基?P危赫飫鎦福ɑ鈄諾模┤說那濉>擼浩骶擼輝靨濉U舛淶囊饉際撬擔ɑ鈄諾模┤頌迨僑說木⑵⑸窶狄砸勞性靨濉?○大用:指過度使用。大勞:太勞累;過度操勞。這二句意思是說,人的精、氣、神或形體肌骨,若過度使用(操勞)的話,結果會導致生命的耗竭與死亡。 譯文…
-
養生備于理:養生以養心為主
丹道修煉2017-05-20
孫德潤“養生以養心為主”說 養生以養心為主,故心不病則神不病,神不病則人不病,理固然也。 注釋 ○心:心臟器官;這里包括心性、心志、道德;主:主導;首要;中心。 ○神:精神;這里包括精、氣、神。 譯文 養生應該以養心為主,心不病則精氣神俱佳, 精氣神俱佳人就健康,邏輯合理要告知天下。 養生旨要 人體中的心臟器官,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圓而下尖,形如蓮蕊,外有心包衛護。心與小腸、脈、面、舌等構成心系統。心,在五行屬火…
-
養生備于理:仁者為什么會大壽?
丹道修煉2017-05-20
孔子“仁者壽”箴言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不憂,大德必壽。 注釋 道:這里是指一定的人生觀、世界觀、政治主張和思想體系。仁:儒家的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孔子所說的“仁”,包括恭、寬、信、敏、惠、智、勇、忠、?⑿ⅰ€┑饒諶藎榛曄遣┌?仁者:指具有道德修養、仁愛之心、善良行為的人。壽:指長壽、高壽。 譯文 修身養性是以道為統領,修道養心是以仁為準繩。 堅持守仁的人從來無憂,具備大德的人必然壽終。 養生旨要 那么仁者為什…
-
養生備于理:人的壽命長短靠自己攝取
丹道修煉2017-05-20
老子“善攝生無災禍”論 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注釋 善:有人解釋為善于;有人解釋為善良。我們認為二說皆通,但老子主旨應于后者。攝生:攝取生命。攝生:攝。吸取,攝?I⑿悅S腥私饈臀荷閎∩柩幀G鷯諮⑽郎N頤僑銜舜Α吧閔彼淙灰庵浮吧閎∩保諶說納婺勘曖胍庖逕希胙⑽郎⑽摶煲澹皇俏淖秩∮糜斜穡緱髑迨逼詰摹渡閔芤貳ⅰ渡閔返榷際茄?陸:高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