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6wcse"></rt>
  • <pre id="6wcse"></pre>
  • <s id="6wcse"></s>
  • <s id="6wcse"></s>
  • 當前位置:主頁 > 武當文化 > 道教神仙 >

    九位神仙,一批高道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7-04   瀏覽次數:

      自晉代泰始(265—274)到南朝的宋、齊、梁、陳,約三百年間,先后有九位高道到南岳修道歸真,人們稱他們為“南岳九仙”。他們的俗家姓名是:陳興明,施存、尹道全、徐靈期、陳慧度、張曇要、張如珍、王靈輿、鄧郁之。

      來南岳最早的是陳興明。他是河南穎川(今許昌市)人。陳興明少年時代就棄家學道,歷游天下名山,尋訪仙真,于晉泰始兩年(226)到南岳,登游天柱峰。天柱峰是南岳五峰之—,峰高海拔1061米,全山花崗巖構成。那時的天柱峰,榛莽叢集,亂石堆疊,削壁懸巖,非常險峻。詩人李白曾有“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之句, 可見五峰的險與高。陳興明勉力攀登,到了峰頂,忽然碰到兩位年輕人,約莫十八九歲,但目光如電,而又神態蕭灑,羽衣星冠,備極華麗。陳興明心想兩人大約不平常,于是向兩人頂禮問訊,兩人見興明態度虔敬,心頗高興,便教陳興明修煉道家“明鏡之道”并諄諄告訴他以修道的要領。第一是要精專,不能中道而廢。兩少年說“不至勤久,何得擢形云天,飛沖霄漢。”

      第二是要深悉先苦后樂的道理,方能信心百倍,堅持修煉。他倆說“前苦后樂者,苦則有極,樂則無窮。林谷幽棲,禽獸為侶,饑渴必至;寒暑辛勤,割世離榮,辭親舍愛,可謂苦矣。壽同天地,變化無窮,策空乘虛,坐生羽翼,可謂樂矣。得不勉于修勵乎?”陳興明聽了這番苦樂觀的道理,深有所悟,因而勵修“明鏡之道”。所謂明鏡之道,大約即道家所謂性命兼修,使一心如鏡,能洞見千里,和今天某些氣功人師們宣揚的所謂“天眼通”“心靈感應”之類,以及“靈寶通智能功”的什么修持中可見兒童時情景等等,應該有些相似。它們同樣要求靜坐冥思,明心見性。陳興叫苦修明鏡之道達十八年,晉太康元年(280)三月一日逝世于元陽宮,據《總勝集》載,他逝世那天,“煙霞繞室,仙樂騰宮”“山下居人,競往觀之,惟有空室,至于雞犬,悉皆騰舉。”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宋徽宗這位篤信道教的道君皇帝,于宋和元年(1118)追賜陳興明為致虛守靜真人。致虛守靜這兩點大概也正是所謂明鏡之道的要點吧。

      九仙中對南岳文化貢獻最大的要數徐靈期,徐靈期是南朝劉宋時吳(今江蘇宜興)縣人,他在晉安帝隆安五年(402)拜葛巢甫為師,學《靈寶經》葛巢甫是道家經篆派葛洪(晉代人,三國時著名道家葛玄之孫,號抱撲子)的堂孫。葛洪的仙道思想內容頗為廣闊龐雜,既講道學,又善儒學;既講藥學,又講丹鼎(古代化學)。葛洪著有《抱樸子》一書,就概括了這幾方面,葛玄、葛洪、鄭隱(葛洪弟子)、葛巢甫到后來的徐靈期、陸靜修(上清派第七代宗師)等人,文學素養都很深,陸靜修(406-477)Ⅱ將道家當時經約1288卷整理為三類,即上《上清經》為中心的洞真部。以《靈寶經》為中心的洞玄部和以《三皇經》為中心的洞神部,這種三洞的分類,為后世纂修《道藏》作了基礎。如果陳修靜沒有深厚的文學和道學素養是不可能取得這一成果的。徐靈期文學素養同樣深厚,他在道家本身的學說上雖沒有什么創見性的作品,僅是一個經箓派信徒,但文學上卻有傳世之作,這就是他在南岳修持時所著的《衡岳記》。徐靈期修真于上清宮,據陳田夫《總勝集》載,他“采訪山洞巖谷,作《衡岳記》,敘其洞府靈異。言紫蓋,云密二峰,皆高五千余丈,而云密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碑下有石壇,流水縈最早發現的人為徐靈期(現禹碑文字已經破譯,證實為戰國時越王朱句的碑)。徐靈期的《衡岳記》據說北京圖書館曾有孤本,但現已不存。從許多歷史資料對該書的一些引述,它的確是記述南岳山川的最早一本專志。它第一個提出了衡山有七十二峰,所謂“衡山周回八百里,上如車蓋及橫軛之形,山有七十二峰,回雁為首,岳麓為足”,在答靈期以前羅含的《湘中記》把衡山湘水與河南方城的衡山澧水,淅川丹水混淆,說芙蓉峰左有澧水,右有丹水,概念混淆。《水經注》則只提衡山有紫蓋、石廩、岣賧嶁諸峰的歷史物產和形勝都有大略記述,他對南岳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徐靈期于元徽元年(473)9月9日逝世,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賜號為明真洞徽真人。

