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6wcse"></rt>
  • <pre id="6wcse"></pre>
  • <s id="6wcse"></s>
  • <s id="6wcse"></s>
  • 當前位置:主頁 > 武當文化 > 道教神仙 >

    何謂道教的“洞天福地”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5   瀏覽次數:

    何謂道教的“洞天福地”

    何謂道教的“洞天福地”

    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有儒、道、釋三大派,隋、唐統一中國后,三大文流派得一前所未有的發展,到宋、元、明、清還形成三教合流的格局。儒家在山林建立書院,收納弟子,傳授性理之學;道教以名山勝水為洞天福地,修建宮觀樓宇,煉丹服藥,得道升仙;佛教也以僻壤幽境為傳教道場,在叢林建造廟宇,講經說法,禪定成佛。它們通過思想滲透來影響人們的山水觀,或通過人文景觀的建設來擴大本教派的社會影響,在華夏大地上便有了各種各樣的書院、道觀、廟宇和形形色色的佛教名山、道教名冊及風景名山。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它伴隨著中國的歷史走過了幾千年的長河,它不但承襲了中國古老的原始宗教思想、黃老思想、道家哲學以及神仙思想,融合了讖諱、陰陽五行學說;同時,也吸收了民間的巫術、方術。道都的最高理想是得道升仙,追求一種超生死、超時空的神仙境界。神仙們居住在十洲三島和無數洞天禍事地。十洲三島在海上,三島是蓬萊、方丈、瀛洲,洞天福地在陸地之內,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說。

    按照道教的說法洞若觀火天福地都有仙人或真人領治,其間大多是仙人和真人得道之所,道教徒通常要到這里結草為廬,修道成仙,后來這些地方雙相繼建立起修道、祭祀和舉行宗教活動的道教官觀。幽靜的自然山水與宏偉的道教官觀和諧結合,形成了今天的道教名山。

    何謂道教的“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為主景,或兼有山水

    認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眾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煉或登山請乞,則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謂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東晉《道跡經》云:“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彼惺笊蕉疵c十大洞天一一對應!墩嬲a·稽神樞》謂句曲山(茅山),“洞虛內觀,內有靈府,……清虛之東窗,林屋之隔沓,……真洞仙館也”。陶弘景注云:

    “清虛是王屋洞天名,言華陽與比,并相貫通也!倍䲡匝跃淝接置麨榫浣鹬畨,“以洞天內有金壇百丈,因以致名”,即以“洞天”指謂山洞。“福地”則意謂得福之地,即認為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成地仙!兜累E經》云,句曲山(又為地肺山,七十二福地之一)“居月弗地,必度世,見太平”。多為山洞泉源,與風水觀念不無關系。道書所列福地,多為地仙、真人所主宰,是次于洞天一級的仙境。

    “洞天福地”的觀念大約形成于東晉以前

    編集上清派仙人本業的《道跡經》《真誥》均已提到有“十大洞天”、“地中洞天三十六所”,《道跡經》還稱引道書《福地志》和《孔丘福地》。戰國以來盛傳“三神山”說和“昆侖山”說,但三神山是海中仙境,昆侖山則遠在西方。道教形成以后,隨著道士入山隱居、合藥、修煉和求乞成仙,群山壯麗的景色,奇峭的峰巒,幽奧的洞壑,從洞中涌出的溪流,和山中變化的萬千氣象,都足以引起共鳴并激發他們的幻想,加之原有的種種傳說,從而逐漸形成大地名山之間有洞天福地的觀念。早期道經如《抱樸子內篇》《真誥》等都講到,欲求神仙,須登山請乞、入山居住或合藥。葛洪按引仙經,其中提到華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少室山、長山、太白山、終南山、女兒山、地肺山、王屋山、抱犢山、安丘山、潛山、青城山、峨眉山、緌山、云臺山、羅浮山、陽駕山、黃金山、鱉祖山、大小天臺山、四望山、蓋竹山、括蒼山等二十余座,并謂:“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難,不但于中以合藥也,”而其中不少就被道教認為是洞天福地。

