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食療法講究原則
中醫養生2016-06-15
通常情況下,男人最初的衰老是在20-22歲身體發育完全成熟時開始的。不過,不必為此感到抑郁和恐慌。專家研究證實,人的壽命完全可能達到110歲,要想延緩衰老,男人必須了解自己在不同年齡段的生理特征,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養生保健方法。 網站 辨證施治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指導原則,即在臨床治療時要根據病情的寒熱虛實,結合病人的體質以相應的治療。只有在正確辨證的基礎上進行選食配膳,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不僅于病無益,反而會加重病情。中…
-
“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太涼太燙都傷身
中醫養生2016-06-15
“熱無灼灼,寒無滄滄”是中醫食忌理論中,關于食物溫度的具體論述。“熱無灼灼”,指的是食物不要像沸騰的開水那樣灼熱傷人;“寒無滄滄”,指的是食物也不要像寒冰那樣滄滄涼涼。食品寒溫適中,則陰陽協調,有益于身體健康;反之則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人體的陰陽是相對平衡的,如果吃的過涼或過熱,則會打亂陰陽平衡,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會造成病態。 “”網站 長期吃過熱、過燙的食品,會對口腔、食管、胃內黏膜造成損害,導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癥、口…
-
簡單中醫養生療法,保健不求人
中醫養生2016-06-15
拍手、揉膝、松肩這些簡單的小動作,其實是最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在中醫里,這些與艾灸、拔罐、刮痧一起被稱為自療保健法。本期,本版特邀專家推薦其中幾種最簡單、操作性最強、保健效果最好的方法,讓你養生不求人。 拍手 早晚各一次 許多人會用拍手表示歡迎,表達喜悅,卻往往不知道與拍手相關的另一個好東西——保?!芭氖直=∽怨啪陀校繞涫屎俠夏耆恕!痹誚郵堋渡北ā芳欽卟煞檬保本┲幸揭┐笱Ц絞舳泵乓皆耗誑平堿旖淌謁怠V幸嚼礪廴…
-
中醫養生:調好“氣”不生病
中醫養生2016-06-15
中醫常說“百病生于氣”,氣為什么如此重要呢?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郭蓉娟向記者介紹,中醫講的“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元素,臟腑之氣的升降出入貫穿著人的整個生命過程,氣的生成和運行異常都會導致疾??“”網站 郭蓉娟說,人的情緒變化以及外在自然環境都會影響人體氣機。例如,大怒會使人肝氣逆而上行,恐懼會導致氣機下陷,而人體受寒氣侵襲時會“氣收”,久病又會傷氣。 因此,生活中調氣、養氣非常重要…
-
中醫養生重在養神
中醫養生2016-06-15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由此可見,養生重在養神。養神具體怎樣做呢?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順應自然。古代人能夠長壽是因為飲食節制、作息常規、不過度操勞,從各個方面保持形體和精神健康。現代人生活條件好了,身體卻出現了“亞健康”,就是因為違背了自然規律、醉酒縱欲,生活無規律造成的。 2.精神內守。思想安靜,真氣運行通暢,精神守護于內,疾病就不會產生。精神內守主要包括:心情安定而沒有恐懼心理,不講究吃穿,避免不正當…
-
中醫預防“脾濕” 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
中醫養生2016-06-15
現代人的灑脫,表現在吃上就是冷熱不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而如此隨心所欲帶來的則是脾胃不調,特別是“脾濕”問題。 網站 一般來說,如果病癥中表現為吐,是與胃有關系;表現為瀉,是與脾有關系。而脾胃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描述:胃是一個糧倉,而脾是一家物流運輸公司,主要的工作就是將糧倉里的東西,合理地、適當地、有條不紊地輸送到需要的地方。如果“運輸”功能失調,就可能形成我們常說的“脾濕”。 脾濕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良的飲…
-
月缺防病 月圓減壓
中醫養生2016-06-15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在千年前吟出這句話時,大概未曾想到,這樣的類比正符合了中醫根據月亮盈虧養生的理論。 《黃帝內經》中說:“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大概意思是說月圓時,人體氣血比較旺盛,而月缺時,人的氣血較虛。所以,月亮盈虧變化直接影響到人的氣血、經絡之氣的盛衰,這種變化對防病治病和養生保健具有奇妙的效果。 朔日(陰歷三十、初一、初二…
-
痰濕的人一動就出汗
中醫養生2016-06-15
每種偏頗體質都有一定的發病傾向,痰濕體質的人易患消渴、中風等病證。 網站 痰濕體質的人愛脫發。中醫稱為“發蛀”,因為痰濕內生,血瘀血熱,熏蒸發根,頭發、頭皮油膩瘙癢,而且身體沉重、大便不爽、多汗。所以痰濕的脫發不同于肝腎不足的脫發。古人在臨床上觀察到,愛吃甜食的人,大魚大肉的人,頭發特別容易脫落。主要是因為這些食物滋膩厚重,不容易消化,使脾氣的運化功能出現障礙。我們會發現,痰濕體質的人額頭油光可鑒。這是因虛實互雜,既…
-
中醫補氣 給身體加點氣
中醫養生2016-06-15
中醫的“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它對人體各器官運行起推動、防御、溫養、固攝等作用。常說的“氣虛”,更容易在冬天出現,最明顯的是容易感冒、畏寒怕冷。此外,呼吸短促、胸悶、消化不良、咳嗽、胃下垂甚至月經不調等一系列問題都跟氣虛有關。 常用的補氣中藥材有 “”網站 人參 大補元氣,有補益強身作用,可抗衰老,適用于久病體虛、心悸心慌、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癥,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疾病的康復。 黃芪 補氣升陽、益精固表、…
-
要進補 虛不受補怎么辦
中醫養生2016-06-15
中醫認為,冬季進補對身體有著補養和治療的雙重意義,有益于身體健康。但冬季進補并非人人皆宜。對于那些健康、身強體壯的正常人就沒有必要進行冬補,只需注意飲食調養及適當的體育鍛煉即可。而對于那些開刀手術、大病初愈、勞累過度、年老體虛者,通過冬季進補,則可以盡早恢復健康。但具體應該怎樣補,需要補什么,每個人身體的情況不同,進補時需應區別對待,各取所需。 一、血虛不足 “”網站 常有頭昏眼花者,可選服有補益氣血作用的阿膠漿、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