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著神像拍照 神仙能答應嗎?
玄門講經2017-06-19
文/ 萬景元 很多宮觀、寺院里,都有不得對著神像拍照的規矩。很多游客,表示不能理解。這豈不是,阻礙了道教的傳播嗎? 其實按理說,神仙是不怕你給他拍照的。神仙是與道合真的,無形無相的。《混元皇帝圣紀》云:“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聞,聞而非也。蓋示理教具空,寂而不動也。”你給神仙拍照,對神仙毫無影響。因為泥塑木雕,都是假象,非大道之真身。神仙也不會那么小氣,說:“你們這些凡人未經同意,給我拍照了,是大不敬”。不會的。 既…
-
帝王與神仙的距離有多遠?
玄門講經2017-06-19
文/萬景元 皇帝和神仙,有多遠的距離?早期人所以追求長生,就是因為迷戀現世之富貴。所以求仙的多是天子,比如秦始皇派遣船隊出海,期望獲得海外仙島上的不死之藥,從而長生不死,永享富貴榮華。漢武帝封禪、筑高臺,期望感動神仙下降,授予不死之方。 自古不少皇帝想長生不老 帝王為什么修不成神仙? 帝王學仙的典范,以黃帝為最。《抱樸子》云:“黃帝生而能言,役使百靈,可謂天授自然之體者,猶復不敢端坐而得道。故涉王屋而受丹經,到鼎湖而飛流…
-
南宗道教丨修習者可否有家室
玄門講經2017-06-19
文/楊燕 南宗道教廣傳以后,則出現修道場所、戒律問題,而戒律問題中最重要的一個便是家室問題。這也是現在道教發展面臨的一個問題。本文主要探討南宗修習者可否有家室的問題。 道教南宗宗壇文筆峰(攝影:張杰) 有人修道不離開家 這樣一來,關于南宗修習者是否可以有家室的問題就比較明了了。從修道場所看,有不少人不離家,是有家室的。從具體的弟子來看,也是如此。比如白玉蟾談及多次的得意弟子彭耜,他似乎屬于專門道士,但他是有家室的。他的妻…
-
南宗道教丨修道之人必須到專門的場所修行?
玄門講經2017-06-19
文/楊燕 南宗自初祖紫陽真人張伯端創教始,至三祖薛道光,幾乎是一系單傳清修,未見大規模成系統的傳教。此中有機緣的原因,大概也有初祖紫陽真人三傳非人,三遭禍患的因素,因此,后來的傳教顯得極其謹慎。至四祖陳楠,在修丹法的同時,修雷法符。 紫陽真人宮(資料圖 圖源網絡) 南宗傳教過程中出現的修道場所問題 修丹法常要靜修,少與人接觸;而修雷法符,其一大目的是濟世度人,普濟蒼生,勢必要與人多往來。或許,正因為此,從陳楠開始,南宗方…
-
南宗道教丨四祖陳楠告訴你:仙分幾級
玄門講經2017-06-19
文/楊燕 南宗教理教義最重要的可以總結為三點:(一)匯通和合;(二)性命雙修、性命同修;(三)修仙三等。本文主要介紹第三點“修仙三等”。 道家修仙(資料圖 圖源網絡) 仙有等級之說甚早 道教以修煉成仙從而脫離肉身生死為宗教目標,仙有等級之說甚早,說法也頗多。如《仙經》將仙分為三等,分別與《道德經》中所說的“上士、中士、下士”相結合。其文曰:“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蛻,謂之尸解仙。” 《三…
-
朝廷抑制佛道 卻為何古幣盡顯道教元素?
玄門講經2017-06-19
文/劉明科 一、中國古幣精品異域呈現 “五行大布”被我國泉(錢)界稱為“北周三品”之一,一直受到錢幣愛好者的青睞(資料圖 圖源網絡) 這枚“五行大布”玉箸篆古幣是筆者去年夏天到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參觀時看到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與巴黎的盧浮宮、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齊名。能在這里看到精美絕倫的中國古幣,百感交集!實際上,長期以來,“五行大布”就被我國泉(錢)界稱為“北周三品”之一,…
-
南宗道學丨性命同修不相離 究竟孰先孰后
玄門講經2017-06-19
文/楊燕 南宗教理教義最重要的可以總結為三點:(一)匯通和合;(二)性命雙修、性命同修;(三)修仙三等。本文主要介紹第二點“性命雙修、性命同修”。 定安南宗道教圣地文筆峰(資料圖 圖源網絡) 是“性命雙修,先命后性”還是“性命雙修,性命同修” 論到南宗教義特色,前人多?靶悅蓿讓笮浴蔽溆氡弊謚稹H歡邢縛季科鵠矗靶悅蕖痹蠐校跋讓笮浴敝郟坪醪⒉環夏獻諏堆惱媸登榭觶虼耍疚娜銜〉鋇乩此…
-
南宗道學丨實現教內外的匯通和合到底有多難
玄門講經2017-06-19
文/楊燕 道教南宗又稱紫陽派,指起始于北宋張伯端紫陽,形成于南宋白玉蟾紫清,以“性命同修”為典型修煉方式,主要流傳在我國南方地區的道教派別。該道派宗祖鐘呂丹道,融合三教,兼修雷法。傳道方式靈活,修習本道派者身份多樣,又尤以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知識分子居多,因此,歷史上本道派出現的高道甚多。起于張伯端紫陽真人的這一道派早期傳授單薄,后至海南白玉蟾而發揚宏大,終成一大道派,在教理教義、修習方法等方面都有獨特之處。 張伯端(資料…
-
郭店楚簡《太一生水》原文再校訂
玄門講經2017-06-18
失傳兩千多年之水本論 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現存14枚竹簡,簡長約26.5厘米,二道編痕。原無標題,“太一生水”為整理者根據內容所擬。其內容主要是論述“太一”與天、地、四時、陰陽等的關系,又提到道家“損有余而補不足”的思想,是一篇極為重要的道家早期文獻。 太一生水(資料圖 圖源網絡) 李零先生認為:“《太一生水》是一篇道論,與《老子》屬于同一類型的作品,前者是宇宙論的描述,后者是哲學層面的探討。太一生水的宇宙論描述的是以古代數…
-
年關將至 安利獲得好運的秘法啦
玄門講經2017-06-18
文/洪國珍 一、讀懂“運”和“氣”,珍惜好運氣 “運”是表示時間單位的,如大家熟知的歷法中的5天為1候,3侯(15天)為1節,又3侯為1氣,1節1氣共為1月,3月為1季,4季為1年,4年為1閏年,這是運對時間最短的劃分規定;長運時間的劃分為:12年為1紀(如你有多大’年紀”的說法源于此),20年為1小運,3個20年即60年為1甲子元運,3個甲子運共180年為1大元運,至15000年為1總元運。 “運”是表示時間單位的(資料圖 圖源網絡) “氣”是指氣場,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