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剎;鹕駨R:鬧市中的清涼地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文/霍申
對于老北京而言,什剎海邊上的火神廟可謂“熟悉的陌生人”。論舊,這座始建于唐的廟宇,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可謂“先有火神廟,后有北京城”,什剎!熬赔忠粡R”,指的就是這座廟。論“新”。自從2010年重修開光以來,北京人重新認識這座供奉“火德真君”的廟宇,也不過短短5年時間。
1901年的火神廟東牌樓老照片(資料圖 圖源網絡)
從8號線地鐵口C口出來,街對面就是什剎海火神廟的東門。2002年之前,這座廟門一直被門口的各種店鋪遮蓋。自2002年開始騰退、修繕,一直到2010年重修后開光,這個過程用了近10年。
一般而言,廟門都是朝南開,什剎海火神廟為什么獨獨廟門向東?說起來,這里是有一段故事的。什剎;鹕駨R的南邊,是著名的“萬寧橋”。橋下是東西走向的京杭大運河的起點。假如廟門向南,大水就會毫無遮攔地進入廟門,未免犯忌。因此,元代和明代兩次大修,火神廟的廟門都是向東開的。然而,根據古制,唐代火神廟的廟門確實是朝南開的。只是那時,什剎海還是一片沼澤。
1982年的火神廟(資料圖 圖源網絡)
北京有多處火神廟。據《北平廟宇通檢》記載,民國初年,只北京城內就有火神廟17處。現在保存下來的、規模較完整的有什剎;鹕駨R、琉璃廠火神廟、古剎火神廟、花市火神廟等。中國的古代建筑多為木質結構,一旦遭火災,后果不堪設想,歷史上諸多宏偉的宮殿、寺廟都因火而毀。所以,對火的畏懼,就體現在對火神的崇拜上。
這其中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傳奇色彩最濃厚也最為靈驗的,就要算這座位于地安門外、什剎海旁的什剎;鹕駨R了。什剎海火神廟的特殊,從屋瓦的顏色就可以看出來。據說,自唐至元,原本什剎海火神廟的屋瓦都是灰色的。然而在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為了表示皇室對火德真君的崇敬,萬歷皇帝下旨將廟宇所用的琉璃瓦改成了藍、綠色。從此,火神廟真正的輝煌開始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時,皇室更是特許什剎海火神廟將山門及后殿頂改為黃琉璃瓦,使得廟宇增添了皇家氣派。
修繕前的東山門(資料圖 圖源網絡)
什剎;鹕駨R占地并不很大,但布局嚴謹、精巧。整個建筑群包括三進院落。最南端為山門,單檐歇山頂,門上懸掛著赤字金匾“敕建火德真君廟”,表明它由皇室撥款修建的尊崇地位。第一進為“熒惑寶殿”,即火祖殿,為乾隆皇帝御筆題匾。此殿供奉南方火德熒惑星君,即火神爺。火祖殿內原懸有乾隆皇帝御筆之匾及對聯,匾曰“司南利用”,聯曰“粟并資仁,功成既濟;槐榆分布令,序美惟修”。另外,此殿頂還有一漆金八角蟠龍藻井,精巧無比,舉國罕見。
第二進為“萬壽景命寶閣”,既玉皇閣,明代稱皇極殿,是座五間二層硬山頂的閣樓,明萬歷御題“萬歲景靈閣”,清乾隆改題“萬壽景命寶閣”。原來二層閣上供奉玉皇大帝,一層供奉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北方大神,鎮守廟北,也是水神。火神廟里為什么要供奉水神呢?住持張凱道長(凈誠)介紹說,這取的是水火既濟之意。
搬遷中的火祖殿(資料圖 圖源網絡)
第三進為“斗姆閣”。這一進現在還沒有開放。東西耳房為道人的丹房和辦公區。此外,東路還有慈航殿,西路有三官大殿、財神殿等。
“萬壽景命寶閣”前有一尊大鐵香爐,看似普通,卻來歷非凡,是乾隆年間內務府慎刑司員外郎馮七十四敬獻給火神廟的。這尊香爐100多年前流散海外,為荷蘭駐華大使館收藏。2011年5月10日,荷蘭政府將香爐歸還中國,安放于廟中。
新中國成立后,什剎;鹕駨R一度成為解放軍防化兵招待所,也曾供公安局交通隊家屬使用。1981年,北京市政府將其定為文物保護單位。此時,有千年歷史的什剎;鹕駨R,早已香火泯消,意氣斫喪。在2002年正式騰退清理之前,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建筑,已是一片破敗與蕭條。
2002年夏天,凈誠道長被中國道教協會委派到什剎海火神廟主持修復重建工作。剛剛來到這里的時候,此地可謂“一窮二白”。沒有錢,沒有生活設施。開兩個電扇就跳閘。第一天,連吃飯的碗都是向周邊的鄰居借的。建設中的廟宇,灰土很大,每天吃飯,碗里一層厚厚的灰。 凈誠道長形容當時的情景:“像沙漠一樣”。
然而,到了2010年,火神廟重新向社會開放的時候,廟里已經有了幾百個護法的居士,寺廟的氛圍也完全恢復了。凈誠道長這樣介紹自己的經驗:
“首先是以文化為載體,免費傳授、培訓養生之道、琴棋書畫等等。同時積極參與、推動社會慈善福利事業。通過這樣方式,火神廟迅速培養起一批護法信眾。其次,結合中國傳統民俗,舉辦‘戲劇晚會’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
修繕完畢的火神廟俯覽(資料圖 圖源網絡)
開放五年來,什剎;鹕駨R一直在推動、發展傳統文化的導向下,積極恢復、推動各項傳統民俗活動、傳統道教活動的開展。僅僅在2015年的新春期間,就推出了“燒頭香”、燒頭香、撞福鐘、接財神等傳統的民俗活動,并舉辦送福米、吃福糖、現場畫平安符、增財符、寫福字等與市民互動的活動。元宵節,廟里還舉辦了面向市民的“猜燈謎”的活動。
“這些活動,既令眾生歡喜,也可以娛神”。凈誠道長說。
在凈誠道長看來,紅塵與凈土,入世與出世,并沒有那么涇渭分明。接近眾生,正好可以更好地了解眾生的需求,服務眾生:
“一個人,一種宗教的立足點,并不僅僅在于‘跳出三界外’。如果修行僅僅是為了這些,那是不負責任的。人來到這個世界,是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的,修行人必須在路上找到方向。”
來到廟里的時候,幾個年輕道長正在殿上做法事。這些道人,都是凈誠道長在全國范圍內一一尋訪而來的。經過大半年的培訓,現在他們都可以主持大型法事了。前段時間,他專門組織這些年輕法師到南方去學習“拜斗”、“燈儀”等古老儀式。接下來,凈誠道長還準備恢復建立道樂團、經團。
感慨于現代社會宗教人才的稀缺,凈誠道長甚至設想,他籌集資金,供養一些學生上大學,畢業后回到道觀中服務。他也準備效仿河北的柏林禪寺,舉辦“夏令營”,傳播、培養大學生們對于道教文化的興趣。
“現代社會,宗教的任務是讓社會祥和、平安、歡樂。火代表光明,火神廟是保佑眾生平安,祈禱光明普照的所在!眱粽\道長如是說。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