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祭風節” 許真君圣誕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今天是農歷八月初一,許真君圣誕。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就源自于許真君。八月初一也是稱為“祭風節”。許遜為凈明道祖師,其法箓出于許遜之傳。凈明道,道教教派之一,是宋元間在南昌西山興起的一個道教派別,由靈寶派分衍而成,全稱“凈明忠孝道”。
資料圖(來源于網絡)
南昌西山傳道 尊為神功妙濟真君
據稱許遜于西晉太康(280~289)年間曾任旌陽縣令,故人稱許旌陽。后棄官返歸鄉里,以南昌西山為中心傳道。其主要弟子有吳猛、時荷、甘戰、周廣、陳勛、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黃仁覽、鐘離嘉。世稱許遜及其十一弟子為十二真君。東晉寧康二年(374)八月初一日許遜合家四十二人一齊飛天成仙,許遜飛升后,其后代在西山許宅立游帷祠,后改為觀,繼續傳道。隋煬帝時,“焚修中輟,觀亦尋廢”。至唐永淳(682~683)年間,道士胡惠超重建。北宋歷代皇帝皆尊崇西山道教。大中祥符三年(1010),將西山游帷觀升格為玉隆宮,政和二年(1112)誥封許遜為“神功妙濟真君”,吳猛等十一人為“真人”,加贈玉隆宮為玉隆萬壽宮。隋唐時當地出現神化許遜的信仰。宋王朝敕令:禁名山樵采,免除玉隆宮租賦徭役。黃庭堅等二十六位文官相繼擔任玉隆萬壽宮提點、提舉、管局、主管等職。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加封許遜為神功妙濟真君,許遜信仰在南昌西山一帶更為盛行。
許真君“自天而下” 降臨玉隆宮
南宋初,由于民族矛盾尖銳,兵連禍結,生靈涂炭。玉隆萬壽宮道士何真公根據客觀形勢,宣稱紹興元年(1131)八月十五日,許真君“自天而下”,降臨玉隆宮,“降授《飛仙度人經》《凈明忠孝大法》,……建翼真壇,傳度弟子五百余人,消禳厄會,民賴以安”。何真公假托許遜降授經典,建立了五百人的龐大教團,實為這一道派的形成之始。但何真公一系的凈明道傳承未久,似即湮沒無聞。
西山道士劉玉 另行開創凈明道
至宋末元初,西山道士劉玉又重新進行創教活。據《西山隱士玉真劉先生傳》載: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劉玉二十五歲,自稱遇西山道士胡惠超,胡告知“凈明大教將興,當出八百弟子,汝為之師”,劉玉遂在孝行里立騰勝道院,以善道勸化,自至元二十年(1283)至大德元年(1297)的十四年間,自稱先后得許遜降授《玉真靈寶壇記》《中黃大道》《八極真詮》;郭璞降授《玉真立壇疏》;胡惠超降授道法和三五飛步正一斬邪之旨,另行開創凈明道。
以許遜為第一代祖師
劉玉開創的凈明道以許遜為第一代祖師(旌陽公一傳),劉玉為第二代傳人(旌陽公二傳)。元至大三年(1310),劉玉去世,傳法于黃元吉,為旌陽公三傳。黃元吉于西山造玉真、隱真、洞真三壇以授弟子,并在至治三年(1323)挾其學游于京師,“公卿士大夫多禮問之,莫不嘆異”。其后有旌陽公四傳徐異、五傳趙宜真、六傳劉淵然等。
許真君(圖片來源于網絡)
凈明道教義 融合儒釋道
