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駐顏術之【香養容顏】
中醫養生2019-11-24
在古代,香,涉及生活的一切,你知道的線香盤香,倒流香,可以凈化空氣,但你也許并不知道天然香如何養人,化學香如何害人。怎樣辨別天然香與化學香,香約冬至武當共修,我們一起去品鑒。 中國人用香的歷史文化記載,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我們是炎黃子孫,神農嘗百草的神農炎帝,就是香祖。歷朝歷代,上至朝仙祭祀,貴至宮廷官家,下至黎民百姓,生活中都離不開香的養護。 如 做菜用香料,飯菜清香可口,頤養周身。 女子用香膏,可使人神清氣爽,智慧…
-
中醫解密“冬吃蘿卜夏吃姜”的正確吃法
中醫養生2017-10-15
俗話說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找郎中開處方 。知道這樣一俗語的朋友確實是有很多,但是知道真正玄機的就估計在少數了。今天就來說說這其中的秘密,要想知道這個秘密就離不開中醫。那我就慢慢道來吧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所講的四季養生方法就是跟著天地的自然規律走,也就是道家講的道法自然。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也就無所謂人定勝天的說法了。其實人真正的人定勝天嗎?估計大家比我還清楚。好,道法自然,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應四時之氣。…
-
氣色不好?是脾虛!記得少吃這8種食物,多吃這6種
中醫養生2016-06-15
脾主要是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 脾虛則運化失常,并可出現營養障礙,氣血自然差了,表現出來就是虛;脾虛了身體里的水分代謝也會出問題,濕濁在體內排不出來,就產生了紅疹子,濕濁在舌頭淤積就令舌頭變胖,從而舌邊產生齒痕。脾虛之人要注意飲食調理,要忌口。 網站 一脾虛之人不能吃的食物 1、田螺 性寒,味甘咸。正因其性質大涼,《隨息居飲食譜》中才明確告誡:多食寒中,脾虛者忌。 蚌肉性寒,味甘咸,能滋陰、清熱…
-
超實用5招護陽氣,你做到了嗎?
中醫養生2016-06-15
略說陽氣人的一身不過氣血陰陽,于現代人而言陽氣又是重要之重要,尤其是現代的環境和生活習慣比之過去改變了,陽氣耗損越來越嚴重,陽氣也就越來越珍貴。腎陽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對人體各臟腑組織的功能起推動、溫煦作用,腎陽充足,一身陽氣自足。補腎火自是可以治下焦虛寒,聊起來,大家都急于知道如何才能補好腎火。殊不知如何使自己的腎陽不易虛衰,更是有學問的。 如何做呢?超實用5招,還很簡單,保住你下焦的陽氣。來!一起做吧! 首先,這思想…
-
十二時辰養生,你做對了嗎?
中醫養生2016-06-15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且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網站 松晚夜凌寒 網站 子時(子夜11時-凌晨1時) 古稱夜半,膽經當令。陽氣開始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所以這個時辰我們應該處于熟睡的狀態。如果這個時候還在用思不寧,勞作不息,就會干擾陰陽交合,使元…
-
“寒頭暖足”勝吃藥
中醫養生2016-06-15
赫爾曼約爾哈夫是荷蘭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他在1723年離開人世。生前,他曾寫了一本100頁的書籍,后來這本書以2萬美金被一位富商買走。買家興致勃勃地將書啟封,本打算一飽眼福,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原來這本共有100頁的書居然有99頁是白紙,只是在書的首頁留下了這位科學家的手跡:注意保持頭冷腳暖,這會讓最知名的大夫也變成窮光蛋。 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也認為熱從頭生,寒從足入,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醫書《脈法》中,曾明確指出:圣人…
-
為什么要像金津玉液一樣珍惜唾液
中醫養生2016-06-15
唾液為腎之液 《難經三十四難》里將唾定義為腎液,《說文》里將唾解釋為口液,也就是口水的意思。中醫認為唾為腎精所化,唾液從口腔壁涌出后,經舌根、咽喉、肺、肝臟,進入腎經,貯于丹田,再化津還丹,遂成精氣。唾液只能咽下去而不要吐出來,因為它具有滋養腎中精氣的作用。如果一個人總是吐很多口水,就會導致腎精出現虧耗。 明代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有這樣的記載: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腎液流入…
-
益壽延年的中醫保健九法
中醫養生2016-06-15
一直以來,中醫藥學在與疾病抗爭、與衰老賽跑的漫長斗爭中,總結了很多淺顯易懂的科學方法。以下中醫保健的九種方法,可以幫助您永葆青春,延年益壽,不妨一試。 網站 提:每天提耳50下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絡于耳,耳朵跟手腳一樣布滿了密集的反射區,聯系著全身每一個器官,因此,沒事的時候以右手從頭上提左耳50下,再用左手從頭上提右耳50下,可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咽:日咽唾液300口 氣是續命芝,津是延年藥。唾液是人體津液中重要…
-
經絡不通是身體的求救信號
中醫養生2016-06-15
有些人老是頭痛、腰腿痛、肩頸痛,或者老覺得身體的某個地方發酸、發麻,讓中醫給扎扎針或者做做按摩之后很快就能好,這是因為中醫通過刺激穴位或者沿著經絡按揉恢復了經絡的暢通。《黃帝內經》講百病源于經絡堵,如果經絡不通,身體就會發出很多不舒服的信號來求救。 網站 [冷和熱] “”網站 身體的局部不是由于天氣原因而無緣無故用手摸總是冰涼,比如常見的手腳冰涼,或者總不出汗,通常都是經絡不通的信號。我們的體溫是體內的糖燃燒而來,糖的輸…
-
細說聲音關乎健康
中醫養生2016-06-15
中醫診病講究望聞問切,其中提到的聞,不僅包括聞氣味,還包括聽聲音。我們總說人類的情感是通過聲音來傳達的,而中醫就將人常發出的聲音概括為呼、笑、歌、哭、呻五聲,并分別與五臟相對應,即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腎呻。仔細傾聽五聲,便能大概了解五臟的情況,可以說五聲是臟器健康的窗口。 ◎肝對應的聲音呼 這里所說的呼有兩層含義,一是呼叫,二是呼氣。如果一個人動不動就發脾氣,還大呼小叫,可能是肝出了問題,一般是肝火太盛。而肝氣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