      南岳九仙中唯—的女仙人為張如珍。張如珍是河南新野(今新野縣)人,另說她是南陽(今河南南陽)人, 她修道的宮觀,到了唐代,被賜名九真降釜觀,本書前面對她修行宮觀的沿革,已作了記述。

      張如珍修的道和最早來南岳的九仙之一的陳興咧似乎相同,屬“明鏡洞鑒”之道。張如珍向人解說“明鏡”之適時又有—番說法,她說:“照物理者天電, 照物形者鏡也,天之道以清,鏡之休以叫。人能如天清鏡明,心澄明而內外洞朗、則至道成矣。若內役其智,外役其形,心不澄,神不清,則去道遠矣。虛其室則白自生,定其心則道自生,信哉言乎。”張如珍的明鏡洞鑒之道的基本方法是天人合一,基本 思想是法乎自然,內外部無束縛,內外都能朗徹,進入了無為而成的世界,這一點道家老莊之學,儒家正心誠意的中庸之學和佛家的無色無相之學,都在—體追求。說起來,張如珍的不要“內役其智,外役其形”,對那些“以心為形役”的勞勞不啟、的拜金主義者,和以媚求官的人們也未嘗不是一種棒喝,拜金主義者們顯然是只羨黃湯不羨仙的。宋重和元年(1118)徽宗趙佶賜號她為令真達道真人,“達道”兩字也頗有見地。

      九仙之中,比陳興明來南岳稍后一點的為施存。施存道號胡浮先生,又號婉盆子,相傳為山東人,師父是黃盧子。施隨黃產子修《三皇內文》。《三皇內文》屬《三皇經》一系,與《上清經》系、《靈寶經》系同為道家的經箓派,但它比《上清》、《靈寶》行世更早。三國時葛玄(左慈的弟子,左慈因作法戲弄曹操,為操所殺。)十分重視《三皇內文》,其孫葛洪著《抱樸子》一書中的《遐覽篇》、《雜應篇》、《登陟篇》中都宣傳《三皇內文》可以驅鬼神,問兇咎,所以三皇系雖屬道家經箓派,但又著重于符巢鬼神之術。施存也以符箓知名,傳說他可以符篆驅役虎豹。能隱遁身形云云。他修真于南岳大廟之西石廩峰的洞門觀。洞門觀倚石造閣,亙空二十多丈,他就在閣上修煉《三皇內文》的“驅役隱遁”之術,于晉永康元年(300)“騎豹而逝”, 以后石閣附近石巖被人稱為控豹巖。