凈明道教義以融合儒釋道為特點。該教自稱凈明忠孝道,“蓋其說以本心凈明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為貴而已”。所謂凈明,即正心誠意,教人清心寡欲,使本心不為物欲所動,不染物、不觸物,清靜虛明而達于無上清虛之境,此之謂凈明。其說蓋有取于佛家常言心性本凈本明之義。倡言凈明 ,旨在使修道者心念和行為皆符合封建倫理規范,自覺遵守忠孝廉慎寬裕容忍之道,做忠臣孝子良民。凈明道極力強調忠孝大道,維護封建綱常,因而得到元明兩代不少重臣儒士的服膺稱贊。后該教逐漸歸入正一道。
凈明道的產生時間問題
關于凈明道的產生時間問題,現國內外學者的看法不一致,主要有三說:一是晉代說,即由許遜創立,二是南宋紹興年間說,即由何守證創立;三是元代說,即由劉玉創立。僅從名稱來看,“凈明忠孝道”一詞確實出現于元代劉玉創教時期!秲裘髦倚⑷珪肥怯牲S元吉編輯,后經徐異校正而成的,約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初成書,是凈明道的基本經典。清乾隆、光緒版的《逍遙山萬壽宮志》,也是記載凈明道歷史的重要資料。兩書所載凈明道系譜雖不盡相同,但皆尊許遜為凈明道師,明顯反映了許遜至劉玉以下各嗣教的承襲關系,這就表明道派認定該教創立于許遜時期。
許遜教團以孝道為宗旨
在元代官僚士大夫中亦認為劉玉凈明道是許遜道派的繼續。光祿大夫蔡國公張硅在為《凈明忠孝全書》所作序中說:“西山玉真劉先生繼旅陽仙翁凈明之道”。從凈明道教義,亦可看出源于許遜教團之關系。吳猛身體力行,以孝敬父母而見諸于《晉書》記載,無論是諶母遇孝道明王得道,抑或是蘭公得孝梯王之孝道的傳說,都反映許遜教團以孝道為宗旨的特點。元士大夫滕賓在《凈明忠孝全書》序中說:“許公勝陽,其教人亦以忠孝為說”。黃元吉在與弟子的問答中,也說許遜等十二真君“皆慕孝道之教而成真焉”。再從傳教實踐看,吳猛、許遜為民解厄除難,劉玉教派強調濟世度人,其宗旨是一致的。
許遜創教 劉玉弘道
從傳教地點看,凈明道有固定的教區,南呂西山萬壽宮,雖經歷興衰,但千余年問,香火不斷。誠然,劉玉凈明道對早期凈明道教法進行了更新,改革了符咒、齋醛、告斗等修煉方術,提倡孝道,制定了“日知錄”、“功過格”,作為教徒日常生活的規范!秲裘髦倚⑷珪返妮嬜,標志著完整的宗教思想體系的形成,這些都是劉玉凈明道超出許遜教團的地方。劉玉的改革,適應了時代的變化,促進了教派的發展?v觀凈明道一千五百年的歷史,雖幾經興衰,但延續不斷,成為道教中歷史飲久的教派。許遜創教,劉玉弘道,兩人是凈明道史中承先啟后的關鍵人物。凈明道的歷史,是道教發展史中重要的一頁。凈明道的歷史地位,隨著研究的深入,將愈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凈明道至明洪武年間劉淵然之后,凈明道傳度不明,至今已中斷了六百多年。于2005年首次恢復傳度。
凈明道百字法派
凈明道百字法派為:天德高無量,照明自古今,玄元聞見處,總合圣賢心,道德宏清靜,法源廣大成,東漢有章教,功果保忠禎。
許真君寶誥 志心皈命禮
混元始祖。一氣分真。多劫之前。積修至道。勤苦備悉。經緯逾深。萬法千門。罔不斯歷。救炎撥難。除害蕩妖。功濟生靈。名高玉籍。眾真推仰。宜有甄升。大悲大愿。大孝大仁。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雷霆泰省。天樞伏魔上相。至道玄應。神功妙濟。掌九天司籍。太上乙定命。注生真君。三天按察都檢校。普天奏議大夫。天醫大帝。歷劫度人祖師。凈明普化天尊。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