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祖師《打坐歌》譯解 (十四)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fā)布日期:2017-05-20 瀏覽次數:次
天機,一個道家不能說又不得不說的秘密
原文
無極妙,非等閑,泄露天機罪如山。
譯文
無極大道的玄妙莫測,修真者不得等閑視之,泄露大道這個天機秘密的罪責如山。
釋義
道家金丹太極修真文化,是有其固定的修煉步驟的。大抵是我們前面跟大家解釋的“三關”次序。所以《打坐歌》寫到這里,是先闡釋了具有動靜之機的太極,歷經呂祖所講的“虛極靜篤神有象”的有為結胎之后,再才論及無為的脫胎。這以后的金丹修真內容,道家叫無極的虛空粉粹,是金丹文化的上關內容。
一些版本上的《打坐歌》,大都將這句改寫為:“天機妙,非等閑,泄露天機罪如山。”。我們在這里訂正為“無極妙,非等閑,泄露天機罪如山”的主要原因:
一是根據張三豐祖師金丹大道文化的次序,《打坐歌》行文到這里,所表達的意思,應該已經到了道的“無極”階段了。也就是說,道家金丹文化的次序,先從太極的后天氣,已經返還到無極的先天氣階段。這是按照祖師《大道論》的后天返先天的逆修思想,是從太極階段,有“徼”的稱謂的中候開始,進入三候、三關的脫胎無極階段,所得到的啟迪。如此無極的道,則有“妙”的稱謂,故《打坐歌》的這句“天機妙”,應從“無極妙”。
另據古詩詞的行文特征,若前句有用“天機”詞的,則后句一般不會有重復使用“天機”詞的慣例。
再就是源于“泄露天機罪如山”的“天機”,一種不為人知的秘密,似乎搭配“妙”這個動詞,不是很恰當。故認為《打坐歌》的“天機妙”,應是“無極妙”的誤刊。
天機不可泄(資料圖 圖源網絡)
祖師《大道論》說,道生無極,無極是無名,為萬物之始的玄妙狀態(tài)。這個時候,是《道德經》所形容的“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的玄妙無極狀態(tài),它不是等閑的太極有極狀態(tài)。只有無極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深奧莫測,道家才將道的這種狀態(tài),形容為“妙”,也叫無極妙。
道家金丹大道“泄露天機罪如山”的說法,是自古就有的,張伯端真人曾有三傳匪人,三遭禍患的經歷。
既然說金丹文化是可以造福世人的大道,可為什么歷代道學家又擔心有泄露天機的危險與罪責呢?我們認為,這是道家金丹文化的特質所決定的。
《道德經四十一章》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對道的理解,人各不同(資料圖 圖源網絡)
張三豐《答永樂皇帝》:“天機不肯輕輕泄,猶恐當今欠猛烈。千磨萬難費辛勤,吾今傳與天地脈。皇帝尋我問金丹,祖師留下長生訣。長生之訣訣何如?道充德盛即良圖。節(jié)欲澄心澹神慮,神仙那有異功夫!”。
從這些話語我們可以窺探出,對道家平常簡易的大道,這個“天地脈”的理解,全然在個人的隨量會解上定高下。
祖師恐懼克責的緣由,敢情是擔心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因缺少猛烈的真性情漢子,如果大談大道,則容易引起那些盡在鬼窟中作生涯的后輩們的誤猜、妄猜,而貽害無窮。則天機不肯輕輕泄,成為祖師救真、誤真的一種矛盾。天機不可泄露,卻愿遭罪責以救真,正好折射出祖師崇高的大道人格。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高帥,騰訊道學專欄作家。)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