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常用“說手”來形容教拳
太極八卦2017-08-12
老拳師為什么常用“說手”來形容教拳?這里的“手”代表功夫嗎? 答:在太極拳中, “手”既有“手法”之意,也是功夫的代名詞。因為手是人類進化的結果,手巧標志著人的智慧。手的功能和結構也很復雜,它和全身都有關系。因此用“說手”來形容教拳,是非常形象和精練的說法,它代表了整個套路和推手過程的“眼、手、身、法、步”。 …
-
太極拳套路中的“眼隨手轉”與實戰時的“眼觀六路”是否矛盾?
太極八卦2017-08-12
太極拳套路中的“眼隨手轉”與實戰時的“眼觀六路”是否矛盾? 答:太極拳講究手眼身法步、步眼手法合以及開發右腦形象思維的視動統合能力。 “眼隨手動"是說明視線(視神)與動作的關系, “眼觀六路”是說明要觀察敵情及周圍情況。二者是不矛盾的。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眼隨”還是“眼觀",都要使視線、視角,余光成為一個整體。視線要有聚焦的作用,手也要有類似聚焦的作用,才能有“專注一方”的功能。 …
-
“意念”與“眼神"是什么關系?與“心”是什么關系?
太極八卦2017-08-12
“意念”與“眼神"是什么關系?與“心”是什么關系? 答:眼神是信息的來源,意念是接受信息后的有意識規范運動。“心”是更高一個層次東西,是“神與形俱,神去形亡"的統領生命的中樞。心是人溝通內外的感應,要高于感覺,可以說是靈感。可以這樣說,人的感覺是神經系統的,而人的感應則是經絡系統的作用。 …
-
“意”和“意念"是否一回事?
太極八卦2017-08-11
“意”和“意念"是否一回事?如何理得“念力”? 答:基本是一回事,意在太極拳的功法中是屬于承上啟下、承內啟外的作用,它發于右腦,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如果用信息規范運動的學說解釋、可以說是念力,用太極拳的描述就是“全憑心意用功夫"。這是要心悟和體悟的。 …
-
何謂內外“三合"?如何做到內外三合?
太極八卦2017-08-11
何謂內外“三合"?如何做到內外三合? 答:外三合是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內三合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 外三合與內三合即六合,沒有內三合的修煉,即談不上真正意義的外三合。這也就是太極拳為什么是內家拳、內功拳的緣故。要做到內外三合,行拳時就必須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腰為主宰,注意身心的物理定位和邏輯定位。 …
-
力氣與氣力有何區別?
太極八卦2017-08-11
通常“力氣”與“氣力"同用,二者是否相同?“氣"與“力”有何區別? 答:二者不同、詳見上問。簡單地說,力氣是先有力再運氣,氣力則是先運氣再有力,這樣就有了一個時間差的問題,也就有了太極拳的“后者先” “后發先至”的作用,即“彼不動,己不動,彼未動,己先動”。這里面有個以意行氣的問題,此絕非簡單的“力"所能相比,這是個很深層次的意動。 …
-
“力"與“勁”有何區別?
太極八卦2017-08-11
武術中講究“力道"、 “勁路”,二者是否相同?“力"與“勁”有何區別? 答:力與勁的區別,一是力氣,一是氣力。力氣有本力、拙力和巧力,但多為直線和單一的。而氣力應該是以氣運化的、綿綿不斷的“力”,可稱之為“勁"。如用太極拳功理法運化出的勁,可以稱為“太極勁",太極勁外柔內剛,剛柔相濟。 “勁路",指勁源和勁頭,也就是勁的來龍去脈。而“力道”在武術中有“功力”之意。二者有一定聯系,但不是同一概念。 …
-
何謂太極推手,推手在太極拳中占多大比重?是否要推手與套路同練?
太極八卦2017-08-11
何謂太極推手,推手在太極拳中占多大比重?是否要推手與套路同練?為什么要練太極推手? 答:太極推手是接近實戰的太極拳法的對練。推手在太極拳中的比重是,拳架為體,推手為用,體用結合。有人講練太極拳不諳推手,等于不會太極拳。因為套路的質量和正確度,只能通過推手衡量和檢驗出來。 “練拳不推手,白在拳界走"·。可惜現在的太極推手比賽規程沒有把太極拳的功理法表現出來,體、用分離,是謂大忌。 …
-
器械在太極拳中占多大比重?是否要拳械同練?
太極八卦2017-08-11
器械在太極拳中占多大比重?是否要拳械同練? 答:器械要練出太極的理法,要比拳難度大,可以拳械同練,但一般以練拳和太極推手為主。在“太極拳學”的武術系列中,無疑是拳的套路和推手占的比重要大些,器械無非是手法的延長和豐富。拳練的扎實了,器械的習練就有基礎了。 …
-
太極拳的器械有哪些?
太極八卦2017-08-11
太極拳的器械有哪些?與其他武術器械有何不同? 答:太極拳器械有太極劍、太極刀和沾桿等。其練習方法是要用太極拳的理法來練的,比如說要走出沾粘連隨的勁路,太極刀因為其刀的形狀是長把,要走出肘法來,也沒有太多的纏頭裹腦的動作。再比如,太極桿,實質是長槍去掉了槍穎,習練時減少了誤傷的危險。所以,不管是什么太極器械,都要用太極拳的原理來練,這就是與其他武術器械的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