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齊梁著名道士小孟孟智周[三國南北朝]
道教人物2017-06-25
孟智周為南朝齊梁著名道士。丹陽建業(yè)(今江蘇江寧縣境)人。在南朝宋(420~479)時于崇虛館講說《十方懺文》。①智周多所該通,曾作《老子經(jīng)通題目》云:千二百《老子》,此即其數(shù)千二百,《老子》自別有經(jīng)也。又云:后學(xué)所成伯陽是也,故知伯陽尊號始乎隆周也,此號隱顯難可詳究矣!②可見,在南朝時對老子其人、其書已是難可詳究的課題。又作《老子義疏》五卷(或稱四卷)、《道德玄義》三十三卷,均佚。唐末杜光庭概括詮疏箋注《道德經(jīng)》各家意向…
-
南朝齊梁著名道士大孟孟景翼[三國南北朝]
道教人物2017-06-25
孟景翼為南朝齊梁著名道士。佛道辯論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字輔明(或曰字道輔),平昌安丘(今屬江蘇)人。一說吳興人。性至孝。在南齊(479~502)時,應(yīng)文惠太子召入玄圃,眾僧大會,竟陵王子良使景翼禮佛,景翼不肯。 子良送《十地經(jīng)》與之,景翼造《正一論》。大略云:《寶積》云佛以一音廣說法。《老子》云圣人抱一以為天下式。一為之妙,在佛曰實相,在道曰玄牝,道之大象,即佛之法身。曠劫諸圣,共遵斯一。老釋未始于嘗分,迷者分之而未合。億善…
-
南朝齊著名道教學(xué)者顧歡[三國南北朝]
道教人物2017-06-25
顧歡為南朝齊著名道教學(xué)者。生卒年不詳。字景怡,一字玄平。吳郡鹽官(今浙江海寧縣西南)人。父、祖皆業(yè)農(nóng)。 顧歡自幼好學(xué),家貧,無力就學(xué),鄉(xiāng)中有學(xué)舍,歡于舍壁后倚聽。八歲時,即誦《孝經(jīng)》《詩》《論語》。及長,篤志于學(xué)。 年二十余,就豫章雷次宗咨玄、儒諸義。母亡,據(jù)稱水漿不入口者六七日,廬于墓次,遂隱遁不仕;于天臺山聚徒開館,受業(yè)者常近百人。齊高帝蕭道成輔政時,征為揚州主簿,并遣中使迎歡。及踐阼,乃至,稱山谷臣顧歡上表。謹…
-
東晉五斗米道道士孫恩[三國南北朝]
道教人物2017-06-25
孫恩(?~402)為東晉五斗米道道士和起義軍首領(lǐng)。字靈秀。祖籍瑯琊(今山東膠南縣境南),家族世奉五斗米道,是永嘉南渡世族。其叔父孫泰(字敬遠)奉吳郡錢塘五斗米道首領(lǐng)杜子恭為師。杜子恭死后,孫泰繼傳杜子恭道法,受人敬信。東晉黃門郎孔道、鄱陽太守桓放之、驃騎諮議周勰等皆敬事孫泰。東晉隆安二年(398),爆發(fā)王恭之亂,孫泰以為晉祚將盡,乃以討王恭為名,私合徒眾數(shù)千人,準(zhǔn)備起事。事未發(fā),司馬道子父子誘斬了孫泰及其六子。孫恩逃入海…
-
“最大之外丹黃白師”狐剛子[三國南北朝]
道教人物2017-06-25
狐丘,亦稱狐剛子。煉丹家。正史無傳。不詳其生卒年與里 籍。據(jù)今人陳國符先生考證,為晉代人,約與葛洪同時,撰《五金訣》,稱狐剛子為 最大之外丹黃白師。又據(jù)趙匡華先生考證:狐剛子名丘,又作胡罡子、狐罡子。東漢 末年煉丹黃白術(shù)的杰出代表,魏伯陽似為其師,三國吳人葛玄似為其弟子。其著述反映了漢 末我國煉丹術(shù)所達到的高度,是我國古代一位卓越的化學(xué)發(fā)明家。惜其著述未能完整地保存 下來,以致他的名字長期湮沒無聞,所幸成書于唐初的《黃帝…
-
道教第六代天師張椒[三國南北朝]
道教人物2017-06-25
張椒道教第六代天師。生卒年不詳。字德馨。博通儒書。《仙 監(jiān)》謂:〝?shù)廊陂L子也,得真人治鬼之法。以真人所授諸階秘??傳度世人。晉帝累徵不起〞 。《漢天師世家》則說:嘗游鄱湖,月夜有一老翁登舟進曰:聞師家以仙道立教,愿拜下風(fēng) 而無階可進。今者不意仙蹤遠駐近津,獲挹光儀,乞示蘊奧,以啟昏愚。天師遂告之曰:昔 者得道之士,皆由皈戒而入,然質(zhì)心於戒,莫若質(zhì)戒於心,則萬法皆空,一真常存。翁聞知 遂起謝而去。後年一百余歲尸解而去。元至正…
-
第五代天師張昭成[三國南北朝]
道教人物2017-06-25
張昭成,字道融,盛長 子。少學(xué)道不懈,能端坐一室,神游數(shù)百哩,虎豹逢之皆伏。年119歲而化,面色如生,即葬 后,墓生靈芝百本。一日,忽見騎鶴空中,彩云擁簇。后啟棺觀之,為觀屢存焉。元至正十 三年(1353年),惠宗贈清微廣教弘道真君。 …
-
第四代天師張盛[三國南北朝]
道教人物2017-06-25
第四代天師盛字元宗,系師第三子。漢末棄官自漢中還居龍虎山。《元史釋老志》云∶正一天師者,始自漢張道陵。其后四代曰盛,來居信之龍虎山。初居南鄭,父命嗣教,克志精修。魏世祖封奉車都尉、散騎侍郎、加都亭侯,不受。攜?⒔!⒕U自漢中還鄱陽入龍虎山,修治祖天師玄壇及丹灶故址,遂以其地為居,每年以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登壇傳籙,四方從學(xué)者千馀人。自是開科范以為常。后以印劍付子昭成。既化去。逾年,復(fù)于廣西賀州為廣…
-
系師張魯[三國南北朝]
道教人物2017-06-25
第三代系師張魯(?-216)字公棋,嗣師之長子。少膺祖訓(xùn),以道術(shù)教人,從者益眾。漢獻帝初平年間(190-193年),益州州牧劉焉以魯為督義司馬,與別步司馬張修同擊漢中太守蘇固,遂據(jù)漢中,實行政教合一。自號師君,以鬼道教民。其來學(xué)者,初民鬼卒,受本道已信,號祭酒,各領(lǐng)部眾,多者位治頭大祭酒。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病自首其過。又令諸祭酒設(shè)義舍于道,放置義米、義肉,行旅之人可量腹食用。若貪而食多,則鬼神始病之。犯法者,原宥三次,在…
-
抱樸子葛洪[三國南北朝]
道教人物2017-06-25
葛洪(284~364或343)為東晉道教學(xué)者、著名煉丹家、醫(yī)藥學(xué)家。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漢族,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他曾受封為關(guān)內(nèi)侯,后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神仙傳》、《抱樸子》、《肘后備急方》、《西京雜記》等。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是 《葛洪移居圖》[1]預(yù)防醫(yī)學(xué)的介導(dǎo)者。著有《時后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癥侯及診治。天行發(fā)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guān)天花的記載。其在煉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