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賓很忙:純陽祖師理發還要談戀愛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呂洞賓畫像
農歷五月十八日,是木柵指南宮主神呂洞賓得道升天的日子,指南宮每年都會舉行隆重的祭典儀式。呂洞賓本名嚴,字洞賓,號純陽子,民間尊稱為“孚佑帝君”。呂洞賓是位身分復雜、身兼數職的神仙,儒教將祂列為五位“文昌帝君”之一,稱為純陽夫子、純陽大仙;道教傳言祂是八仙之一,尊為妙道天尊,又說祂是道教純陽派祖師,故稱純陽帝君;佛教則稱“文尼真佛”,認為祂是菩薩之一;民間理發業者則奉為守護神,尊稱為仙祖,由此可見呂洞賓事業之忙碌。
呂洞賓是八仙之中最紅的一位,有關祂的神話傳說最多。八仙中只有他有“個人”專祀的廟宇,至于呂洞賓的羅曼史更是流傳久遠膾炙人口。
黃粱一夢的原型之一也是呂洞賓
呂洞賓的來歷 “黃粱一夢”的典故
關于呂洞賓的來歷眾說紛紜,宋元野史神話都有祂的事跡,《四游記》之《東游記》描述:呂洞賓年六四,兩舉進士落榜,一日在長安巧遇漢鐘離,邀之齊赴終南山鶴峰修煉,呂洞賓正猶豫不決,漢鐘離即在其側煮黃粱,呂洞賓忽覺困倦,乃恍惚入夢。夢里呂洞賓看見自己高中狀元,又娶富家女為妻,并生兒育女,數十年后其子皆登功名,官封高爵,自己也身居要位,權勢蓋世,享盡榮華富貴;不料后來牽涉重案被抄家流放,從此妻離子散、家產傾蕩,呂洞賓一驚而醒,鍋中黃粱則尚未煮熟,此即“黃粱一夢”成語的由來。呂洞賓倏忽頓悟人世的幻化無常,乃隨漢鍾離上山修煉。木柵“指南宮”設有“祈夢室”,信徒可投宿過夜,再根據夢境推斷吉兇,即由這個傳說演繹而來。
呂洞賓得道后,據傳曾斬殺蛟精為民除害,并下凡超度何仙姑成仙。相傳祂會點金術,曾經點石成金資助窮人,可是窮人很貪心,不要黃金,只要祂的金手指,這則神話后來流傳為民間笑談。木柵一帶礦坑附近之居民,也都虔誠信奉呂洞賓,大概是基于這個因素吧!
呂洞賓的神話事跡流傳廣布,據說崔顥《黃鶴樓》所描述那位駕鶴而去的仙人就是呂洞賓,而元明雜劇中以呂洞賓為題材的也很多,如《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呂洞賓二度城南柳》、《呂洞賓花月神仙會》、《呂洞賓桃柳升仙夢》、《呂純陽點化度黃龍》等,可見呂洞賓是位世俗化的神仙。
理發業者奉為神 “臭頭仔洪武”的故事
至于理發業者奉他為行業神,是由“臭頭仔洪武”故事而來。據說明太祖因頭頂長瘡,侍韶為他理發時,常不慎弄痛膿瘡而遭殺戮;呂洞賓于是化身侍韶,為他理發并醫好明太祖頭瘡,太祖很感恩想犒賞祂,但被婉拒,呂洞賓只要了一支紅旗為識,此后理發業者都在門口插立紅旗免除災禍;然而目前馬殺雞理容院,并非奉呂洞賓為行業神,而是改奉豬八戒(豬哥神)為行業神。
新加坡電視劇《東游記》中馬景濤版呂洞賓,符合民間神話中純陽祖師風流倜儻的形象
“花邊新聞”屬最多
在天庭眾仙之中,“花邊新聞”最多的神仙,非呂洞賓莫屬;在臺灣人觀念里,神仙大多是道貌岸然不茍言笑,像呂洞賓這樣沾滿酒色財氣,又喜歡拈花惹草的神仙倒是少見。在民間故事《三戲白牡丹》中,呂洞賓調戲名妓白牡丹,結果偷雞不著蝕把米;民間也有呂洞賓追求何仙姑未遂的傳說;而呂洞賓最壯烈的羅曼史,是追求觀世音菩薩那一段:據傳呂洞賓見觀世音端莊美麗,于是想盡辦法希望娶祂為妻,觀世音當然悍然拒絕,呂洞賓求歡被拒懷恨在心,從此看到熱戀中的情侶,便心生妒嫉,設法拆散他們,因此民間相信情侶不可相約到呂洞賓廟,不然將會發生“無言的結局”。當然也有些居心不良的無情郎,因為找不到分手的理由,也會帶女友到仙公廟膜拜,希望仙祖使他們無痛自然分開。至今一般咸信,情侶們不能齊赴呂洞賓廟,免得仙公觸景傷情,讓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從呂洞賓這些相關神話,可見呂洞賓通俗化的人性,讓人感受到神仙與凡人之間,只是一線之隔,而神圣與世俗也不過是一念之間而已。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