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人物--葛玄[三國南北朝]
欄目分類:道教人物 發布日期:2017-06-26 瀏覽次數:次
葛玄(164~244)為三國吳人,葛洪從祖。字孝先。人稱太極葛仙翁。本瑯琊人,后遷丹陽句容。高祖廬為漢驃騎大將軍,封下邳侯,祖矩仕漢為黃門侍郎,父德儒歷大鴻臚登尚書,素奉道法。故葛玄出身宦族名門。自幼好學,博覽五經,十五六歲名震江左。性喜老、莊之說,不愿仕進。后入天臺赤城山修煉,遇左元放得受《白虎七變經》《太清九鼎金液丹經》《三元真一妙經》等,后遨游山川,周旋于括蒼、南岳、羅浮諸山。后漢室傾覆,三國戰亂,于是刪集《靈寶經誥》,精心研誦"上清"、"靈寶"諸部真經;曾囑其弟子鄭思遠,在他死后將"上清"、"三洞"、"靈寶"中盟諸品經箓付閣皂宗壇及家門弟子,世世箓傳。據說,吳嘉禾二年(233),葛玄徑往閣皂東峰建庵,筑壇立爐,修煉九轉金丹。
還稱《靈寶經箓》傳自葛玄,故后世靈寶道士奉他為閣皂宗祖師。《三國志·吳書》記載:孫權好道術,葛玄嘗與之游,得權器重,特于方山立洞玄觀!遁浀刂尽芬灿谐酁醵(239)建立方山觀的記載。北宋崇寧三年(1104)封"沖應真人";南宋淳皊六年(1246)封"沖應孚佑真君"。
《抱樸子內篇·金丹》載稱:葛玄師事廬江左元放,受《太清丹經》三卷、《九鼎丹經》一卷、《金液丹經》一卷。葛玄又以其書并煉丹秘術傳鄭隱,鄭隱再傳葛洪。上述丹經均屬"太清經"系統。考《太清丹經》即今《太清金液神丹經》,《九鼎丹經》即今《黃帝九鼎神丹經》,兩者卷數亦同,皆成書于西漢末、東漢初,是現存道教最古的丹經,主講金丹服食之道。又據《云笈七?·洞仙記》載:"鄭思遠晚師葛孝先,受《正一法文》《三星內文》《五岳真形圖》《洞玄五符》等。"考《三皇內文》本符書,與《五岳真形圖》均為召神劾鬼之屬,后歸"洞神經"系統。在修持活動方面,道書還有關于葛玄能服術、辟谷,行諸奇法的種種傳說。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