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陵尋仙創道教 隱居山林拒為官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在18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從斬妖除邪魔,到伴君如伴虎,歷代天師縱橫捭闔,呼風喚雨,在龍虎山締造了一系列神秘的傳奇。
(一)隱居山林拒做官 尋仙訪道創道教
第一代天師 張道陵
“張道陵與部分西南夷首領既斗爭又團結,通過與他們設壇盟誓,不僅改變了殺人祭祖的落后習俗,而且使夷民一躍成為道教的忠實信徒。”
張道陵祖先為漢開國功臣張良
說起張天師,自然就得提到第一代天師張道陵。他本名張陵,祖先也是一位大有來頭的名人——西漢開國大臣張良,張道陵是張良的第八代玄孫,祖籍是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出生于東漢建武十年(公元34年)的吳地天目山。
據說張道陵的降生就充滿了祥瑞之象。有一次,他母親夜晚夢見一位天人從北斗魁星中降落到地面,有一丈多高,穿著一件彩繡的絲綢衣服,將蘅薇香交給她。一覺醒來,她發現衣服和居室有一股異香,一個多月都不消散,隨即感有身孕。生下張道陵的那一天,有黃云覆室,紫氣盈庭,屋中還有日月之光。所以,這一切都注定他有一個不平凡的一生。
少時入太學 十歲遍讀經書
張道陵少年時入太學(當時的最高學府),7歲讀《道德經》,讀了10多遍就了悟它的內涵,還通天文、地理、五經、河圖、洛書,博學多聞。公元59年(東漢明帝永平二年),26歲的張道陵就被任命為江州(重慶)令,但是他素來喜歡黃老清凈養生之道,認為當官“無益于年命”,就辭官退隱到洛陽的北邙山修煉了3年。
雖然他想清凈,但是朝廷似乎不想讓他清凈,三番五次邀請他出山做官。比如說,公元80年(漢章帝建初五年),朝廷征47歲的他為“博士”(學官的名稱),他“稱疾不起”,也就是泡病號。要是知道他能活123歲,估計朝廷也不會輕易放過他了。公元89年(和帝永元元年),也就是9年后,皇帝雖然已經換了人,但照例又惦記著他,知道他有道,先是征他為“太傅”(位列三公的正一品大臣),后封為“冀縣侯”,先后下了三次詔書,可張道陵仍然“耍大牌”,堅決不服從組織安排。而他也因此為他的繼任天師們做了一個令后世皇帝頭疼的垂范——屢召不就,你下你的詔,我修我的道。
懼怕皇帝騷擾 隱居山林
也許是怕皇帝繼續騷擾,張道陵干脆直接跑路走人,先是順著淮河跑到了河南的桐柏太平山。到第二年的公元90年(和帝永元二年),57歲的張道陵開始踏上了漫長的尋仙修道之路。他帶著弟子王長,從淮河進入鄱陽湖,然后溯流信江進入貴溪的云錦山。在云錦山,張道陵煉起了“九天神丹”,三年后“丹成龍虎現”,于是云錦山也就改名為龍虎山。此時的張道陵已經年過60,但據說他吃了自己煉的丹之后返老還童,變成好像30歲的年輕人。他還廣傳弟子,以符水給當地人治病。后來,他北上河南嵩山,在嵩山的一間石室里得到了“三皇內文”、《皇帝九鼎丹書》、《太清丹經》等書。
當然,張道陵周游名山大川并非盲目的自助旅游,而是尋仙訪道,調查民間信仰,收集天文、地理、圖書、讖緯之秘等資料,為日后的創教打基礎。到順帝年間,張道陵已年過90,在大多數人看來,他早就到了該寫回憶錄的年紀,但這時他卻做了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舉動——進入巴蜀,去開創他的道教王國。
(二)巴蜀傳道納夷民 符箓消災顯神秘
張道陵為何選擇遠到巴蜀傳道?這無疑與他在重慶做過官有關系,所以他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是自己的老根據地,知道這里的老百姓性格淳厚,容易被教化,并且名山也很多。
在巴蜀傳道期間,部分西南夷流傳著殺人祭祖的傳統惡俗。為了使夷民“心修正道”,張道陵與部分西南夷首領既斗爭又團結,通過與他們設壇盟誓,不僅改變了殺人祭祖的落后習俗,而且使眾多被貶稱為“鬼”的夷民,一躍成為道教的忠實信徒——種民。當“弟子戶至數萬”,張道陵又設立了二十四個教區,任命祭酒等道官來管理道民,形成了天師道早期教規和一套天神地祇體系。在鶴鳴山,張道陵還做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上玄元”。
東漢末年的順帝年間(公元126-144年),當時的政治黑暗,瘟疫流行,張道陵創立了五斗米教,也就是后人所稱的道教,由其子孫世襲相傳,教民入道要交五斗米。這種宗教是以老子為道祖,道為最高信仰,符箓齋醮為手段,以追求長生不老和成仙為最高境界。
張道陵沒有讓崇拜他的老百姓失望
事實上,張道陵也沒有讓崇拜他的老百姓失望。據說張道陵曾往陽山治妖,有毒龍在深水池中興風作浪,張天師書符一幅,投入水中,妖龍立即逃去。魏晉以后,符文曾被道教各派采用,使道教蒙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符咒成為道士與鬼神交際溝通的媒介,是為人消災祛病的主要手段。而箓通常指記錄諸天官名號的法牒,牒中有相關的符圖咒語,是道士個人修身立業、升遷道職的證書,沒有為別人防病除疾的作用。從張道陵這一脈傳承下來的天師道,正是以符箓見長,故世稱符箓派。
中國最早敘述神仙事跡的著作《列仙傳》里,還記載了張道陵與眾鬼交戰的詳細場面。說的是八部鬼帥帶領鬼眾,盤踞在西蜀青城山巔。張天師佩戴盟威秘箓,前往青城山戰鬼。八部鬼帥帶領千萬兵馬攻擊張天師,張天師以丹筆抵御,鬼卒皆死,鬼王困臥,叩頭如搗蒜求天師饒命⋯⋯最后,張天師成功降服眾多妖魔,救濟了蒼生。
到公元156年(東漢桓帝永壽二年),張道陵已經活到了不可思議的123歲高齡。這年的九月九日,他感覺“功成道著”,是時候離開了,于是效仿帝王傳承的制度,將秘箓、斬邪二劍、玉冊、玉印傳授給長子張衡,并囑咐道:世世代代由一人繼承我的衣缽,非我家宗親子孫不傳。隨后,他與夫人雍氏一起登上云臺峰,“白日升化”了。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