    按照道教觀點,天、地、水乃至于人皆一氣所分;仙境也是“結氣所成”,它們相互感通,構成縱橫交織的立體網絡;

    但因氣質清濁之異,而上下有別。故《天地宮府圖序》稱:

    “道本虛無,因恍惚而有物;氣元沖始,乘運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宮闕于清景;幽質潛凝,開洞府于名山!\志攸勤,則神仙應而可接;修煉克著,則龍鶴升而有期。至于天洞區畛,高卑乃異;真靈班級,上下不同。”《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序》亦云:“乾坤既辟,清濁肇分,融為江河,結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圣上真主宰其事,則有靈宮閟府,玉宇金臺;蚪Y氣所成,凝云虛構;或瑤池翠沼,注于四隅;或珠樹瓊林,疏于其上。神鳳飛虬之所產,天驎澤馬之所棲;蛉振S所經,或星纏所屬;含藏風雨,蘊蓄云雷,為天地之關樞,為陰陽之機軸!卑凑者@一理論,不僅天上有仙境,而且地上海中皆有仙境;不僅地上海中有仙山,而且天上亦有仙山。天上仙山乃真氣所化,又下應人身宮府。

    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

    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構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體部分。除此之外,道教徒還崇拜五鎮海瀆、三十六靖廬、二十四治等,中國五岳則包括在洞天之內。

    洞天福地多系實指。歷代道士多往其間建宮立觀,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觀、歷史文物和神話傳說。

    何謂道教的“洞天福地”

    十大洞天之首——王屋山洞

    十大洞天

    《天地宮府圖》云:“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睎|晉道經《道跡經》(編集東晉上清派“仙人本業”,實為《真誥》別本)臚列十大山洞及與此相應的十大洞天,后為唐司馬承禎《上清天地宮府圖經》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等道書所據。它們是:

    第一,王屋山洞,號“小有清虛天”。在王屋縣(今山西垣曲、陽城和河南濟源等縣之間);

    第二,委羽山洞,號“大有空明天”(“空”,一作“虛”)。在黃巖縣(今屬浙江);

    第三,西城山洞,號“太玄總真天”。未詳所在,陶弘景《登真隱訣》疑在終南太一山,杜光庭云在蜀州;

    第四,西玄山洞,號“三玄極真天”。亦莫知其所在。杜光庭云在金州;

    第五,青城山洞,號“寶仙九室天”。在青城縣(今四川都江堰市);

    第六,赤城山洞,號“上玉清平山”(《天地宮府圖》作“上清玉平之洞天)。在唐興縣(今浙江天臺);

    第七,羅浮山洞天,號“朱明耀真天”(“耀”,一作“輝”)。在博羅縣(今屬廣東);

    第八,句曲山洞,號“金壇華陽天”。在句容縣(今屬江蘇);系上清道壇,茅山宗本山;

    第九,林屋山洞,號“左神幽虛天”(《天地宮府圖》作“龍神幽虛之洞天”)。在洞庭湖口,而杜光庭則稱在蘇州吳縣(今屬江蘇);

    第十,括蒼山洞,號“成德隱玄天”。在樂安縣(今浙江仙居。主峰在臨?h境內)。

    三十六小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是相對于十大洞天而言。《天地宮府圖》云:

    “三十六小洞天在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統治之處也!薄抖刺旄5卦罏^名山記·序》引《龜山玉經》則謂,三十六洞天“別有日月星辰靈仙宮闕,主御罪福,典錄死生,有高真所據,仙王所理”。三十六洞天一詞,始見于東晉上清派道書。《真誥·稽神樞》云:“大天之內,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睋罆d,它們是:

    第一,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長溪縣(今福建霞浦縣南);

    第二,東岳太山洞,名“蓬玄洞天”。在兗州乾封縣(今山東泰安),自漢以來認為系考校死魂鬼神處;

    第三,南岳衡山洞,名“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今屬湖南),《元始上真眾仙記》謂赤帝祝融氏治衡霍山。又云魏夫人(魏華存)治南岳山。按安徽霍山,古名衡山,一名天柱山!侗阕觾绕匪^“衡霍正岳”指此。

