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華宗旨13勸世歌:凝神定息是起點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fā)布日期:2017-05-21 瀏覽次數(shù):次
勸世歌第十三
吾因度世丹中熱,不惜婆心并饒舌。世尊亦為大因緣,直指生死真可惜。
老君也患有吾身,傳示谷神人不識。吾今略說尋真路:黃中通理載大易,
正位居體是玄關。子午中間堪定息,光回祖竅萬神安。藥產川原一氣出,
透幕變化有金光。一輪紅日常赫赫,世人錯認坎離精。搬運心腎成間隔,
如何人道合天心。天若符合道自合,放下萬緣毫不起。此是先天真無極,
太虛穆穆朕兆捐。性命關頭忘意識,意識忘后見本真。水清珠現(xiàn)玄難測,
無始煩障一旦空。玉京降下九龍冊,步云漢今登天關,掌雷霆兮驅霹靂。
凝神定息是初機,退藏密地為常寂。
譯文
我因度世心腸熱,不惜苦口婆心在饒舌。如來佛也為了大因緣,直指生死真是可惜;
老君說懮患由于有身,傳示谷神但人不識。我現(xiàn)在講講求真之路,《易經》上有句“黃中通理”,
“正位居體”就是玄關,子午中間可以定息。光回到祖竅萬神安,藥產在川原一氣出;
透過幃幕度化出金光,一輪紅日經常耀日。世人把它錯認為坎離精,搬運心腎反而違隔;
不如用人道來合天心,天若符合道自符合。放下萬緣絲毫不起,這是先天的真正無極;
太虛穆穆沒有征兆,性命關頭忘了意識。意識忘后見了本真,水清珠現(xiàn)玄妙難測。
無始的煩惱一旦空,玉清宮降下九龍冊。升上云霄漢登上天闕,掌握風云驅趕霹靂。
總之,凝神定息是起點,退藏到密地達到常寂。
水清珠現(xiàn)玄難測 無始煩障一旦空(資料圖:圖源網絡)
吾昔度張珍奴二詞,皆有大道。子后午前非時也,坎離耳。定息者,息息歸根,中黃也。坐者,心不動也。夾脊者,非背上輪子,乃直透玉京大路也。雙關者,此處有難言者。地雷震動山頭雨者,真氣生也。黃芽出土者,藥生也。小小二段,已盡修行大路,明此可不惑人言。
譯文
我從前引度張珍奴時,曾給她寫過兩首詞,其中含有功法宗旨。
“道無巧妙,與妳方兒一個;子后午前定息坐,夾脊雙觀昆侖過。這時得氣力,思量我。”
“坎離震兌分子午,須認取自家宗祖。地雷震動山頭雨,帶洗濯黃芽出土。捉得金精牢閉固,煉甲庚要生龍虎。待他問汝甚人傳?但說道,先生姓呂。”
詞里的“子后午前”,不是指時間,而是指坎離。“定息”,就是息息歸根于中黃部位。“坐”,指的是心不動。“夾脊”,不僅是指背上輪子,而且是直通玉京的大道。“雙關”,這里不大好解釋。煉功時要避免忘神而守,而要注重虛極和無所守。按這樣的原則去守,液于是會轉化,血于是會生成,最后就會返歸于先天,達到氣歸于神,神還于虛,虛合于道,道圓于志,志滿于愿。口訣真是說不完的,這里就是個例子。至于“地雷震動山頭雨”,說的是真氣生成。“黃芽出土”,說著是真藥生成,而它們的基礎,都建筑在神守雙關上。短短兩首詞,已經把修行的大路概括完了。讀懂了它,對于別人隨便侈談的理論,你就不致被他迷惑了。
地雷震動山頭雨者,真氣生也
昔夫子與顏子登泰山頂,望吳門白馬,顏子見為疋練,夫子急掩其目,恐其太用眼力,神光走落,回光可不勉哉!
譯文
從前孔子和顏回一同登上泰山頂峰,望見山下東吳地界有一匹奔馳的白馬。顏回說:“看見那白馬奔跑的軌跡,就好象一匹白布”。唉!他也太浪費眼力啦!結果走落了神光,所以他會過早的夭折。大家練習回光功法,可要注意啊!
回光在純心行去,只將真息凝照于中宮,久之自然通靈達變也。總是心靜照定為基,心忘氣凝為效,氣息心空為丹成,心氣渾一為溫養(yǎng),明心見性為了道。
譯文
回光全在專心一志去實行。只須將真息凝照于中宮,久而久之,自然通靈達變。總之,要以心靜氣定為基礎,心忘氣凝為效驗,氣靜心空為丹成,心氣合一為溫養(yǎng),明心見性為了道。
光陰不可錯過(資料圖:圖源網絡)
子輩各宜勉力行去,錯過光陰可惜也。一日不行,一日即鬼也。一息行此,一息真仙也。勉之!勉之
譯文
各位最好分頭去認真實行,錯過了光陰,那就太可惜了。一天的時間不回光,那一天就做了鬼,一息的功夫能回光,那一息就成了仙,悟道參禪,脫胎換骨,就從這里開始,各位要勉力啊!
(本文由騰訊道學根據(jù)網絡資料整理編輯。供稿:白水。)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