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座門”背后的歷史變遷:北京大高玄殿
道教神仙2016-06-16
俗稱“三座門”的北京大高玄殿三座牌樓 “三座門” 位于北京故宮西北角,北京西城區三座門大街23號,北海公園之東,景山之西,是是中國唯一的明、清兩朝皇家道觀。1957年被列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是專門供道士皇帝嘉靖皇帝做醮供的地方。因大高玄殿臨街大門是并排的三座門,此地又俗稱“三座門”。 從紫禁城的西北角看大高玄殿:清澈的護城河,大高玄殿的三座牌樓和兩座造型玲瓏…
-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道士:魏華存
道教神仙2016-06-16
魏華存編定的《黃庭經》 在中國道教史上,女性出家入道并名垂青史的首推魏晉之際的魏華存。 魏夫人,名華存,字賢安,兗州任城(今山東)人,西晉司徒魏舒之女。道教稱她為紫虛元君南岳魏夫人。 幼而好道 魏夫人自幼聰明伶俐,刻苦讀書,尤其喜愛《老子》、《莊子》等道家著作。據《濟寧府志》記載,魏夫人“幼而好道,志慕神仙,味真耽玄,欲求沖舉”。及笄之年(15歲)后,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齡,她依然故我癡迷于老莊,沉醉于求仙訪道,接二連三拒…
-
傅山為何自號“軒轅道士”?
道教神仙2016-06-16
傅山像 明清易代,“華夏”亡于“夷狄”,對漢族知識分子來說不啻于天地慘變、江山易色,他們紛紛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反抗,其中著名者如呂留良皈依佛門和傅山遁入道教。甲申年(1644年)秋季,傅山棄俗入道,在壽陽五峰山出家當了道士,自號朱衣道士、軒轅道士,在詩文中稱“軒轅道士可云霄”。對于傅山入道后為何自稱“軒轅道士”這一點,歷來論者做過一些猜測,然迄今為止,未能有比較詳盡的解釋。聯系傅山的生平及其著述來看,筆者認為,傅山學術…
-
白玉蟾的精神世界
道教神仙2016-06-16
南宋白玉蟾,大概是海南歷史上第一個名動朝野的才子。在他且行且吟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傳奇人物了,雖信手書畫,隨意詩文,皆能自成妙品,被愛慕其才華的人珍藏起來。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學問極好,“天下有字之書,無不經目”。書不僅都讀過,而且讀得滾瓜爛熟。當時談知識,講學問,不出乎儒釋道三教,白玉蟾寫文章時,三教典故總是被信手拈來。正因為胸中蘊藏著前人的許多文化成就,并且能夠融會貫通,所以幾千字的文章,在白玉蟾的筆下常常一揮…
-
沈陽太清宮雪景欣賞
道教神仙2016-06-16
.g-btn, .galleryList-btn, .mask_btn span, .pop_iv_bg, .contextDiv span{ background:url(http://mat1.gtimg.com/news/dc/images/s_gallery_2012110702.png) no-repeat 0 0; display:inline-block }.gallery { width:640px; overflow:hidden; margin:0 auto 20px; position:relative; text-align:center; font-size:14px }#galleryPicWrap { width:100%; position:relative; z-index:1; text-align:center; overflow:hidden; background:#fff url(ht…
-
金庸筆下最有魅力配角:明初高道冷謙
道教神仙2016-06-16
協律郎冷謙 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往往都有其歷史原型!渡涞裼⑿蹅鳌穫髦械那鹛帣C、尹志平等人自不必提,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倚天屠龍記》中的一個極為出彩的配角冷謙。冷謙與說不得、張中、彭瑩玉、周顛并稱“明教五散人”,冷謙在其中武功最高,人稱“冷臉先生”。他言語不多,從不說半句廢話,雖不熱衷與人打交道,但眼底收盡形形色色,可謂是人如其名:外表孤僻冷傲,內心謙和穩重、古道熱腸,可以算是金庸先生筆下最有魅力的配角了。 與…
-
武當古建:道教建筑之瑰寶
道教神仙2016-06-16
武當山古建筑 建筑是武當山旅游的亮點之一,這里是道教建筑的瑰寶。 武當山古建筑中的宮闕廟宇集中體現了中國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學和藝術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溝壑縱橫、風景如畫的湖北省武當山麓,在明代期間逐漸形成規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紀,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國藝術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武當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在武當山興建了大批建筑,到…
-
終南山百歲高人張至順道長
道教神仙2016-06-16
海南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西安萬壽八仙宮名譽方丈,海南省玉蟾宮住持張至順道長,河南省沈丘縣人。生于一九一二年。七歲時值清末民初,戰亂災荒交加。因家境貧困離家乞討。十二歲隨師學藝,十七歲在陜西省華山遇師劉明蒼道長而出家。在道觀,張至順從事雜役,終日勞苦,磨練心志,因道心清明和修煉上獨辟蹊徑,被師授以真傳,為中國道教全真龍門正宗第二十一代傳人。 張志順道長 海南定安縣文筆峰玉蟾宮麗水靈山,仙氣充盈,道教文化濃郁,自然風物秀…
-
歷史上真實的尹志平
道教神仙2016-06-16
金庸先生筆下的尹志平與真實的尹志平的確差別甚大 金老爺子常常提醒讀者諸君“此為小說家言,史學家不必深究”,一位自稱青城派俗家弟子的道教研究生,就《神雕俠侶》所描寫的尹志平玷污小龍女一事忿然抗議,并詢問如何消除《笑傲江湖》對道教的負面影響。 金大俠已然沒有了當年“金王論戰”時縱橫捭闔的氣魄,對這位“道長”,他連連道歉,并謙稱:“我知道,尹志平在道教中德高望重,我在新版小說中已經改掉了,同名同姓但不再是清和真人。我本意也不…
-
閔智亭:道教修道的精義在于“貴生”
道教神仙2016-06-16
閔智亭 中國道教繼承中華民族遠古民俗信仰,形成它天神、地多種神團信仰特色,由之演出符齋醮等宗教義理。這些科教,對闡揚道教起了一定作用,在民間有一定信仰。這只是道教宗教形式的一面。道教的另一面則是一直貫穿于教內的對“長生久視”的追求和探討。當然,道教學術涉及面很廣,本文就只“仙道貴生”談一點淺見。 道教認為,人通過方術修煉,可以卻病延年,可以長生不死。 為此,道教在繼承道家哲學思想上加以教義化來作為理論根據,把《老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