    第四,西岳華山洞,名“總仙洞天”,亦號“極真洞天”。在華州華陰縣(今屬陜西);

    第五,北岳常山洞,名“總玄洞天”。在恒州曲陽縣(今屬河北),明清以后改祀于山西渾源;

    第六,中岳嵩山洞,名“司馬洞天”。在登封縣(今屬河南);

    第七,峨眉山洞,名“虛陵洞天”。在嘉州峨眉縣(今四川峨眉山市);

    第八,廬山洞,名“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今江西九江);

    第九,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今屬浙江。山實在寧波市西南);

    第十,會稽山洞,名“極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紹興)鏡湖中,或云為蜀郡陽平山;

    第十一,太白山洞,名“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長安縣(實在今陜西周至、眉縣、太白等縣間);

    第十二,西山洞,名“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

    第十三,小溈山洞,名“好生玄上天”。在潭州醴陵縣(今屬湖南)。按小溈山洞,一作大圍山;

    第十四,潛山洞,名“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寧縣(晉置,治今安徽潛山);

    第十五,鬼谷山洞,名“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今屬江西),傳為張陵煉丹處;

    第十六,武夷山洞,名“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縣(今福建崇安,晉屬建陽縣,南唐置崇安場);

    第十七,玉笥山洞,名“太玄法樂天”。在吉州永新縣(今屬江西);

    第十八,華蓋山洞,名“容成大玉天”。周回四十里,在溫州永嘉縣(今溫州市),按此與江西華蓋山同名異地;

    第十九,蓋竹山洞,名“長耀寶光天”。在臺州黃巖縣(今屬浙江);

    第二十,都嶠山洞,名“寶玄洞天”。在容州普寧縣(今廣西容縣);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名“秀樂長真天”。在郁林州(今廣西郁林)南海之南,或云和州含山縣(今屬安徽);

    第二十二,句漏山洞,名“玉闕寶圭天”。在容州北流縣(今屬廣西),傳為葛洪煉丹處;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名“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今湖南寧遠);

    第二十四,洞陽山洞,名“洞陽隱觀天”。在潭州長沙縣(今湖南瀏陽縣西北);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名“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邊境處);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名“大酉華妙天”。在辰州(今湖南沅陵)西北;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名“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今浙江嵊縣);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名“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今屬江西);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名“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縉云縣(今屬浙江);

    第三十,青田山洞,名“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今屬浙江);

    第三十一,鐘山洞,名“朱日太生天”。在潤州上元縣(今江蘇南京);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潤州句容縣(今屬江蘇),近小茅山;

    第三十三,紫蓋山洞,名“紫玄洞照天”。在荊州當陽縣(今屬湖北);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名“天蓋滌玄天”。在杭州余杭縣(今屬浙江);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名“白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縣(今湖南桃源);

    第三十六,金華山洞,名“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今屬浙江)。

    七十二福地

    《天地宮府圖》云:“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福地”一詞,其出現甚早,編集東晉上清派仙人本業的《道跡經》引有《福地志》和《孔丘福地》。“七十二福地”一詞亦見于南北朝道書,《敷齋威儀經》有“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五名山……”云云,具體名目則載于唐道士司馬承禎所編《天地宮府圖》等書中。它們是:

    第一,地肺山(即茅山),在江寧府句容縣(今屬江蘇);

    第二,蓋竹山,在衢州仙都縣(按唐代衢州未置仙都縣),或謂與第十九洞天同址;

    第三,仙磑山,在溫州梁城縣十五里近白溪草市(按唐代溫州未置梁城縣,疑是唐之“樂成縣”,即今樂清,其境內名勝北雁蕩山有白溪鎮,是否,未詳);

    第四,東仙源,在臺州黃巖縣(今屬浙江);

    第五,西仙源,在臺州黃巖縣嶠嶺;

    第六,南田山,在東海東。傳說舟船可至,據《輿地紀勝》稱,在浙江青田縣南田,為古稱七十二福地之一;

