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琴仙高道韓謙讓道長[明清時期]
欄目分類:道教人物 發布日期:2017-06-23 瀏覽次數:次
韓謙讓,清末道士。古琴家。字太初。生卒年不詳。早年師從嶗山道士薛一了學習古琴,他繼承了師父薛一了的琴法和琴具,在嶗山太清宮當道長三十多年,為人謙厚,秉性高潔。除苦心經營廟務外,還精習古琴和音律,深得琴理。由于琴技精湛,求學者甚多,被琴友和弟子譽為〝道洽琴心〞。曾沿用師父薛一了生前使用過的明萬歷帝敕賜的那張琴彈奏其師所創的琴曲外,還根據著名道士孫不二的《拜誥》,編創了琴曲《雪地紅花》,以此謳歌太清宮耐冬花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光緒三十三年(1907),山東巡撫、翰林楊士驤,曾專程到嶗山邀請韓道長一同到華嚴寺切磋琴藝,楊在聽了他演奏的《賞春》、《離恨天》《高山流水》之后,賦詩贊道:〝我揖太清宮,道士善強琴,訪得韓道長,琴床眠龍吟,為我一再彈,領略太古心,右手彈古調,左手合正音,泛音擊請磬,實音搗寒砧,聲聲入淡遠,余音繞杜林,指點斷文古,傳留到如今,不求悅俗耳,但求養自心〞。實乃一代琴家﹗光緒三十四年(1908),衍圣公孔令貽帶隨從100余人來嶗山,與韓謙讓談玄論道,甚為投契。韓謙讓93歲之時,端坐撫琴一曲,遂羽化仙去。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金山派始祖孫玄清[明清時期]
下一篇:玉冠紫袍真人李宗陽[明清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