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否在走架中每一動作過程都要做成圓襠?
太極八卦2017-08-13
什么叫圓襠?是否在走架中每一動作過程 都要做成圓襠? 人體下肢兩股內側,經過腹股溝及會陰部的聯結,叫做襠部。圓襠是在太極拳走架時對襠部的特殊要求,即襠部要成圓拱形,不可收夾,也不可張開,應處于適當的撐圓狀態。但在走架過程中,決不是任何時候都必須圓襠的,也不可能在動作的任一過程都可以保持圓襠。比如 “轉體出步”式的瞬時就未能圓襠,只有在做成弓步或虛步或并立步的時候,襠部才漸圓。又比如“雙擺蓮”式的 擺腿過程就不能要求圓襠。…
-
怎樣理解先求開展,后求緊湊?
太極八卦2017-08-13
先求開展指初學太極拳階段,走架時首先要求姿勢練得開闊些,肢體舒展開 來,把太極拳的動作架子搭好。如學推手,則在四正推手打輪時,把弧圈劃寬大 些,加大運動量和前進后退的幅度,以求得基本功的扎實,以及身體素質的加 強。然后進入意識引導動作階段,探討如何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使練習者 外能筋骨合一,內有精氣神相聚,達到內外兼修的目的。在練推手時,則進入以 靜待動,蓄發相變,剛柔相濟的階段。這就是由開展向緊湊提高的過程。后求緊…
-
練太極拳何謂緊湊?
太極八卦2017-08-13
所謂緊湊,是指走架時內外合一,精神意念與外形動作的緊密配合,上下相 隨,左右連貫,協調一致,無隙可尋。過去有人誤認為緊湊是把動作范圍練小, 縮狹起來,甚至認為“有圈之意,無圈之形”方為緊湊。這樣理解是很牽強 的。 無圈之形”不是太極拳的本來面目,也降低了它的健身和技擊意義。 …
-
練太極拳何謂開展?
太極八卦2017-08-12
所謂開展是相對蜷縮、局躅而言,指練拳時軀干、肢體要自然伸張,動作幅度 較大,即樁步稍低,步子較寬,上肢展得開。如單鞭,雙臂處于直中微曲狀態, 肘部不太過彎曲,而是直中微曲,不用力伸張肘彎,保持松肩垂肘狀態下的自然 伸展,動作開展才顯得舒展大有,筋骨、肌肉得到的鍛煉程度也較大。走架時開 展,不但造型優美,提高了藝術性,同時也加大運動量,提高鍛煉效果。 …
-
太極拳問答小知識
太極八卦2017-08-12
武術術語中的“眼手身法步",是“眼、手、身、法、步",還是“眼、手、身法、步”?這句話中的“法"如何理解? 答:可做不同的理解,答案不是絕對的。但我傾向于“手、眼、身法、步"。其中身法主要是指松肩墜肘、松胯提膝、含胸拔背、豎腰立頂等。其他有也應該有法,例如手法、眼法、步法等。這句話重點在“法",民間的表述習慣是五字連用: “眼手身法步",我們遵從習慣。 太極拳強調腰,腰屬于身型還是屬于身法? 答:腰既屬于身型,又屬于身法,同時又…
-
太極拳百問全集
太極八卦2017-08-12
(30)老拳師為什么常用“說手”來形容教拳?這里的 “手”代表功夫嗎? 答:在太極拳中, “手”既有“手法”之意,也是功夫的 代名詞。因為手是人類進化的結果,手巧標志著人的智慧。手 的功能和結構也很復雜,它和全身都有關系。因此用“說手” 來形容教拳,是非常形象和精練的說法,它代表了整個套路和 推手過程的“眼、手、身、法、步”。 (3 1)何謂“手型”?何謂“手法"?二者之間有何關聯? 答:手型是指在套路和技擊中手的“型狀”,如陰掌、陽 掌…
-
何謂一身備五弓?
太極八卦2017-08-12
何謂一身備五弓? 一身備五弓是說走架或練樁步時(三圓式、三體式樁步都較易體會)軀干、雙臂、雙腿都處于弓狀,處處含有搠勁,稱為五弓。軀干以脊柱為弓,含胸拔背,背部肌肉稍為緊張,脊柱以腰陽關為弓把,以大椎(第7頸椎與第1胸椎連接處)及尾閭(尾椎)為弓梢,稍稍加大其自然生理彎曲狀態。 二臂經常搠圓為二弓,肘為弓把,腕關節和肩鎖關節為弓梢。 二腿保持屈膝半蹲狀態為二弓,膝關節為弓把,胯與踝為弓梢。 一身備五弓是五弓并用,以求整體協調,蓄…
-
什么叫斂臀裹襠?
太極八卦2017-08-12
斂臀是指臀部不可撅起向外翻,并且有意識地將臀大肌稍為繃緊向內包裹。撅臀是太極拳走架的一大毛病,斂臀是一大要領。 裹襠就是襠部撐圓,向里裹合,小腹不可前挺。內提谷道與氣沉丹田緊密配合,是走架能否做到沉穩的重要條件,也是決定身型能否中正安舒的因素。 …
-
太極拳推手的目的是什么?
太極八卦2017-08-12
推手又名揉手,為避免“推手”使人產生猛推硬搡的誤解,故用“揉手”之稱謂。在練習太極拳的基礎上練習推手,再以練揉手獲得的功夫去提高拳架的水平。這兩者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 有些人對推手沒有正確的理解,認為推手是為了一爭高下,因而在練習時,拳友之間容易產生誤會和摩擦,甚至傷害身體。這種偏差是由于缺少教養或在推手時違反武德而摻雜了非太極拳拆手、拆式以及反關節擒拿的招數,使推手形成了較力的緣故。楊式太極拳的推手不許有抓、握、撕…
-
怎么練出太極拳真功夫?
太極八卦2017-08-12
為什么有人習練太極拳多年,卻無法在技擊上占優勢? 答:這是太極拳功夫還沒上身的緣故。所謂“功夫上身",即“由招熟漸悟懂勁,由瞳勁階及神明。"招熟是“功夫上身"的基礎;懂勁是“功夫上身”的標志;神明是功夫上身”的境界。若練拳多年,仍不堪一擊,那就要反思一下老師所教是否“得法”?拳論講: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則雙重之病未悟耳”,望習拳者深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