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真實版 一夜陪伴,是我對你今生最長情的告白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劉一明,全真道龍門派第十一代宗師,也是繼王常月后的乾隆嘉慶年間全真龍門派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其“家境富裕,幼時習儒,年未二十,業已成家,卻大病三場,幾乎殞命,后因病有悟,遂而慕道”。他在《會心內集》說:當他十七歲時,身得重病,百藥無效,次年愈醫愈重,幸喜真人賜方,得以除病。十九歲外游訪道,二十二歲于榆中遇吾師龕谷老人。劈破旁門,口授心印,從前狐疑,冰消瓦散。此后,為求參證,他云游各地十三年間,三教經書無不細玩。然于疑難處,總未釋然。乾隆三十七年,再遇仙留丈人于漢上,經其指點,“十三年疑團到此一棒打為粉碎矣。”
十三年疑團到此一棒打為粉碎矣。(資料圖 圖源網絡)
縱觀劉一明的一生,歷經坎坷、道心堅定,救人無數、度人無量,終成一代宗師。然而他有一段真實的故事卻鮮為人知,這個故事不僅在當時更加堅定了他的徒弟們立身弘道,更為今天的我們呈現了一代高道的真情實性。
人間有味是清歡
話說那年新春佳節,除了大弟子張陽志等為數不多的一些道士外,一些俗家弟子大多回家過年了。劉一明對于人之常情是能夠理解的,他和藹地勸勉俗家弟子們,要他們隨行能帶上幾本經書,有空多多瀏覽。末了,他還寫詩勉勵道:道義相交事最嘉,師徒講習覓黃芽。夜深熬落天邊月,話久常忘盞內茶。只字明時真足樂,一言會處實堪夸。諸君歲盡皆回里,俱等來年各獻瓜。
人間有味是清歡(資料圖 圖源網絡)
可是,劉一明對于自己卻從來不寬容。這年新春有一件事情,是弟子們都知道并傳為佳話的,從中我們足以看出劉一明對自己的要求是多么嚴格。他認為自己作為弟子們的師父,為了追求至真至純大道、弘揚丹道功法,應該完全按照重陽祖師的規定,過嚴格清苦的住庵生活。
妻兒來訪盼團圓
冬天里,天總是黑得很早,下午起天就陰沉沉的。只見一個弟子從山下氣喘吁吁地來到了自在窩,當時劉一明正在寫作。弟子說:“師母帶孩子們來了,您快下洗心亭去吧!眲⒁幻髡谥,一心一意,物我兩忘,他愣愣地問弟子:“你說什么?”于是弟子又重復了一遍。劉一明頓了頓,起身,在洞內踱了兩步,轉身對弟子說:“你下去對她們說,讓她們明天一早回家吧!我已經出家了!钡茏佑窒肷晔觯埶律。劉一明揮揮手,讓弟子快去回復。如此三遍,他都嚴詞拒糾絕。
希望能叫劉一明回去吃一次團圓飯或者至少能夠見面一敘。(資料圖 圖源網絡)
原來劉一明老家,年年過年時,獨缺他一人,老母早已辭世,兒女也長大了。妻子兒女們這幾十年的日子,雖然家道富足,可總覺得缺點什么。就像沒有鹽的菜一樣。雖然劉一明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出家,同家中斷絕了關系?墒羌依飳τ谧屗貋淼呐s從來都沒有中斷過。妻子一個人拉扯兒女長大,其操心之苦恐怕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兒女們年年要請父親回家,妻子猶豫了好久,今年就決定坐著牛車,帶上兒女,來到棲云山,希望能叫劉一明回去吃一次團圓飯或者至少能夠見面一敘。
見,與不見?
來到棲云山以后,弟子們非常熱心,將洗心亭里最好的兩間招待信士的房間收拾出來,讓師父的家眷居住?墒堑茏觽兩仙饺握垘煾福褪遣灰妿煾赶聛。子女們心里終于涼了,妻子的眼淚也止不住溢了出來。房中一片沉默,只有火爐里的火苗在閃爍跳動。這一幕,讓眾弟子難以理解,總覺得親屬遠道而來,師父總該下來見一面吧!后來大弟子張陽志以一個西北漢子的直爽、親自從山底下沿著石階摸黑上到了西山頂上的自在窩,他看見劉一明仍在拿著毛筆寫作。張陽志為師母和眷屬說了很多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后說:“重陽祖師說過‘身如藕根,心似蓮花,根在泥而花在虛空矣,我們畢竟身在凡塵,離家多少年了,師父您難道忍心不去見一下而抱憾終生嗎?
劉一明一直沒說話,聽到這里就說道:“你先下去,我過會就下去吧!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在屋內反復用琴彈奏劉一明早年最愛聽的琴曲(資料圖 圖源網絡)
張陽志下山了,弟子們都以為老師要下來,怕有打擾,都早早回云房歇息了。妻子是了解劉一明的,她等他直到半夜,讓子女們都歇息以后,就在房門前的臺階和院子里撒滿了草木灰,然后在屋內反復用琴彈奏劉一明早年最愛聽的琴曲。第二天一早,妻子打開房門,只見臺階上踩滿了重重疊疊有人徘徊走動的腳印,那腳印的大小正與丈夫的一模一樣,但是那腳印卻沒有跨進門檻。妻子鼻子一酸,知道昨晚劉一明終于來過,他的心里有她、也有子女,只是因為她無法表達出來的某種原因,劉一明最終沒有跨進房門,而是在院外徘徊一宿。于是,妻子領著兒女,坐上牛車,揮淚回了老家。天陰沉沉的,如同灰鉛一樣,仿佛要墜了下來。
此時,劉一明站在“上天梯”遙望著牛車遠去,直到看不見時,才獨自回到了自在窩。
爆竹連聲響,動我故園心(資料圖 圖源網絡)
鐵肩擔道義,道是無情(私)卻有情(公)
很多人都認為劉一明是鐵石心腸?烧l能知道他是為了求索大道,為了像全真祖師那樣終身弘道,與道合一,因而對于妻子兒女才是如此的態度。從道教承負教義來說,他這樣做也是在為妻子和兒女創道大福報的機會!皰叩乜謧N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的劉一明,有時夜間獨坐時,他也會想起妻子;觀看鳥雀啄食時,他也想念過兒女。聽到除夕鞭炮聲此起彼伏,看到山村里家家戶戶忙于置辦年貨時,他也思念過家人,他曾寫詩道:滿山燈燭照;各廟磬鐘鳴。爆竹連聲響,動我故園心。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