      宋徽宗重和元年,施存被賜號沖和見素真—人。

      九仙中來南岳另一較早的人為晉代的尹道全。他后于陳興明,于晉武帝元年(265)來岳。尹道全也屬道家經派,在王母殿中修煉了四十余年。晉懷帝永嘉元年(307)逝世。晉懷帝賜其所居古王母殿為華藪觀。梁天監初(502)華藪觀又改稱九真觀,唐代改衡岳觀,宋改為銓德觀,這種沿革,我們在前一節中早述知其大概了。尹道全“修洞真還神之道,佩五帝六甲左右靈飛之符”(見《總勝集》卷二)。據此,尹道全修的為《上清大洞真經》而又偏重于符箓方面,據陳田夫記敘說,尹道全夢天仙下降,告他要修煉《金母靈飛十二事》和佩《五岳真形圖》。尹終身持之不渝。《金母靈飛十二事》全屬以甲乙丙丁等十二天干為名的符箓書訣,《五岳真形圖》也是一種符箓圖形。舊《南岳志》曾有這種圖形,如今南岳區牌坊和汽車上所刻繪的魚形又類鳥形圖案,說是南岳山徽,實是道家五岳真形圖,屬于符箓南岳未詳加考證,以為“山徽?》實則是佩上了個道家符箓,和尹道全真人一樣了。尹道全佩符念咒,朝天禮斗,服氣完神,叩齒咽津,進行修煉。這是道家修煉的一種常規。但據新編《南岳志》說,尹道全性好山水,至南岳后嘆道:“智者愛水,仁者愛山,南岳山水悉備,又名朱陵壽岳,若修心于此,志勤于道,何必更歷他山。”那么,尹道全竟是修心養性,取法自然,是正宗的老莊思想和儒家哲學的統一,符箓鬼神只不過是其余事,實不足為道了。尹道全逝世后800多年,宋徽宗賜號為通真妙真人。“通真觀妙”,看來宋徽宗賜號是研究了一番尹道全的生平的。    九仙另一人陳慧度(亦名惠度),是河南穎川(今許昌市)人,他于南朝齊永明初(483)來南岳,住石廩峰南玉清觀。他誦《黃庭經》,佩《五岳真形圖》,擇幽勝處煉丹。據稱他“采靈藥異草,飲酒不食數年。南游挑兩笈,盡是金石之類。”(見《總勝集》)則陳惠度不僅屬上清經箓派,也與魏伯陽的丹鼎道有淵源,是位性命雙修,內外兼修的道士。陳慧度煉丹于石廩,傳說他“為鬼所擾,三揭丹爐,運石推壓。”后“擒獲鬼魅”令其樹石立誓,故名“鬼栽石”。于是丹成“光氣滿山,明徹遠近。”他服用金丹后,于永明三年五月逝世,在南岳僅活三年。玉清觀今已不存。據山志記載,玉清觀基南宋時尚存、唐代,嶺南節度使張九齡,曾題詩陳氏丹臺,詩云:“雞頭石畔便門開,陳氏丹升億劫臺,@魄@鬼昔年誠誓否,至今猶說鬼肩栽”,為追憶陳慧度煉丹和役鬼作。 宋徽宗賜號陳惠度為沖虛玄妙真人。   九仙之一的張曇要也是齊永明初年(483)來南岳,住招仙觀修“內養元和,默朝天帝”之道。新編《南岳志》則認為張曇要所修“兼葛洪,陶弘景諸家之長,內外兼修,精思不懈”,仍屬于 經箓派和丹鼎派互相摻雜的一流,與陳慧度所修很相近。《總勝集》也說他修行十二年,“神游太空,面朝皇極。太帝授此瓊實瑯膏,混神合影之液,餌之變化莫測,神川無方”云云,這恐怕是假太帝之名,服食自煉的膏丹液散之類。

      張曇要于齊延興元年(494)逝世,北宋重和元七年(1113)追賜他為葆光襲叫真人。 九仙中的王靈輿,江西九江人,也有說他是晉陵(今江蘇常州市)人的。他原修道于廬山五老峰可;,后來夢中恍惚有人對他說,“學道者若非共地,如植五谷于沙石中,則不能成。

