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論養生:生病源于“過用”?
中醫養生2016-06-15
養生的根本目的在于延緩衰老、防病長壽!端貑柦浢}別論》說:“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于過用!彼^“過用”,即是超越常度,違反了事物固有規律。 智者養生 順應四時 中醫認為,人與大自然密切相關,人的生命活動必須適應大自然的變化,才能生存,《內經》稱為“天人相應”。所以“法于陰陽,和于術數”是關鍵。以自然界四時陰陽氣候變化而言,風、寒、暑、濕、燥、火,在正常情況下稱為“六氣”,凡太過即是“六淫”,即為致病之邪。順應四時…
-
中醫的“腎”≠西醫的腎
中醫養生2016-06-15
中醫的腎和現代醫學的腎臟概念有所不同。中醫的補腎有很多學問。 現代醫學的腎就解剖實體及其生理功能而言:兩個腎臟呈蠶豆形,位于腹部深處、肋骨的下方,它的功能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腎臟主要清除我們體內的毒素、廢物及過多的水分。除此之外,它還協助我們機體控制血壓、調節電解質濃度、調節酸堿平衡、產生紅細胞和保持骨骼健康。 中醫學中的腎就人五臟六腑整體功能系統而言,是臟腑中尤其重要的一個“臟”。中醫把它所藏之氣看作是生命的原…
-
風——百病之長動不停
中醫養生2016-06-15
風是氣體的流動,是天地之間的變幻,是植物交配的媒介,是宇宙的洪荒,風是最偉大的造物。風,甲骨文寫作 ,如“鳳”鳥的模樣,說明古人“鳳、風”通用。說文古文作 ,《說文》載:“風,八風也。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從蟲、從凡”?梢,古人認為風在自然界起到變更節氣的作用,風生則蟲動,萬物復蘇。又因為春天草木復蘇,大地覺醒,故把“風”作為春天的主氣。在五行理論中,把四季、長夏與五行相配,其中與春季相配的就是“木”,又因為肝主…
-
人體“內火”分五種,中醫教你如何滅
中醫養生2016-06-15
天氣驟然變涼,體內更容易堆積熱量,外涼內熱不平衡,就會出現全身痘痘增加,喉嚨腫痛,牙齦發炎,晨起干咳等一系列癥狀甚至更嚴重的疾?J且┤侄荊饋澳諢稹背鱟院未,食补才是玉g覽懟?“”網站 心火:如果是虛火,則主要表現為低熱、盜汗、心悸心煩、失眠健忘、口干、舌尖紅等。用蓮子、大米適量共煮常服,或平時將黃連片含在口中并慢嚼,將藥液咽下,均有清心火之功效。生地、麥冬、五味子各適量泡茶飲服也不妨一試。如果是實火則表現為反復性口…
-
中醫傳統“五氣”養生
中醫養生2016-06-15
中醫強調的以氣養生,是養生之道的一個重要方面,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網站 培養元氣 元氣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會氣阻傷身。人應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養元氣。 安靜通氣 每天白晝如能保持大腦安靜半小時或一小時,可充分發揮腦細胞的潛力,協調生理與情緒,減少熱能的消耗。大腦安靜使全身肌肉容易放松,氣血暢通,達到“心靜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心平氣和 中醫認為,情欲與內臟有直接關系…
-
個人體質分9種 中醫養生各有法
中醫養生2016-06-15
網站 同樣是吃冷飲,小李吃了沒事,小王吃了卻拉肚子。這是為什么呢?中醫認為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大致可分為9種進行不同方法的養生。 平和質 該體質人群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平時患病少。 養生法: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睡眠。堅持鍛煉,年輕人可適當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適當散步、打太極拳等。 氣虛質 該體質人群聲音低弱,易感氣不夠用,易累,容易感冒,發病后難以痊愈。 養生…
-
中醫話疲勞:什么是“五勞七傷”
中醫養生2016-06-15
疲勞是機體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由于過長時間或過于繁重、緊張的體力或腦力勞動而引起的作業效率明顯的暫時降低的一種生理現象,主觀上一般伴有疲倦感,甚至筋疲力盡的感覺。但主觀疲倦感并不一定是機體疲勞,有時無疲倦感覺,而機體卻已進入疲勞狀態。 “”網站 中醫藥很早就認識到人體的疲勞問題,中醫稱疲勞為“懈?、∫\途搿、“疲乏”,属“虚劳”、“虚损—N凍耄銜@褪巧硤逍槿醯謀硐鄭壩幸岳途,屑yド佟薄P櫓溉頌逶喔魎穡熬…
-
《黃帝內經》中的四大健康觀
中醫養生2016-06-15
網站 中醫的健康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經確立了,即“天人合一”的健康觀,“形神合一”的健康觀,“陰平陽秘”的健康觀,“正氣為本”的健康觀。此外,《黃帝內經》中把頭發、牙齒和肌肉作為衡量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中醫學理論的主要內容,從病因、病機,到診法、辨證,再到養生防治,以及臟象、經絡等各種理論,幾乎都是圍繞著中醫學對健康觀念的認識而次第展開的。了解中醫學的健康觀,將能夠很好地指導我們日常保健和調養。 網站 天人合一的健…
-
順應天時不致病
中醫養生2016-06-15
風、寒、暑、濕、燥、火,在正常情況下稱為六氣,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正常的六氣不易于致病,當氣候變化異常,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或非其時而其氣,以及氣候變化過于急驟,或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六氣才能成為致病因素,侵犯人體發生疾?U庵至慍莆傲薄R刑徒狻S捎諏遣徽⒂殖破湮傲啊,是属又I飧脅〉囊煥嘀虜∫蛩亍?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特點:1.六淫致病多與季節氣候、居處環…
-
中醫教你治暈血
中醫養生2016-06-15
雖然大多數人暈血屬于一種心理疾病,通過認知-行為治療是完全可以克服的,臨床上的確發現有兩類體質的人比較容易暈血。 網站 一是肝氣郁結的人。因為肝氣郁結的人容易患上郁證,所謂郁證,即是因情志不舒而引起精神抑郁、易怒、易哭等,嚴重者還可發展為精神?U飫噯巳喝菀資芫擰⒑悸蟻,挂曚\贍茉誑吹窖旱氖焙潁土肫鷚恍┎緩玫氖慮椋災劣誄魷中那榻粽擰⒖志濉?二是氣血不足的人。俗話說膽大的人說話“底氣十足”,而那些膽小的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