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真教主王重陽[宋元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4
王重陽(1112~1170)中國金代道士。全真道創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 。入道后 ,改名嚞,字知明 ,號重陽子。祖籍陜西咸陽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遷終南縣劉蔣村。幼好讀書,后入府學,中進士,系京兆學籍。金天眷元年(1138),應武略,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年 47 ,深感天遣文武之進兩無成焉,憤然辭職,慨然入道,隱棲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棄家外游,自稱于甘河鎮遇異人授以內煉真訣,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
-
《云笈七簽》作者張君房[宋元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4
《云笈七簽》是北宋張君房編的一部大型道教類書,素稱 小道藏、道教小百科。更為重要的是,張君房據以編修《云 笈七簽》的底本《大宋天宮寶藏》在流傳中佚失,《云笈七簽》這一《大宋天宮寶藏》的 簡抄本的史料價值就變得更加重要。而《云笈七簽》的作者張君房,由于《 宋史》無傳,其生平事跡散落在諸多筆記小說之中,難以形成整體印象。為了對張君房的認 識有所深入,特依史乘中的記載,做一輯考,以求略知張君房之生平事跡。 張君 房,湖北安陸人,…
-
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宋元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4
白玉蟾(公元1194 - ?;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時人,祖籍福建閩清,生于瓊州(今海南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于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 十二歲舉童子科,諳九經,能詩賦,且長于書畫。遂篤志玄學,別家遍訪名師,苦志修煉,參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歸羅浮,授以金…
-
清和宗師尹志平[宋元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4
2003年10月,在陜西華山,各大媒體舉行了一場現代版的華山論劍,邀請金庸先生參加。 當時曾經發生了一件事:金庸老師坐轎子上山,途中被陜西道教協會的道士阻攔了,,原因是道教工作人員認為金庸在《神雕俠侶》中,偽造了尹志平奸污小龍女的事件。這一事件侮辱了全真道。后來雙方人員協調了好一陣子,陜西道士才同意放行,讓金老師得以上山。 那么,歷史上真實的尹志平,究竟是什么人物呢? 尹志平(1169~1251)為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太和,祖籍河北…
-
玉真教主林靈素[宋元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4
在道教的發展史上,林靈素有一個有爭論的人物。由于他在徽宗執政期間所處的地位與實際作用,引起了眾多官宦、儒生、佛教徒、民眾及部份道教徒的反感與公憤。他利用徽宗的昏庸迷信,勾結蔡京、童貫之輩奸臣,排斥異己,盡情享樂,使政治更趨腐化。他依其特殊地位,干預政治,妄議遷都,妖惑圣聽,改除釋教,毀謗大臣。引起佛教及其信徒的不滿,以及儒生朝臣的反對,促使政局動蕩,社會不安。他排斥同道,害死同朝道士金門羽客王允誠。《能改齋漫錄》記…
-
全真崳山開派祖師——王處一[宋元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4
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君神像(山東煙臺昆崳山神清觀七真殿) 王處一(公元1142--1217),號玉陽子(一說字玉陽,號全陽子,一 說號華陽子)。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師事王重陽,長期隱居昆崳山 煙霞洞,煉形九年,人稱鐵腳先生。 金庸筆下《射雕英雄傳》人物之一, 全真七子之一。 王處一,號玉陽子,寧海東牟人。母親周氏于金熙宗皇統二年壬戌(1142)三月十八日夢見紅霞繞身而生處一。處一幼年喪父,事奉母親至孝。體貌魁梧,從小不喜…
-
西城真人夏元鼎[宋元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4
夏元鼎[約公元1201年前后在世]字宗禹,永嘉(今浙江永嘉)人。南宋時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少從永嘉諸老游。好觀陰符,嘗游祝融峰,自云遇仙人指授,因為作講義。自號云峰散人、西城真人。 夏元鼎能詞,著有蓬萊鼓吹一卷,《強村叢書》又注陰符、藥鏡、悟直三書,真德秀為之序,《度上腐談》并傳于世。 夏 元鼎又號西城真人。永嘉(今浙江省永嘉縣)人。嘗入仕為宦,奔走燕齊間,年屆五十,方棄官學道。精于《崔公入藥鏡》、《黃…
-
泥丸翠虛真人陳楠[宋元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4
陳楠(公元? - 1213)又稱陳泥丸,字南木,號翠虛,。南宋高道,惠州博羅(今廣東博羅)人,以箍桶為業。自云道光禪師薛紫賢,付我歸根復命篇。從毗陵禪師薛道光學習太乙刀圭金丹法訣,后又得景霄大雷瑯書于黎姆山神人,遂入道。宋徽宗政和年間擢舉道錄院事,后歸隱羅浮山。不數年,定居長沙,開創南宗清修派。為南宗第四代傳人,南五祖之四。南五祖寶誥中稱泥丸翠虛真人。 傳奇與史實 陳楠常以泥土滲符水,捏成小丸救人治病,無不靈驗。時人稱為陳泥丸。…
-
通微顯化真人張三豐[宋元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4
三豐祖師像 張三豐[1],元﹑明(一說金)著名道士,生卒年不詳,傳說生辰時間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個朝代(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亦作君寶),號玄玄子,經考證得字子沖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生于蒙古帝國統治的遼東懿州(今遼寧省阜新市,位于阜新市與彰武縣交界處有其故居。)另有記載元定宗三年(1248年)生于遼東懿州望平縣(今黑山縣姜屯鎮)在蓮花湖畔亦有張真人故居。明成祖永樂年間大修武當山,專門為張三豐修建了遇真宮。明英宗天順三年…
-
第三十代天師虛靖先生張繼先[宋元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4
張繼先(1092~1127)為北宋末著名道士。字遵正(或說字嘉聞,又字道正),號翛然子。道教徒奉為第三十代天師。五歲尚不能言,據傳一日聞雞鳴,忽笑賦詩,人皆稱異,(以)為真仙。①九歲襲教。為人淵默寡言,清癯白皙。②徽宗崇寧(1102~1106)以后,凡四次被召至東京,建醮內廷,賜號虛靖先生。視秩中散大夫,并賜昆玉所刻陽平治都功印。不久,進封正一真人張陵為正一靜應真君,詔有司就開封東建下院安置繼先,賜額為崇道。又賜緡錢修龍虎山上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