      子雖有飛升之骨, 當得福地靈墟而后可以變化。雖累德以為土地,積功以為羽翼,茍非其所,則魔壞其功,茲道無山成矣。”道家講究內外兼修,“累德”、“積功”就是積外功,但這里又提出了個修真還要擇地的問題。王靈輿問示夢告訴他的人,“何地棲止,可以得道?”對方答:“朱陵之上峰,紫蓋之鄰岫,可以沖天矣。”道家稱南岳朱陵洞(即今水簾洞)區域為“朱陵太虛小有之天”,屬三十六洞天的第三洞天而水簾上游的洞真墟則屬于第二十四福地。朱陵上峰,紫蓋鄰岫,正指南岳九仙宮這一帶洞天福地,這一帶巖壑幽深,林木茂密,瀑布奇宏,也是最宜修真養性的地方。于是王靈輿從廬山來到南岳中宮,修行十二年,復遷到朱陵洞東的九仙宮處,朝真禮斗。他于梁天監十三年(514)逝世,宋重和元年(1118)賜號通徽集慮真人。對王靈輿,南岳曾傳說著兩則神話,一是王靈輿來南岳修真以前的事,說他渡潯陽江時,因船沉,同舟三十多人都被溺。靈輿卻為另舟救起。他被救后憫然道:“三十余人盡沉,我何必獨生。”便又奮然投江。不久,王靈輿和前沉船被溺諸人均為浪送于沙洲上,安然無恙。這真是向死神以死抗爭,有點大氣懔然了。  另一卻是王靈輿死后五百余年,宋代景佑年間(1034——1038)流傳的一則神話。事情發生在任過御史的孫沔身上。孫沔因為進言觸怒了皇帝,被貶作永州@卒@(永州荊使的副職,大約相當于現在的副市長或市長助理的級別吧)。他在永州時偶然夢見一位道士告訴他,即將調遷官職,請幫助追回他所住持道觀被侵奪田產。孫沔后來被遷調之潭州府@卒@,潭州在宋代管治范圍包括長沙、湘潭一帶,他因代替刺使祭祀南岳,偶游朱陵洞東北的九仙宮,忽然發現宮殿上塑坐的道士正是夢中告狀的人。孫沔因問塑像是誰,宮中道士答以已逝去五百余年的南岳九仙之一的王靈輿。孫大為駭異。便命令衡山縣令查核九仙宮田產,果然被鄰近一些道觀和豪強侵奪,于是責令一一歸還。夢中遇人告狀,醒來查案判案,這類神話,出在宋仁宗時代的包拯身上,流傳頗廣,一部《包公案》幾乎大部都是這類情節綜合而成的,不料也出在到南岳來祭祀的被貶的御史孫沔身上。 不知是不是因為孫沔正直,因而老百姓們為他創造出—些包拯式的神活?或者是孫沔已經風聞了九仙宮田產有問題, 而“以神道設教”來“教化”老百姓們?不過,九仙之一的王靈輿卻因這個神話而愈加神起來丁。新編《南岳志·僧道篇》所載的最后一人是鄧郁之。鄧郁之,字玄寂,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縣)人。據說,他在南岳紫蓋峰修道時,偶遇一道人傳授以金鼎火符之術。后來,他就以煉丹出名, 連劉宋的蒼梧王也求他煉丹,宋元徽中(475),詔于岳麓山建上、中、下三道觀給他煉制。因此,鄧郁之應屬于道家丹鼎派、南岳的道家,傾心于煉丹的人,在鄧郁之的前前后后頗不少。九仙之中,陳慧度、張曇要就是以煉丹出名的,與鄧郁之同時,尚有一位上清派第八代第子鄧彥達,又名鄧郁(比鄧郁之少了個“之”字,因為這個原因,一些地方史志往往誤為一人。),隱居距九仙宮不遠的洞靈臺,辟谷飲水,以食云母屑度日,鄧郁為梁武帝煉過丹。至今洞靈臺右面石壁上,尚刻有漢晉間的三國時道士張元化所撰《還丹賦》,很可能就是鄧彥達或者他的門弟子所刻。不過鄧彥達煉丹成后,梁武帝卻不敢服用,似乎遠不及鄧郁之的受宋明帝劉或和蒼梧王劉昱的信賴,因而也沒有鄧郁之的出名。

      鄧郁之被人稱新野先生,他在岳麓山為宋蒼梧王煉丹成后,于天監初(502)年遷紫蓋峰九仙宮,天監十八年(519)十二月三十日在九仙宮逝世。人們說他是跌坐于九仙飛升于上逝去的,因而傳說他足在飛升石上被前面八位高真迎去。三百年后,唐明皇親書賜額鄧郁之修真的宮觀為“紫蓋峰石壇九仙宮”,特意標山這個飛升石壇來。宋徽宗賜號鄧郁之為超真集妙真人。