    第七,玉溜山,在東海近蓬萊島上;

    第八,清嶼山,在東海之西,與扶桑仙境相接;

    第九,郁木洞(“洞”或作“坑”),在玉笥山(今江西永新境內)南;

    第十,丹霞洞,在麻姑山(今江西南城境內)西;

    第十一,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今湖南洞庭湖)中;

    第十二,大若巖,在溫州永嘉縣(今屬浙江)。傳為陶弘景修《真誥》處;

    第十三,焦源,在建州建陽縣(今屬福建)北;

    第十四,靈墟,在臺州唐興縣(今浙江天臺)北。曾是唐道士司馬承禎隱處;

    第十五,沃州,在越州剡縣(今浙江嵊縣)南;

    第十六,天姥岑,在剡縣(今浙江嵊縣)。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越人語天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指此;

    第十七,若耶溪,在越州會稽縣(今浙江紹興)南;

    第十八,金庭山,在浙江嵊縣東,上有金庭洞。唐裴通記云:剡中山水,金庭洞天為最;蛟粍e名紫微山,在廬州巢縣(今屬安徽);

    第十九,清遠山,在廣州清遠縣(今屬廣東);

    第二十,安山,在交州(今廣東、廣西)北;

    第二十一,馬嶺山,在郴州郭內(今湖南郴縣)水東;

    第二十二,鵝羊山,在潭州長沙縣(今屬湖南);

    第二十三,洞真墟,亦在潭州長沙縣,一作“洞真壇”;

    第二十四,青玉壇,在南岳祝融峰西;

    第二十五,光天壇,在衡山西源頭;

    第二十六,洞靈源,在南岳衡山招仙觀西;

    第二十七,洞宮山,在建州關隸鎮五嶺(今福建政和、周寧、屏南等縣間之洞宮山);

    第二十八,陶山,在溫州安國縣(當為安固縣,今浙江瑞安)。陶弘景曾隱居此處;

    第二十九,三皇井,在溫州橫陽縣(今浙江平陽);

    第三十,爛柯山,在衢州信安縣(今浙江衢州市);

    第三十一,勒溪,在建州建陽(今屬福建)東;

    第三十二,龍虎山,在信州貴溪縣(今屬江西)。系正一道壇所在;

    第三十三,靈山,在信州上饒縣(今屬江西)。一作“靈應山”,在饒州(治在今江西波陽)北;

    第三十四,泉源,在羅浮山(今廣東博羅境內);

    第三十五,金精山,在虔州虔化縣(今江西寧都);

    第三十六,閣皂山,在吉州新淦縣(今江西清江)。系靈寶派道壇;

    第三十七,始豐山,在洪州豐城縣(今屬江西);

    第三十八,逍遙山,在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許遜修道處;

    第三十九,東白源,在洪州新吳縣(今江西奉新)東;

    第四十,缽池山,在楚州(今江蘇淮安);

    第四十一,論山,在潤州丹徒縣(今屬江蘇);

    第四十二,毛公壇,在蘇州長洲縣(今江蘇吳縣);蛟圃谔K州洞庭湖中包山七十二壇;

    第四十三,雞籠山,在和州歷陽縣(今安徽和縣);

    第四十四,桐柏山,在唐州桐柏縣(今屬河南);

    第四十五,平都山,在忠州酆都縣(今四川豐都);

    第四十六,綠蘿山,在朗州武陵縣(今湖南桃源)北;

    第四十七,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澤縣(今屬江西)。晉陶淵明隱居處。一說即廬山虎溪;

    第四十八,彰龍山,在潭州醴陵縣(今屬湖南)北;

    第四十九,抱福山,在連州連山縣(今屬廣東),或云在南海交州。一作“抱犢山”,在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

    第五十,大面山,在益州成都縣(今屬四川都江堰市);

    第五十一,元晨山,在江州都昌縣(今屬江西);

    第五十二,馬蹄山,在饒州鄱陽縣(今江西波陽)。一作“馬跡山”,或說在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懷寧),或說在潤州丹徒縣(今屬江蘇);

