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先師嶗山道長匡常修
道教神仙2016-06-16
匡常修道長 自先師嶗山道長匡常修于1993 年1 月18日辭世飛升后,每想起與師相處的時日,總是令人不能忘懷…… 七十年代末,經全真教木蘭山道長李至義師推薦,前往嶗山拜謁匡道長。匡師字和陽,道號覺圓子,山東膠縣西關人。自幼習武, 28 歲出家,拜嶗山白云洞修覺真人為師,是全真教金山派21 代弟子。自入道門隨師精心研究道家經典及岐黃之術,同時習練道教武當玄門功夫。初見匡師就使人精神為之一振,他老古稀已過,鶴發童顏;談吐之際,神采飛揚,…
-
陸修靜與“虎溪三笑”
道教神仙2016-06-16
傅抱石作《虎溪三笑圖》 清代著名戲曲理論家李漁在廬山簡寂觀題寫過這樣一幅對聯: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該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世間好語佛說盡,誰知得五千妙論出我先師。 不難看出,李漁認為對佛、道兩家不可厚此薄彼,應當一視同仁其實。道教繼佛教之后,于東晉時傳入廬山,也曾盛隆重一時,出現過“道釋同尊”的局面。那時,山南山北,寺廟和道觀滿峰谷;山上山下,和尚老道比比皆是。而廬山紫霄峰南麓的簡寂觀,就是廬山最負盛名的道觀之一。居住在…
-
魯班不識張果老 挖出一眼給馬王爺
道教神仙2016-06-16
恒蔭 恒山作為中國道教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被稱為“道教第五小洞天”。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玄妙古老的中國道教在恒山留下了他們風雨蒼淪的足跡。遠在春秋太上老君在北岳恒山千佛嶺結廬煉丹,燃燈道人演兵斗法;西漢初昌蓉往來于恒山;西漢景帝、宣帝年間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恒山修煉神仙之術,留下了千年解不開謎的在茅窟;北魏被太武帝尊為天師的寇廉之在北岳宣揚道教新法,其高足李皎從嵩岳投奔恒山修煉,恒山香火威極一…
-
官二代曹國舅
道教神仙2016-06-16
曹國舅 李元中從開始組建后來被人們稱之為八仙的社團起,就報著寧缺勿濫的原則選擇人才,所以他的建團之路才顯得漫長,僅僅在漢朝招了個鐘離權,只是到了唐朝呂洞賓后,社團才開始興旺起來。 官二代曹國舅 但最后一位入主八仙社團的人曹國舅,充滿了爭議。縱看前七仙,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標識:草根。他們都出身市井,從江湖游醫(李)到戲子(藍),從浪子(呂)到村姑(何),基本上長期置身于社會的最低層,體驗過低層百姓經歷的酸甜苦辣,這使八仙的…
-
北京白云觀第23代方丈謝宗信
道教神仙2016-06-16
謝宗信道長 幼年布店當學徒 謝大真人是龍門正宗白云堂上第二十三代方丈,是近現代道教的棟梁和典范。謝大真人諱宗信,號果園子,俗名叫做仁銘。公元1914年,降生與湖北黃陂縣王家河一個貧民家庭。 大真人自幼聰慧過人,而且心地善良有善根,可惜命途多舛,公元1921年,他的父親因病不治,離開人世,而那時,大真人才七歲不到。為了養家糊口,不到三年的功夫,大真人的母親改嫁武漢漢口楊家河汪姓人家,大真人也跟隨母親到了漢口。 但汪家家境也不富裕…
-
八仙之藍采和跳竹葉仙舟
道教神仙2016-06-16
藍采和 生前為赤腳大仙 在八仙中,藍采和最年輕。他年紀輕輕的,怎么也成了仙呢? 原來,藍采和生前是天上一個赤腳大仙。因他心直口快,得罪了上天真皇圣母,于是被貶下凡。 藍采和出生在藍員外家里。藍員外一直沒有兒女,年過花甲,才得到采和這個寶貝兒子,真是高興得不得了。 藍采和一歲生日,家里為他做周歲,讓他抓周。他好吃的不抓,好玩的好玩的不抓,卻抓一本書。 三歲那年,藍采和的母親得病死了,小采和哭得很傷心。 不久,藍采和的父親娶了…
-
北京居庸關都城隍廟
道教神仙2016-06-16
北京居庸關雪景 “居庸疊翠”中的都城隍廟 居庸關都城隍廟是在中國城隍廟中地位較高的城隍廟,建于公元1368至1398年(明洪武年間),1997年重新修繕完成,是目前居庸關長城內規模最大的一座廟宇,也是唯一開放的道教活動場所。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朝拜者、還愿信眾甚多。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會虔誠拜神,以求城隍保佑。這種習俗延續至今。幾百年來未曾中斷過.居庸關都城隍廟處“天下第一雄關”之上,“居庸疊翠”之間。在山巒重疊,溪水長…
-
八仙韓湘子吹簫追龍女 龍女聞簫起舞會情郎
道教神仙2016-06-16
韓湘子吹簫圖 韓湘子為何人 韓湘子,道教八仙之一。唐朝韓愈的侄孫子。生性放蕩不拘,不好讀書,只好飲酒,世傳其學道成仙,在二十歲時去洛下探親的時候,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訊全無。在唐元和年間,忽然回到長安,衣衫破舊,行為怪異,韓愈讓他入學校和學生們讀書,但韓湘子和學員討論時一言不發,只跟下人賭博,喝醉了就睡在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頭,韓愈擔心不已,問他「人各有所長,就算小販也有一技之長,你如此胡鬧,將來…
-
杭州通玄觀造像:瑞峰之陽的道教石刻
道教神仙2016-06-16
杭州通玄觀 杭城多山,明人謂之“湖邊如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于環抱西湖的連綿群山中,想確定某座山峰的具體名稱和位置,在今日仍屬不易之事。 在多數當代資料介紹中,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玄觀南宋至明代道教造像都被認為位于紫陽山東南麓。但有意思的是,大多數史料和少數當代研究成果卻認為,這處造像位于七寶山東麓。探訪后則知,鳳凰山延伸入杭城的成片崗巒統稱吳山,紫陽和七寶同為其部分,兩山蜿蜒相續難離,海拔均不過百米。關于…
-
何仙姑手中拿的不是荷花是漏勺
道教神仙2016-06-16
何仙姑手持荷花 何仙姑確有其人 何仙姑,八仙里的一員,也是八仙里唯一的女性,關于她的生平、故事、傳說有很多 ,在各種戲曲里她的形象是手持荷花,在眾多男仙里顯得格外濃秀高潔。據《仙佛奇蹤》和民間檔案記載,何仙姑確有其人,本名何素女,又叫何二娘。生于唐開耀二年(公元682年),父名何泰,母親吉氏,為廣州增城小樓鎮仙桂村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湖南零陵人),以賣豆腐為生。她自幼性情柔靜,聰穎過人,而且長得眉清目秀,風姿出眾。她長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