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百病之長動不停
欄目分類:中醫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5 瀏覽次數:次
風是氣體的流動,是天地之間的變幻,是植物交配的媒介,是宇宙的洪荒,風是最偉大的造物。風,甲骨文寫作 ,如“鳳”鳥的模樣,說明古人“鳳、風”通用。說文古文作 ,《說文》載:“風,八風也。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從蟲、從凡”。可見,古人認為風在自然界起到變更節氣的作用,風生則蟲動,萬物復蘇。又因為春天草木復蘇,大地覺醒,故把“風”作為春天的主氣。在五行理論中,把四季、長夏與五行相配,其中與春季相配的就是“木”,又因為肝主木,所以有肝為風木之說。
風既然是天地之氣,就會不斷變化、消長,而且不但在春季、在其他季節也會有“風”,當風變化非常強烈,甚至超過這個季節本身的主氣,就會致病,這時的“風”就成為致病的因素,稱為風邪。風從八方來,方向、強弱變化不定,中醫根據取向比類的方法,認為凡是變化、游走不定、發病迅速的病癥都是“風”導致的。而且后來還認為,不僅自然界有“風”,人體內也存在“風”,這就是肝風。既然肝為風木,當肝陰不足時,肝陽就會化風,肝風內動是很危險的,輕者頭暈目眩,重則昏撲不醒人事,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中風”。
中醫認為,風性主動,《素問·陰性應象大論》說:“風勝則動”,所以凡是動搖不定的病癥認為都與“風”有關。比如眩暈、振顫、抽搐、角弓反張等等的癥狀,都屬風證。所以“風”證也是中醫臨床最多見的病證,因此又有“風為百病之長”的說法。許多疾病都用相關的名稱加上“風”來命名,比如鶴膝風、鵝掌風、草鞋風、雷頭風、搖頭風、正頭風、偏頭風、陰囊風、厲風、癱風、赤游風、白癜風等,多種多樣。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與風邪致病的特點有關。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