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八月初三,灶王圣誕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7-05 瀏覽次數:次
2015年9月15日是農歷八月初三,道教重大節日之一【灶王圣誕】。
根據道教典籍【玉匣記】記載,灶王爺生日是農歷八月初三日。一些地區,尤其是北方都在這一天舉行祭祀,還要誦【灶王經】。此風,明清最盛。
司命灶君,又稱司命真君、司命灶神、九天護宅天尊,或九元東廚煙主、九天東廚司命定福灶君、灶王公、灶君公、灶君爺、灶老爺,通常簡稱灶神、灶君、灶王爺等。道教稱灶君為昆侖老母或云種火老母、種火老母元君。
其實,據道經紀載,灶神因時因地因職而有別!对钔踅洝吩疲簴|方青帝灶君,南方赤帝灶君,西方白帝灶君,北方黑帝灶君,中央黃帝灶君。五方五帝灶君夫人。天廚靈灶神君,地廚神灶神君,曾灶、祖灶神君,灶公、灶母神君,灶夫、灶婦神君,灶子、灶孫神君,灶家姊妹媳婦眷屬神君,灶下炊濤神女,運火左右將軍,進火神母,游火童子,天帝嬌男,地常嬌女,囪中童子童男童女。其中五方五帝灶君為專門的灶君,五方游奕灶君為閑散灶君,灶子灶孫神君為家族灶君,炊濤神女、運火將軍、進火神母、游火童子為灶之衙門,各司其職,連煙囪也有童子存在,保護正常工作。
灶神之職先是主管一家的伙食,以后變為操掌一家禍福的保護神。從商、周時代流傳至今,祭祀灶神為古代五祀之一,其五祀即主司出入的門、戶;主司飲食的爐、灶;主司堂室的中溜(音六,屋檐之意);主司道路的行等。因此灶神亦為司命神之一。灶君俗姓張名諱單,神像多以年輕斯文為容貌,頭戴相司帽,身著朝服,手持笏板或如意,面貌清秀無須,神態自然,農歷八月三日為灶君圣壽。灶君有隨侍兩神為一捧善罐童子、一捧惡罐童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于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后再向玉皇上帝奏稟。
灶君原是天上星宿之一,因犯過被貶凡間,專職主司人民佑善罰惡,于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升天送神時,回天庭向玉皇上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據實稟報,作為上天定第二年每戶人家吉兇禍福的依據,因事關每戶人家今后一年的平安幸福與否,送神的儀式當然虔敬無比,以期灶君能「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多為人間美言幾句。因此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葛洪《抱樸子.微旨》曰: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算者,三日也。上報日期或云農歷每月三十日上報,或每月初一半夜,或云臘月廿三,或云臘月廿四,或云每逢庚申日。
宋代以后,大都認為是臘月廿三,人們怕灶神報奏不妥而遭殃,故祀灶之日(臘月廿三)用粘糖糊封灶神的嘴,從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祭灶風俗!毒丛钊珪氛f: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據說凡被灶君舉過者,大過則減壽三百天,小過也要折壽一百日。
古代農業社會中,凡有設灶起炊飲食的場所,必定奉祀灶君,可稱是家戶之神。而灶君在一般廟宇鮮少有奉祀,人們總會在爐灶上貼一張灶神的畫像,或在木牌、紅紙上寫著「九天東廚司命灶君神位」,并在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對聯。灶君不祇掌管凡間的飲食,又主司每戶人家一年來功過善惡的司命神,更有規范人心的功效。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