      其實九仙之中,除王靈輿和鄧郁之外,均不曾在這塊石頭坐逝或“飛升”過,但因為唐明皇賜觀額中特別提出了“石壇”兩字,九仙飛升之引也就一直流傳下來了。如前所述,這塊石頭并不在九仙宮或九仙觀門門,而足在觀前約兩里許的山垅中。兒塊巨人的花崗巖堆疊成臺,高約七、八米,臺頂頗平,約有一、二米平方,便于跌坐修持和禮斗朝真,巖體經幾萬年風霜雨雪的侵染,變得黑黝黝的,巖腰橫排斗大楷書石刻“九仙飛升之石”六個人字,在兩側山峰綠蔭襯托下,顯得很有點靈。如前節所述,早幾年可惜當地農民鑿石作電桿或砌田埂,“九仙飛升之石”六個人字已殘破不堪,那像道家袍服飄灑秀麗樣的楷書隨道陸沉了的九仙觀而去了,然而這里孕育著的一些神話卻仍舊在流傳。

      九仙之外,還右與九仙或九仙觀、九真觀有些淵源的著名道家, 不妨借著這個書的篇幅,作些或詳或略的介紹。

      九真觀(后為衡岳觀、銓德觀)除前述九仙之—‘的尹道傘在此修持外,先后在這里修持的高道不少,天師就有好兒位,如梁武帝的天師周靜真,隋、唐兩代的天師察法壽、李法超、張惠明、葉法善,宋代的單惟岳。宋真宗時曾任宰相的王欽若為單惟岳赴南岳住持宮觀還寫了首詩,詩足:“玉書飚馭降神州,樓觀丹臺選道流。巖谷難藏猿鶴性,吟懷終戀水云幽。晚程冒雪瀟湘渡,采藥沿溪舴胎舟。乍到楚鄉應動念,十年人物半沉俘”。皇帝降旨。宰相送詩,在當時來說,實屬單惟岳的特殊光榮,也反映出道家一個時代的興旺景象。九真降圣觀則除在梁代出了個九仙之一的張如珍外,唐代又出了好些名道士,如唐玄宗稱道兄的司馬承禎、封天師的薛季昌,薛季昌的師弟王仙嶠等等,唐咸通年間還出了個御封總教人師的王固節。對司馬承禎和薛季昌,作者在這里多作點記述。

      司馬承禎是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師。上清派第一代宗師魏夫人,被奉祀于黃庭觀,但她實際卻是在江西安城修持直至仙逝,只是傳說她乘云飛來南岳,云化為黃庭觀側的飛仙石而已,作為上清派宗師而在這里開派傳承,影響頗深的,還要推司馬承禎。他的弟子薛季昌、王仙嶠、李含光、焦靜真諸人,也備受世人尊崇,處于師友弟子之間的張太虛、何應虛、 田虛應、鄧中虛被稱為“南岳四虛”,其中張太虛又號元和先生,唐德宗時的宰相李泌隱居南岳時,曾尊他為師,向其問道。他逝世后唐德宗又曾下詔褒揚,不盡緬懷;。最突出的要算司馬承禎下上清派第十五代弟子天師劉元靖,竟被皇帝封為銀青光祿人夫,充崇玄館學士,賜號廣成先生,可稱為正二品道士了。劉元靖死后,兵部侍郎蕭鄴作碑,吏部侍郎趙櫓作傳,太子賓客盧璠為撰所居《石寶銘》,道士張堅白為作《廣成先生內傳》, 生死均極一時之盛。

      司馬承禎字子微,法號道隱,又號白云子,唐代河內人。他生于仕宦世家,少年時即鄙棄官場,崇尚道法。21歲人道籍,往嵩山師事上清派第十一代宗師潘師正。唐開元初(713)司馬承禎來南岳,結白云庵于九真觀北一里,進行傳道與修煉。如前節所述,白云庵與九真觀后來合稱九真降圣觀。開元15年(727)張九齡任嶺南節度使奉旨祭南岳時,曾來拜訪司馬承禎,并有詩相送。張的詩是:“將命祈南岳, 回策詣真士。絕跡尋—逕,異香聞數里。分庭八桂樹,肅客兩童子。入寶希把袖,登床預啟齒。誘我棄智訣,迨茲長生理。吸精返自然,煉藥求不死。斯言渺霄漢,顧予嬰紛滓。相去九牛—毛,慚嘆知何已。”看來張九齡是既羨慕神仙,又離不了官場,所以有比起司馬承禎來“相去九牛毛”的漸愧之感了。

