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體質養生之痰濕體質
中醫養生2016-06-15
祖國醫學認為,根據臨床上的癥候表現、脈象、舌苔,主要有以下八種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本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痰濕體質者如何養生。 體質特點 網站 形體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懶動、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膩或便溏、脈濡而滑、舌體胖、苔滑膩。若病則胸脘痞悶,咳喘痰多;或食少,惡心嘔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腫,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渾濁;或頭身重困,關節疼痛重著、肌膚麻木不…
-
中醫體質養生之血瘀體質
中醫養生2016-06-15
祖國醫學認為,根據臨床上的癥候表現、脈象、舌苔,主要有以下八種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本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血瘀體質者如何養生。 網站 體質特點 面色晦滯,口唇色暗,眼睚暗黑,肌膚甲錯,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或結代。若病則上述特征加重,可有頭、胸、脅、少腹或四肢等處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內有癥瘕積塊,婦女痛經、經閉、崩漏等。 養生…
-
中醫體質養生之陽盛體質
中醫養生2016-06-15
祖國醫學認為,根據臨床上的癥候表現、脈象、舌苔,主要有以下八種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本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陽盛體質者如何養生。 “”網站 體質特點 形體壯實,面赤時煩,聲高氣粗,喜涼怕熱,口渴喜冷飲,小便熱赤,大便熏臭為其特點。若病則易從陽化熱,而見高熱,脈洪大,大渴,飲冷等癥。 養生方法 飲食調理: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蔥等,對于牛肉、狗肉、雞肉、鹿肉等…
-
中醫體質養生之血虛體質
中醫養生2016-06-15
祖國醫學認為,根據臨床上的癥候表現、脈象、舌苔,主要有以下八種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本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血虛體質者如何養生。 體質特點 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舌質淡、脈細無力。 養生方法 飲食調養:可常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平魚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均有補血養血的作用…
-
中醫養生之術是天人相應的平衡狀態
中醫養生2016-06-15
《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了養生的基本內容和要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 遵行養生之術,首先是強調天人相應。《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萬物之根本也。”認為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人適應自然界的變化才能達到身心健康。主張“因時之序”,順應大自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使人體始終處于健康、有序、與自然界相平衡的狀態。 其次,…
-
辨別體質來有針對地進行養生保健
中醫養生2016-06-15
氣郁質:氣郁體質的人性格內向不穩定,憂郁脆弱,敏感多疑。宜培養開朗、豁達的性格,宜學會發泄,勿太敏感,避免過度思慮;氣郁體質的人可以聽一些歡快的、振奮的音樂,使自己身心舒展。多去旅游,徜徉于自然山水之間,氣機自然就舒展。要多交一些性格開朗的朋友,及時向朋友傾訴不良情緒,尋求朋友的幫助。 陽虛質:總是手腳發涼,衣服比別人穿得多,耐受不了寒冷。因此要防寒保暖,夏季一般少用或不用空調,多見陽光,做一些舒緩柔和的運動,如慢跑…
-
傳統中醫文化知識:陰陽五行與養生
中醫養生2016-06-15
祖國傳統醫學的五行所謂‘木火土金水’,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它所相對應的則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對于人體來說則是‘肝心脾肺腎’,我們應采取的相應的措施清、調、補,以維持人體、生態、自然的平衡。 當今社會環境污染嚴重,人食五谷雜糧難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質,而使身體受到侵害,因此首先傷害到的是脾胃,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持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氣(腎氣)充足與否要看脾胃功能有無傷害,人體所需的能量…
-
中醫養生學的十六字諺語真言
中醫養生2016-06-15
中醫養生學中有這樣一句諺語:“汗要出透,水要喝夠,便要排清,才能長壽。”簡單16個字,卻把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樸實、科學的養生方法進行了概括。 汗要出透。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夠自然出汗的,有利于人體的新陳代謝、經絡平衡和免疫系統的健康。如果老憋著不出汗,時間長了,皮膚就不會呼吸了,最后就會造成代謝系統紊亂,并將皮膚的排毒功能都轉到了腎和肝上。因此,炎熱的夏季一定要少吹空調,讓身體自然排汗。其他季節則…
-
中醫養生知識的經典語錄
中醫養生2016-06-15
中醫養生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為目的,遵循陰陽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通過各種方法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如果您也想增強體質、頤養生命、延年益壽,那就趕快行動,牢記文中的養生要點及相應的經典語錄吧。 “”網站 1.男女有別 經典語錄:男子屬陽,性多剛悍,以氣為本,又多從事體力勞動,耗氣較多,故養生調適多以益氣固陽為主;女性多柔弱,以血為先,養生調適宜補血而養陰。 網站 2.人生有序 嬰幼兒期 經典語錄…
-
四大中醫養生之道助你延年益壽
中醫養生2016-06-15
中醫養生做要做到“天人相應、道法自然;精神樂觀、積德行善;飲食有節、各取所需;生命在于運動”的四大養生之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休閑、養生、健康有著更高、更為迫切的需求。中醫養生首先要做到“天人相應、道法自然”。因此,首先要做到生活有規律,不吸煙、少喝酒,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若是“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時間長了,健康肯定會受到影響。 網站 “精神樂觀,積德行善”。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