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的重要性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jīng) 發(fā)布日期:2019-01-21 瀏覽次數(shù):次
一、論放松 社會上絕大多數(shù)人往往會因為紛繁復雜的生活而無法使自己處于一個相對平靜的心境,這就需要在思維科學的實證中,首先要進行放松。然而大多數(shù)人在聽到放松這兩個字的時候,不由自主會在以下兩方面進行這樣的放松: 1、心 讓思維處于失作用狀態(tài),心

觀心是客觀地觀察思維活動,而不是主動從事某種思維活動。要觀察思維在干什么活動。平常人的思維往往都是主動從事某種思維活動,心住于某種對象、內(nèi)容,而不是觀察思維在活動。
有的人生活比較煩亂,希望從煩亂的生活中擺脫出來,于是他們要么希望心能清靜下來,要么就是排斥心理活動,希望斬斷思維。前者屬于靜,是思維住于靜這種境界;后者是心住于一種希望,希望斬斷思維、排除煩亂的愿望;這兩種情況其實仍然是心住于某種對象、內(nèi)容,都是心在活動,而不是觀察心的活動。

怎樣才是真正的觀心呢?真正的觀心就是住于思維本體(我執(zhí)),不加人任何愿望,不參與任何思維活動。
這對于一般人來說是非常難的,我們只有極少數(shù)人、極少數(shù)情況下偶爾能夠住于這種狀態(tài)。
由于思維本體是由思維根本狀態(tài)(如來藏)的思維加上“我執(zhí)”構(gòu)成,因此當合適的外因打破這種狀態(tài)的時候就能破除“我執(zhí)”,回歸思維根本狀態(tài)(如來藏)。我們的任務(wù)是回歸思維根本狀態(tài),因此只要能夠穩(wěn)定的安住于思維本體,安住于觀心狀態(tài),就能夠回歸思維根本狀態(tài)(如來藏真心)。
正是因為觀心能夠安住于思維本體(我執(zhí)),為回歸思維根本狀態(tài)(如來藏真心)提供前提條件,因此觀心這種方法在思維本體學理論體系中占據(jù)重要位置,起著關(guān)鍵作用,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一般人無法安住于思維本體(我執(zhí)),這就必須學習思維本體學基本知識,并進行嚴格的實證,然后才能安住于思維本體,安住于觀心的狀態(tài)。

觀心,一般分為靜態(tài)實證中觀心和動態(tài)實證中觀心;靜態(tài)實證指的是身體處于靜態(tài)中,但不要誤認為此時心處于靜中,恰恰相反,此時心仍然處于非常活潑的清明狀態(tài);動態(tài)實證中的觀心指的是身體處于運動中,同時思維安住于觀心狀態(tài),這種情況下的觀心必須首先證入思維衍生狀態(tài)的高級狀態(tài),然后從高級狀態(tài)退下來處于一般運動狀態(tài),這時候才能在運動中處于觀心狀態(tài)。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觀 念 決 定 成 敗
下一篇:靜的三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