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箴言總論(七)
道醫概論2017-10-15
箴言:吾有一譬焉,譬之元霄鏊山之走馬燈、拜者、舞者、飛者、走者,無一不具,其中間惟是一火耳。火旺則動速,火微則動緩,火熄則寂然不動。而拜者、舞者、飛者、走者,軀殼未嘗不存也。……余所以諄諄必欲明此論者,欲世之養生者,治病者,得以命門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趙獻可·醫貫·內經十二官論》)。語譯:我有一個譬喻,大家已看到,元宵夜鏊山的走馬燈,其燈中有跪拜的、有跳舞的、有飛的、有走的各色紙扎人都有,其中間僅插有一支火…
-
調氣養生箴言(一)
道醫概論2017-10-15
調氣養生箴言一、學術源流箴言: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戰國·《管子》)。語譯:精是什么?精就是氣的精華。調氣使合乎養生之道者則可久生,氣生乃有思維意識,正確思維可使知調氣的重要,有此認知則調氣延壽的道理全在掌握之中。評述:兩千多年前,在古代氣哲學思維的影響下,古養生家已認識到,氣是人體三寶(精、氣、神)的始源和精萃,由氣生精、精源氣、氣生神,故氣是人體生成和生命活動的基礎和源泉,人有氣則…
-
調氣養生箴言(二)
道醫概論2017-10-15
二、理論特色1.氣是生命之本箴言:……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天地萬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賴此氣。(張介賓《類經,卷一》)。語譯:宇宙間生生化化的萬象雜呈,都是以氣為根本,天地間的萬物紛紜都是由于氣所使然。……人之所以有生命,也完全是有賴于氣的轉化。箴言:……氣者,形之主,神之母,三方”之本,萬物之元,道之變也。(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類》)。注釋:①三方:三方指天、地、人。立天之道為陰陽,立地之道為柔剛,立人之…
-
調氣養生箴言(三)
道醫概論2017-10-15
三、調氣諸法1.習吐納,行導引箴言:非但老人須知服食將息節度,極須知調身按摩,搖動肢節,導引行氣。(孫思邈《千金翼方·養老食療》)。語譯:非僅是老年人須知道飲食、生活起居呼吸和生活節制均衡的養生方法,更須首要知悉調節身心、按摩、肢節運動等導引行氣的養生法。評述:導引和吐納都屬于古代的調氣養生法。吐納法是以吐故納新、調整呼吸為主要形式,導引法則是以搖肢節,動筋骨為主的方法。吐納和導引,在后世統稱為導引法。二者均有調理氣息…
-
調氣養生箴言(四)
道醫概論2017-10-15
4.順四時,慎起居箴言:蒼天之氣,清凈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失之則內閉九竅①,外壅肌肉,衛氣散解②,此謂自傷,氣之削也。(《素問·生氣通天論》)。注釋:①九竅:中醫稱人身的雙眼、雙耳孔、雙鼻孔、口、前陰(生殖泌尿孔)、后陰(肛門孔)合稱九竅(或曰九孔)。②解:此字在此同懈,耗傷也。語譯:天地間的外氣,如四時清凈無邪,寒熱適度,且人能隨四季的變化而順應之則陽氣固密。雖有外邪傷害,也不會成病…
-
運動養生箴言(一)
道醫概論2017-10-15
運動養生箴言一、學術源流箴言:吹(口句)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戰國·《莊子·刻意》)。語譯:古人之進行吹噓呼吸、氣功參禪、效法五禽的運動等,都是為了保健長壽。這都是指導引、按(“躋”去齊改喬)、推拿、運動養生養形的人和希望能達到彭祖壽高800歲者所喜好的養生動作。箴言: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經鴟①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后漢書·華佗傳》)。注釋:①…
-
運動養生箴言(二)
道醫概論2017-10-15
二、理論特色1.人身是生命的寄托箴言: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戰國·《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語譯:人的身形器官是人生命生理變化的寄托所在,如人的身形器官消散則生命也隨之分解,顯示生命生理變化的反應也因而停息。箴言: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語譯:人的皮膚肌肉組織等臟器像一道閉關拒敵的防線,雖外界有大風雪的氣候變化和各類致病的邪毒存在,也多不能入侵人體產生病害。箴…
-
運動養生箴言(三)
道醫概論2017-10-15
三、動形諸法 1.勞動鍛煉箴言: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后漢書·華佗傳》)。語譯:善養生的人,都應該使身體多有勞動鍛煉,但也不能過勞、過頻超出體力的極限。評述:體力勞動有活動形體、調濟精神、通暢氣血、舒筋健骨等功效。它不僅能鍛煉身體,保障健康,還能培養高尚情操,陶冶性情,對腦力勞動者及老年人更為重要。2.導引為先箴言:熊經鳥申……導引之士。(《莊子·刻意》)。語譯:效法熊的俯仰蹲踞和鳥的伸腿直頸等活動姿態,如五禽戲…
-
靜心養生箴言(一)
道醫概論2017-10-15
靜心養生箴言一、學術源流箴言:靜為躁君。(春秋·老子《道德經》)。語譯:人的心神安靜是克服躁動的生命主導因素。箴言:致虛極,守靜篤。(《道德經·第十六章》)。語譯:盡可能使心靈神思空虛和排除雜念,一心維護清靜,使精神情緒安靜恬淡而不為非份之想所躁動。箴言:淡然無為,神氣自滿,以此為不死之藥。(《道德經》、《千金翼方·引語》)。語譯:常使心態保持恬淡清凈的狀況,不作非份之想,人的神氣就自然充滿,這就是養生的人最佳的健康長壽…
-
靜心養生箴言(二)
道醫概論2017-10-15
二、理論特色1.心主神司生命箴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春秋戰國·《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語譯:心對人有何功用?心是人身形臟腑的如君王統治臣民一樣的器官,生命中所表現的精神情志和明智,都是由心所出。評述:古人認為,心主血氣的運行衍化,故能產生精神情志等活動以統帥身形各臟腑組織的功能效用,故《內經》中喻之為君主之尊,而為人生命的主宰。中醫的理論認為,心神雖由人體精氣 (先天的父母元氣和后天的飲食谷氣)所生,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