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琴仙高道韓謙讓道長[明清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3
韓謙讓,清末道士。古琴家。字太初。生卒年不詳。早年師從嶗山道士薛一了學習古琴,他繼承了師父薛一了的琴法和琴具,在嶗山太清宮當道長三十多年,為人謙厚,秉性高潔。除苦心經營廟務外,還精習古琴和音律,深得琴理。由于琴技精湛,求學者甚多,被琴友和弟子譽為〝道洽琴心〞。曾沿用師父薛一了生前使用過的明萬歷帝敕賜的那張琴彈奏其師所創的琴曲外,還根據著名道士孫不二的《拜誥》,編創了琴曲《雪地紅花》,以此謳歌太清宮耐冬花不畏嚴寒的堅…
-
金山派始祖孫玄清[明清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3
孫玄清(14971569)明朝青州府壽光縣人。又名祖孫。號海岳山人。《玄門必讀》載:自幼在嶗山明霞洞出家,師事李顯陀。后游鐵查山云光洞,遇真人通源子授以五行升降天門運籌之法。年十九,即墨縣太和真人攜住黃石官,隱居苦煉二十余年,道法大進。后遇張斗篷真人,共談修真口訣,遂豁然貫通。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京師白云觀坐缽堂。時值京師大旱,玄清求雨有效,賜封護國天師左贊教主紫陽真人。玄清本龍門派四代孫,后別立法派曰金山派,又因其在嶗山修…
-
素樸散人劉一明[明清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3
劉一明真人(1734~1821)為清代著名內丹家。號悟元子,別號素樸散人。山西平陽府曲沃縣(今山西聞喜縣東北)人。龍門派第十一代傳人。年十七(乾隆十五年,1750),身患重病,百藥不效。次年赴甘肅南安養病,愈醫愈重,喜遇真人賜方,沉疴盡除。十九歲外游訪道。二十二歲在榆中(今屬甘肅)遇龕谷老人,授以內丹秘訣,遂師之。此后,為求參證,居京師四年,河南二年,堯都(今山西臨汾縣南舊平陽縣,為古之堯都)一年,西秦(今甘肅靖遠縣)三年,來…
-
雞足道者黃律師傳[明清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3
雞足道者,來自月支(雞足,滇南山名。月支,西方國名,即古之氐國。懶云子謂滇南土人相傳元初已有此道者,不知其來自何代也)。休于雞足,自稱野怛婆闍,而無姓名字號。野怛婆闍,華言求道士,所精惟斗法。順治庚子(十六年),始至京師,觀光演缽。崑陽王祖贈姓曰黃。命名守中,且曰:汝但住世越百三十秋,大戒自得。遂促返,仍持斗秘(按《缽鑑》亦載有雞足道者自稱野怛婆闍,與上文所記大約相同),精勤不?9芴煜晌偶6χ澹ā豆芴煜…
-
管天仙[明清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3
管天仙者,龍門西竺心宗第九代傳人。名太清,國初大興人,生于明季,初無聞見者。順治間始遇仙得道(想即遇雞足道者于京師)。云游天下,然善韜晦,跡無多著。嘗率子王子游嶗山(愚按子王子者,即金懷懷,名清楚者,為懶云子之師,故稱子王子。嶗山在山東登州府境上),云大辮、李赤腳輩均叨指示(云大辮、李赤腳皆金懷懷王宗師弟子,后有傳)。卒成大道,名顯一時,則其學問道德,自有不可測者。乾隆戊申歲(五十三年),相傳至京師,休于李鐵拐斜街…
-
明代著名道士周思得[明清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3
周思得(1359-1451年),浙江錢塘人,字養真,別字素庵,又曾署名思德。周思得生于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十八日,早年師從杭州宗陽宮提點月庵丘公學道,其師洪武初曾任杭州府道紀司都紀。后來拜訪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學道,得龍虎山正一派道法的傳授。周思得精習靈寶度人之旨,行持五雷火府之法,以顯揚宋元道教新出的靈官法,奠定了他在明代道教史上的地位。明張岱《夜航船》卷十四《弘道真人》條說周思得: 得靈官法,先知禍福。文…
-
東北道教龍門派開山始祖:郭守真大真人[明清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3
本溪滿族自治縣境內的太子河畔,有一座九頂鐵剎山,堪稱遼東第一名山,其自然景觀美不勝收,而山上眾多的摩崖題刻更折射出厚重的道教文化底蘊。明末清初,道教龍門派第八代弟子郭守真在此山修道戒徒,將龍門派道統弘揚光大,成為東北道教的開山祖師。 郭守真,字致虛,法號靜陽子。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九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江蘇省丹陽縣定遠村。天資聰明機敏,讀書過目不忘。青少年時代便立志修行,隱逸名山,視功名利祿如過眼煙云。 崇禎三年(163…
-
“南臺真人”陳仲遠[明清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3
陳仲遠(生卒年月不詳),又名陳復慧,青城道士,別號云峰羽客。淵博能文,以繼承杜光庭科儀傳統為職志,使被譽為以細膩含蓄見長的四川廣成韻(亦稱南韻),成為川西最具影響,有獨具風格的道教歌曲。曾校正《廣成儀制》數十種,著有《宜雅集》。清乾隆(17361795)年間.灌縣(今都江堰市)疫病流行,陳仲遠主持建水陸齋吸,為民消災祈福。恰逢四川總督巡視蒞灌,聞之后將其上奏朝庭,乾隆帝敕封其為南臺真人。 …
-
八大山人朱耷[明清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3
八大山人(約1626年約1705年),名朱耷 ,為明寧獻王朱權九世孫,清初畫壇四僧之一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畫家、 書法家。 朱耷的父祖都善書畫,因此他從小就受到藝術陶冶。八歲能作詩,十一歲 能畫青綠山水,少時能懸腕寫米家小楷。弱冠為諸生。 明亡以后,他抱著對清王朝不滿的態度,在奉新 縣耕香庵落發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時年二十三歲。又用過雪個、個山、個山驢、驢屋 、人屋、道朗等號。順治末年,當他三十六歲時歸南昌,回到青云譜(青云圃…
-
清末天文學家李明徹道長[明清時期]
道教人物2017-06-23
李明徹(17511832),字大綱,又字飛云,號青來。清代天文學家。祖籍江蘇,出生于廣州。少年時入道觀當道士,其間,除受教于道教學說外尚攻讀了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成年后,又對已傳入國內的西方科學知識產生興趣,曾赴澳門向外國傳教士學習觀察天象推算地理測繪法和三角幾何學。自此,他與天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由于李明徹兼學了西洋油畫的畫技而被視為通曉西方藝術之才。他曾受地方官府之命,攜帶西洋油畫進京城向朝廷進貢,因而有暇到主管天文歷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