    第五十三,德山(一作“地德山”),在朗州武陵縣(今湖南桃源);

    第五十四,高溪藍水山,在雍州藍田縣(今屬陜西);

    第五十五,藍水,在西都藍田縣(今屬陜西);

    第五十六,玉峰,在西都京兆縣(今陜西西安);蜃鳌坝穹迳健,在河中府(治在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

    第五十七,天柱山,在杭州于潛縣(今浙江臨安境);

    第五十八,商谷山,在商州(治在今陜西商縣)。

    第五十九,張公洞,在常州宜興縣(今江蘇宜興市);

    第六十,司馬悔山,在臺洲天臺(今屬浙江);

    第六十一,長在山,在齊州長山縣(今屬山東鄒平);

    第六十二,中條山,在河中府虞鄉縣(今山西永濟)。或云在河中永樂(山西芮城縣永樂鎮),實指一山;

    第六十三,茭湖魚澄洞,在西古姚州(治在今云南姚安)。一作“魚湖洞”,在四明山(浙江寧波西南);

    第六十四,綿竹山,在漢州綿竹縣(今屬四川);

    第六十五,瀘水,在西梁州(指《禹貢》所說梁州,今雅礱江及與金沙江匯合后一段);

    第六十六,甘山,在黔南(泛指今貴州),一說在黔州(今四川彭水、黔江等縣鄰近貴州處);

    第六十七,王晃山(一作“瑰山”),在漢州(治在今四川廣漢);

    第六十八,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一說在云中郡(治在今山西大同);

    第六十九,云山,在邵州武剛縣(今湖南武岡);

    第七十,北邙山,在東都洛陽縣(今河南洛陽);

    第七十一,盧山,在福州連江縣(今屬福建);

    第七十二,東海山,在海州(今江蘇連云港海州鎮)東二十五里,即云臺山。

    以上據唐道士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次序排列。杜光庭《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和李思聰《洞淵集》所說,順序及具體名稱均多與此異。茲錄北宋道士李思聰所編《洞淵集》,所列宋代七十二福地名于下,聊以備考:地肺山、蓋竹山、青遠山、安山、石磕山、東仙源、青嶼山、郁木坑、赤水山、麻姑山頂后、君山、桂源、靈墟、沃洲、天姥岑、若耶溪、金庭山、馬嶺山、鵝羊山、真墟、清玉壇、光天壇、洞宮、陶山、洞靈源、三皇井、爛柯山、勒溪、龍虎山、靈山、白水源、逍遙山、閣皂山、始豐山、金精山、東白源、缽池山、論山、毛公壇、雞籠山、桐柏山、平都山、綠羅山、彰縣山、抱福山、大面山、虎溪、元辰山、馬跡山、地德山、藍水、玉峰山、天目山、商谷山、張公洞、魚湖洞、中條山、地靈墟、綿竹山、甘山、瑰山、金城山、地靈山、北邙山、武當、女兒山、少室山、廬山、西源山、南田山、玉溜山、抱犢山。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相關熱詞:

    相關內容
    熱門關鍵詞
    金剛長壽功
    道教資訊 道教醫學 武當特產 養生知識 武當文化 武當影像 武當旅游 武當功夫

    国产黑丝一区二区,成年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高清,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rt id="6wcse"></rt>
  • <pre id="6wcse"></pre>
  • <s id="6wcse"></s>
  • <s id="6wcse"></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三级午夜理伦三级99|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男女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李丽珍蜜桃成熟时电影在线播放观看 |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亚洲综合第二页|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波多野结衣电车痴汉|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四虎影库久免费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毛片|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嫩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国产人做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成人网| 888午夜不卡理论久久|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桃子视频在线官网观看免费 |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翁熄性放纵交换| 女人扒开双腿让男人桶| 亚洲第一永久色| 色屁屁www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日韩理论电影在线| 四虎成人永久影院| www.狠狠干| 欧美日韩亚洲区久久综合| 国产真实乱16部种子|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美国免费高清一级毛片| 大帝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