      司馬承禎道學與儒學都有很高的造詣,唐明皇李隆基邀他去長安,請他校注《道德經》,稱他為道兄,御扎批答,表書往來頻繁,他又與李白、孟浩然、賀知章、王維、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等人相交甚深,當時被稱為“仙宗十友”,這點更反映出他在文學修養上的深度。據統計,他有關道家的著述極多,有《修真秘旨》、《上清含象劍鑒圖》、《坐忘錄》、《天隱子》、《服氣精義論》、《采服松葉法》等等近二十種,這些書都收在《四庫全書》中《道藏》內。他揉合儒家《中庸》的正心誠意和佛家的止觀禪定等學說于一爐,以老莊之學之根本,創造出一套道家修真的理論和“五漸門”、“七階次”等一系列修真法則。應該說,他是上清派陸靜修、陶弘景以后最突出的—人。他在南岳修持十多年,八十歲以后,才奉詔回長安去王屋山靜養,逝世時已八十八歲。

      以九仙宮為中心的朱陵洞一大片地區的宮觀,魏晉南北朝出了九仙,唐代出了上清派一批宗師與高道,除此而外,流傳著的仙真故事

      也還不少。

      唐代元和末年(820),在九仙之一張曇要修煉和仙逝的招仙觀中,從四川峨嵋來了一位掛搭的道士,叫做許@臘@,許@臘@常年離不開酒,每天一個人酒葫蘆就著門咕嘟咕嘟不停,佯倘過市。大醉回到觀里,就引吭作長歌,飛躍到屋梁上題詩。他的長歌與題記中都有尋“偃月子”的句子,偃月子是什么人,與他有什么關系,誰也搞不清。他題在觀壁上一首詩里有“鄧通餓死嚴陵貧,帝王豈是無力人?丈夫未達莫相親,攀龍附風損精神”的句子。鄧通是西漢文帝時代人,極受漢文帝寵信,文帝賜他住銅山,要他以銅鑄幣,以致成天—F鉅富,但后來又因得罪朝廷,被革職窮餓而死。嚴子陵輔佐漢光武開東漢王朝的基業,漢光武帝劉秀堅邀其入朝之宰相,嚴子陵卻避隱富春江,垂釣鋤園自足,劉秀終不能強致。許踏這/l句濤,倘佯不羈,顯示出自己遺世獨立的見解,也反映一種老莊哲學絕圣棄智,無為而成的世界觀。許@臘@的詩,《全唐詩》中曾收入。可知當時他們還頗有名氣。他的《游仙詩》中有這樣的句子:“閬苑在前是醉鄉,踏翻王母九霞觴。群仙拍手嫌輕薄,謫向人間作灑狂。”這種灑脫不群的味道,比之李太白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來,醉態和狂態,似乎還有過之,據說,許醋也可能是上清派道十,因多次應進士考不第,改而學道。每當春景,插花滿頭,把花作舞,醉酒拍歌,兒童們一人群一大群地追逐其后,他也不顧。幾年后,不知所之。

