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祖師《打坐歌》譯解(十五)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21 瀏覽次數:次
文/高帥
金丹文化四正理是指的什么?
原文
四正理,著意參,打破玄機妙通玄。
譯文
金丹返還之道,由后天氣返還到先天氣的道理,大家要用心參透,才能咬破鐵饅頭,頓悟圓通。
釋義
相傳呂洞賓真人,早期也是長期癡迷于己身的修道,后來因看了崔希范的《入藥鏡》后,才對道家金丹文化思想,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這樣的文化傳承,奠定了呂祖的道家神仙地位。
呂洞賓真人(資料圖 圖源網絡)
《入藥鏡》說:“初結胎,看本命;終脫胎,看四正。”。前文一個結胎,后文一個脫胎,是道家用生命孕育的法象,在表達金丹修真的實意。先要明白結胎是怎么回事,后才能明白脫胎又是走向哪里。這就好比女子未曾受孕,哪里能夠懷胎呢?而在懷胎之前,需要有親生父親的精子與母親的卵子結合,這是古代道家所認識到的生命的真父母,故道家把這個源頭的本來物質,叫做“真種”。
這樣的論斷,從《周易參同契》開始,就明確提出:“同類易施工,非種難為巧。”的道生萬物法則。意思是道家只把構成我們生命自身的東西,形容為同類,是世界上其它任何物質,都不能替代的這個同類。頗有點現代醫學親子鑒定的意味,若真種有假,就是《悟真篇》形容的“呼別姓為親兒”了。
道家金丹文化,用這樣源于生活的質樸哲理,來表達煉金丹的意義。故道家借用女子一旦受孕,就必定要經歷“十月懷胎”的過程,然后才能產下嬰兒的生命孕育哲理,來表達金丹修真的基本步驟。由此產生了系列的道家金丹文化語言,這些道家金丹文化源于孕育生命的術語,雖詞同但義不同。如:真種、十月懷胎、結胎、脫胎、嬰兒等等,道家金丹文化,都賦予了更為豐富的內涵。
我們知道,在生命的孕育來講,懷胎是女人的事情,而在道家來講,男子也能懷胎,這個就是道家金丹文化的“道胎”,故道家說:“始覺男兒有孕”,“男子懷胎笑煞人!”。
道家金丹大道的“結胎”和“脫胎”寓意,是指的金丹文化的不同階段,這跟禪宗法身成就的道理相同,也就是祖師所說的“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圓明不二般”的道理。
道家金丹的脫胎,依照生命誕生這個法象,來解釋人類返璞歸真的法則,是一種“法身成就”的比喻,是道家修命的終極目標,下一步就是進入修性了,故《入藥鏡》說是“終——脫胎”。《入藥鏡》對結胎、脫胎的一初一終,這個過程給我們解釋的極其明白,這可能是呂祖后期修真,出現“因看崔公入藥鏡,令人心地轉分明”的一種原因吧。
“脫胎”比喻人返璞歸真,“法成身就”。(資料圖 圖源網絡)
修真工夫脫胎了,才是龍門派金丹文化的“打成一片是全真”的“陽神出現”,是道家金丹文化“群陰剝盡丹成熟”的寓意,是三豐派的“了真靈”火候,進一步的修真,《悟真篇》說是“更于性上究真宗,決了生死作用。”的性宗內容。這些源于道家大道思想的道學,跟現代丹道在肉體上捉迷藏修法是截然不同的。
祖師說“打成一片是全真”的道理,也是《入藥鏡》所講的“初結胎,看本命。”的過程。金丹進一步的脫胎,是《入藥鏡》所講的“終脫胎,看四正”的二五之精,妙合神凝。這些金丹文化知識,需從道家傳統文化的源頭去獲得。
祖師《打坐歌》所強調的這個“四正理”能否參透,決定一個修真者的見地,如果繼續用執相的丹道去理解,四正的道理,只會繼續走向妄猜的互為非是局面。
張三豐祖師一直告誡我們,道家金丹文化的源頭,在《易經》里面。他說:“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層次,一步趕一步工夫。”(《道言淺近說》)。道家工夫的層次,是一步緊跟一步的工夫,跟現代氣功類丹道的劃分不同。它是張紫陽真人所說的“百姓日用不知,圣人能究本源”的大道。這個圣人之理,是蘊涵在道家傳統易道文化里面,具體地講,主要蘊涵在道家的河洛文化里面。
道家金丹文化源頭在《易經》(資料圖 圖源網絡)
道家認為,洛書的錯落,預示著人類生命轉化為一種后天的五行模式。而河圖的陰陽合一,則是預示著人類生命從太極轉換為一種先天的無極模式,其中蘊含著陰陽合一的二五之精。古代道家用河圖之理,來表述的先天氣,用洛書之理,來表述的后天氣。道家金丹大道的這個四正理,就包涵在河圖中,用以預示金丹脫胎的陰陽混化道理。
所以,道家金丹大道的修真,到了無極階段,就是“終脫胎,看四正”之理了,是古代圣賢用洛書表達的后天氣,再“一步趕一步工夫”,轉換為河圖的先天氣的四正之理,成為道家高度重視河洛文化的一大情愫。
大家若欲參透這個金丹文化的“四正”道理,應從先天河圖所預示的道理去參、去悟,才能明白祖師接著說的“打破玄機妙通玄”的實意。這個天機深遠,在此特引用祖師金丹詩一首以印心:
落魄江湖數十秋,逢師咬破鐵饅頭。
十分佳味誰調蜜?半夜殘燈可著油。
信道形神堪入妙,方知性命要全修。
自從會得些兒后,忘卻人間萬斛愁。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高帥,騰訊道學專欄作家)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