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養生,你做對了嗎?
欄目分類:中醫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5 瀏覽次數:次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且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網站
松晚夜凌寒
網站
子時(子夜11時-凌晨1時)
古稱“夜半”,膽經當令。陽氣開始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所以這個時辰我們應該處于熟睡的狀態。如果這個時候還在用思不寧,勞作不息,就會干擾陰陽交合,使元氣生發受到干擾。
丑時(凌晨1時-3時)
古稱“雞鳴”,肝經當令。肝臟是主生發的,這個時候陽氣雖然生發起來,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斂,有所控制,就是說升中要有降。肝臟的解毒和造血都是在這個時候進行。所以這個時候人體得休息,有肝病的人多數愛熬夜。
寅時(凌晨3時-5時)
古稱“平旦”,肺經當令。這個時間是人從靜變為動的開始,是轉化的過程,這就需要有一個深度的睡眠。有心臟病的人一定要晚點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張早上鍛煉。
破曉清霜重
卯時(早晨5-7時)
古稱“日出”,大腸經當令。卯時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門開,代表二月。萬物因陽氣的生發冒地而出,故是排便的最佳時期。這個時候,天也基本上亮了,起床后喝一杯空腹水,然后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來。
辰時(上午7時-9時)
古稱“食時”,胃經當令。這個時候是天地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說吃早飯是最容易消化的時候。這時候吃早飯,就是要補充營養。早飯吃多了是不會發胖的,因為有脾經和胃經在運化,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多、吃好。
巳時(上午9時-11時)
古稱“隅中”,脾經當令。脾經是主運化的,這個時候,它要吸收營養。而這個時候也是大腦最具活力的時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時候。在五臟六腑里,脾就像個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們五臟六腑這個大宅門就都不舒服了。
正午軒窗無樹影
午時(上午11時-午后1時)
古稱“日中”,心經當令。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這個時候,心經值班的時候我們要吃午飯,睡午覺,因為按照太極陰陽氣化,這個時候陽氣最旺。對于普通人來說,睡子午覺最為重要。
未時(午后1時-3時)
古稱“日昳”,小腸經當令。小腸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華,然后把它分配給各個臟器。所以午飯要吃好,營養價值要豐富一些。
申時(午后3時-5時)
古稱“晡時”,膀胱經當令。這個時候小腸已經把中午飯的營養都送到了大腦,此時精力旺盛,要抓緊時間學習、工作,提高效率。如果這個時候特別犯困,就是陽虛的毛病。
卻帶夕陽回
酉時(傍晚5時-7時)
古稱“日入”,腎經當令。這是腎虛者補腎的最好時機。晚飯宜吃少、清淡,可以喝點粥,要再喝一杯水。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幫我們把毒排掉,還可以清洗你的腎和膀胱。
戌時(晚上7時-9時)
古稱“黃昏”,心包經當令。此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喜樂出焉,你可以學習、散步、放松、娛樂,古人在這時都是聊天休閑。然后準備睡眠,睡前要靜心養氣,用冷水洗臉、溫水刷牙、熱水洗腳。
亥時(晚上9時-11時)
古稱“人定”,三焦經當令。“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讓身體有一個好的起點,就要從此刻擁有好的睡眠開始。應盡量在11點前入睡。
(本文摘自本站微信,微信號:)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