      許@臘@去后, 人約又近兩百年,到唐末期間,這里又來了—位尋訪彭、蔡二仙的高道,叫做聶師道。彭、蔡二仙中,彭不知為何人,蔡據傳是隋大業八年(612)派來住持九真觀的蔡法壽,他后來在洞靈源潛修,要算年齡,怕不有兩百七八十歲,真是個“仙人”了。在聶師道訪彭、蔡二仙事上,南岳道家敷衍出一個神話,很有點象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或者劉阮上天臺的故事。這個神話來自宋代道士陳田夫的《總勝集》,人略是這樣的。聶師道來南岳,住在距九仙宮、九真觀均不遠的招仙觀。他辟谷七閂后,取道往洞靈源訪彭、蔡二真。他在叢山中曲折盤旋,轉來轉去,不覺天色近晚。將渡一小澗,卻見澗邊坐著一位樵采老人。老人問他:“你一個人到哪去?”聶答以“聽說彭、蔡兩真人隱居在這一帶,想去叩見。”老人說:“蔡真人住的地方還遠哩,天快黑了,你越過這座山峰東去,那里有人家可以投宿。”說完,挑著所砍柴越澗而去。聶師道略一遲疑, 想跟著過去,澗水驟然大漲,深不可渡,老人隔著澗笑指道:“且莫小看這條澗,你要等五十年才能涉過。”聶師道大驚,便如老人所指,東行五十多里,見茅舍一所,圍著籬笆,屋旁雞啼狗吠,—位三十來歲村民站在屋前。村民問聶傍晚還山行是為了什么,聶又答以尋彭、蔡二真。村民問:你—路來看見位砍柴的老人沒有?”又說:“你看見的哪位老人就是蔡真人呵,”仙緣當面錯過,聶師道深感驚愕和后悔。當晚只好在這位村民家借宿。室內,臥榻前陳列有爐,爐上有鼎鍋,空空無物,只是湯鼎后有一列磁盒,排成環形,不知是什么用途。村民向聶師道表示歉意說:“家人到市上買米還未回,磁盒中的東四可以充饑,請隨意取用。”聶師道不好意思地揭開一個盒子看看,是茶,喝了半口,又甜又香,方將盒子蓋好,再揭就不能開了,其他的盒子都一樣。聶師道人為驚詫,不敢再揭,也不敢動問。第二天早上,太陽升起老高,主人似乎還未起來,聶師道只好悄悄地上路,轉了十來里,又遇上一位老人,邀他歇息,老人問聶—早山行做什么,聶告訴他來這里的原委。老人笑笑說:“祭真人兩父子都隱居在這座山里,你昨晚借宿看到的主人,就是蔡真人的兒子呵。”接著老人又對他說:“你有道氣,但道骨還未成。”于是折了一枝象是黃姜樣的草莖給師道吃,并讓他掬泉水吞送。聶師道吃來深覺甜美。別過老人不久,聶師道忽覺身輕力健,逾于平日,于是復回招仙觀。聶在山上只一宿,招仙觀卻已月余。山中無宿處,招仙觀的道士們紛紛詫異。聶師道才發覺自己是三度遇仙。五十年后,聶師道復回洞靈源,從舊時遇樵采老人的小澗中涉水而過,不知所之。

      唐末聶師道在這里成道以后,到了宋仁宗趙禎(1023—1063)年代,又有位養素先生藍方慕南岳九仙故事來招仙觀住持。藍方,又叫藍元道,亳州(今安徽亳縣)人。亳州的老人小時候見過藍方的,都說他面貌一如少年時,據說他“長發委地,黑光可愛,肌若截膏,眉日竦秀,唇若積朱,齒如排玉。”(見《總勝集》第三卷)。藍方待人溫厚,言笑晏晏,施藥拯饑,內外功兼積,深得當地人心,人們稱他笑先生。嘗獨宿樓上,隨侍道童在窗 外偷窺室內,但見紅光滿屋,問他原因,他說:“昨夜是我師父劉道君劉海蟾行雨到這里,所以紅光燭天。”他的養素先生稱號是宋仁宗賜的,臨死前,藍方對弟子說:“我今年一百七十二歲,早該去了,因為皇帝賜我養素先生,不想拂他的雅意,又羈留了一些時候。”便溘然長逝。翰林學士賈昌朝曾有贈藍方詩云:“圣澤濃沾隱逸身,道裝宜用葛為巾,。祝融峰下醉明月,湘水源頭釣錦鱗。曾見海桃三結子,不知仙豆兒回春。他年我若功成去,愿作云橋跪禮人。”神話傳說里有東海仙桃,一甲子(六十年)方一結子。“三結子”就是一百八十年丁。

      這大概也是藍方死時自稱一百七十二歲的原因巴?好,仙人們的事,我們人約都沒有親歷過,只記到這里吧,有不有這么回事,借用現代氣功師們一句套話,“信之則有,不信則無”吧。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相關熱詞:

    熱門關鍵詞
    金剛長壽功
    道教資訊 道教醫學 武當特產 養生知識 武當文化 武當影像 武當旅游 武當功夫

    国产黑丝一区二区,成年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高清,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rt id="6wcse"></rt>
  • <pre id="6wcse"></pre>
  • <s id="6wcse"></s>
  • <s id="6wcse"></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免费看电视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91福利免费视频| 男性玩尿眼玩法|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97色伦综合在线欧美视频|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3|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 高清中文字幕免费观在线| 最近在线中文字幕电影资源|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网红鹿女神厨房被饥渴的|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一区| 偷偷狠狠的日日高清完整视频| 三级网站在线播放| 老子午夜我不卡理论影院| 日本在线观看电影| 再一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直观看|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夜夜爽免费888视频|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搞av.com|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麻豆福利在线观看| 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看|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国产高清av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 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