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煉的小方法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6-06-17 瀏覽次數:次
道教的根本目的是得道成仙,長生久視,所以道教是一個重視生命的宗教,同時也就看重養生,與那些把壽命長短完全看做由上天決定的思想不同,道教堅信人的生死命運是可以自己掌握的,生命的主動權操縱在自己的手中,這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它是道教對認生命歷程的認識和把握,為了使這個使命得以實現,道教提倡貴己、貴生、修生和養生。《道德經》中無極狀態,便是道教所說的大羅金仙這一境界,也就是內丹修煉家所說的純陽之體這一境界。道教中的某些修道方法對十方信眾來說要理解并掌握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作者根據一些道教前輩的親身實踐得到的經驗而又適合善男信女修道的方法,能夠去陰補陽,幫助廣大信眾修道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以(一)著正升陽;(二)動則生陽;(三)善能升陽;(四)喜能升陽。
寫出如下,求教于道教弟子及十方信眾!
一、著正升陽
《神仙列傳》記載:“時有臣曹胡造衣,臣伯余造裳,臣于則造履,帝因之作冠冕,始代毛革之弊”。道教神像及高功和法師在齋醮儀式中所穿的服飾就是“服”道服源于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儀,又受到道教教義思想和服飾時代潮流的演變思想。根據道教服飾的制作方法和用途,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法服,用于壇場醮儀;一類是常服,是道士日常穿戴的,常服則源于古人的日常服飾。道服為研究中國古代服飾的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這是因為在滿清入關后,實行剃發易服的政策,道士卻不需要改換服裝,在這種獨特的歷史背景下,道服得以完整地繼承保存了華夏民族的服飾體系(簪、冠、巾、衣、裳、履)。道教追求的“天人合一”觀,用現代語言來說為“信息場”,即是人體本身能發出信息也能接受信息,道教認為主題與客體有著相同的本質,宇宙自然不過是人體的放大,而人體則是縮小了的宇宙自然,人本身也是一個小天體、小宇宙,有電有磁,因而就具有接收和發出信息的功能。“信息”就是符號,就是密碼,修道者著裝也是一種“信息”,著裝也是一種重要的與神溝通的工具。道教的太極學說使我們認識到:宇宙是一個太極,太陽系是一個太極,地球是一個太極,一個國家是一個太極,一個單位是一個太極,同樣一個人也是一個太極,即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當一個命造在命局的陰陽五行在自身的運行(相生相克、刑沖化合)過程中與大自然的陰陽五行運行過程相一致時,命造就順道,就會辦事順心,或升官發財或有其它吉事臨門;當其相悖時,就會出現差錯,輕則有兇禍,重則死亡,所以“信息場”是研究人與自然時空關系的一門學問,因而修道者的衣著穿戴應謹而慎之,不可馬虎大意,以免對祖先神靈有不敬之嫌。道教弟子就不用提了,建議信眾去道觀燒香拜神或平時修道時,能夠盡量穿著華夏民族自己的服飾,畢竟中國的宗教是以祭祀祖先神靈為開始的,這樣對其提升陽氣、修道都有一定的現實作用!
二、動則生陽
華佗創編的《五禽戲》曰:“動搖則谷氣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現代社會以腦力勞動為主,人們大多動搖的是精神,不是身體,動搖精神損耗的是我們的陽氣,動搖身體則能升發陽氣,任何人只要陽氣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財運旺盛,修道即修己的意思可能是修道成功之時自己已是純陽之體,所以才有這一說。修道之人應該積極有為,一方面調整心態,有所作為,人才能積極向上,陽氣才能不斷提升;另一方面,通過堅持鍛煉坐、立、臥導引法、太極拳等也可以延年益壽,多數前輩理解的動則生陽則是修道者應多到道院燒香拜神,通過這一儀式能夠使陽氣迅速提升,眾所周知,道觀是一個城市中陽氣最旺盛的地方也是一個城市正氣最旺盛的地方,道觀影響著一個城市的吉兇禍福,道觀的香火旺盛則這個城市的正氣強、陽氣旺、城市文明程度高,那么老百姓生活就會比較幸福,道觀香火的興旺與否也是一個城市整體綜合實力體現的有利事實之一。燒香拜神的主要功德有:焚香行道,福德衍慶,四生六道,有感必孚,三界十方,無求不應,濟生濟死,度人無量,大仁大孝,壽福增延,上奉高真,下報平安,消災懺罪,請福延生,保命護身,心神安寧,元亨利貞,使我自然,功行圓滿,大道證盟,獲福無量!燒香拜神也是修道的一個主要過程,是動則生陽的主要內容,燒香與穿衣一樣也是和神溝通的主要工具之一,應嚴格對待!
三、善能升陽
葛洪《抱樸子內篇》曰:“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愍人之苦,賑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正是道教慈善思想的真實寫照。道教深信人通過修煉,物質生命可以得到延續,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華,最終修道成真。為此,道教歷代高真在積極探索生命修煉的途徑中,總結了豐富的修養學說和修煉方法,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動力,立志要“濟生濟死,度人度己,反映出道教樂生貴生和救治群生的人生態度,廣行善舉,利物濟人,積德累功最終達到形神統一而修道成真。道教名著《太上感應篇》的宗旨最后總結為:“故吉人語善、事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語善、事善、行善最終的目標是積德累功,去陰補陽,修道有成。語善就是要求修道者說一些鼓勵人、激勵人、相對柔和的話,在這種肯定的陽性語言激勵下,人的陽氣會持續得到升發,身心都會得到平衡的發展,“良言一句暖三冬”,說的就是語善升陽的道理;視善就是要讓眼睛經常去看美好的事物,風景秀麗的名山大川、千年古觀等,是天地間的大美,修道的人要經常游覽名山大川、千年古觀,以此養目調心。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也是與天地神交換能量,生發陽氣的過程。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所見之物反過來也會影響心靈,修道中凡事要多看陽光的、積極地、正面的、向上的一面。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隨處視善;行善就是《邱祖垂訓文》中所說:“修宮建廟,印經造像,修橋鋪路,戒殺放生,施茶舍藥,推慈悲之心,絕堅貪之意,或周濟貧苦,低下為心,尊師敬友,接待往來,愛老惜貧,以待功行圓滿”,等之類的行為舉動,日常行為中幫助他人的行為其實都是行善,行善也會升發陽氣。《禮記.禮運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不管是語善、事善、行善,都是在講做人做事要去掉不合道的私欲,三善也是能夠延年卻病,生發陽氣的!
四、喜能升陽
只生歡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成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種大境界、大智慧,能保持一顆歡喜的心,對修道的貢獻比吃什么靈丹妙藥都可能還有效,喜則陽氣升,喜在修道過程中還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興地事,看一些歡樂的娛樂節目,聽自己喜歡的歌曲,讀自己喜歡的書,激發自己正確的興趣愛好等,都可以使陽氣生發,其余喜能升陽就不在贅述了!
結束
命運是每一個人窮其一生都想去改變和把握的,從道教的角度來講,命運賦予了每個修道者更加切實可把我的意義,陽氣旺盛不僅不會受到病邪侵害,而且還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悅,心想事成,所以升發陽氣是改變命運最好的方法,也是修道成真的重要內容之一,所寫的幾種簡單實用的升發陽氣方法,乃是道教前輩所述,個人認為有一定的科學道理,至于效果如何,只能是實踐出真理,愿后來的道教弟子及信眾能夠實踐驗證,希望對真心修道者能夠有一點借鑒意義,幫助信眾能夠簡單地理解下道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修道并不是一個多么復雜的過程,只要按照道的原則去行道、修道,就有可能修道成真。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