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道總徐本善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5 瀏覽次數:次
徐本善道長
弱冠之年即入道
武當道總徐本善,號偉樵,河南省杞縣人。生于清咸豐十年(1860)。少年時曾陪從父親朝拜武當真武帝,謁遇真宮。對于武當的道術、煉丹、武術有著深刻的印象。尤對傳說中的武當祖師張三豐之仙風道骨,品格脫俗,道德崇高,靈化元妙極為敬仰和推崇,從小就深深地埋下了棄世出家的種子。年及弱冠那年孟春,他只身出游,經南陽等地入武當山,決意入道,遂拜武當龍門派五復邈、劉復空為師,賜號為武當山乾乙真人。
徐本善入道后隨師誦經,聞過不忘,記憶力極強,被師兄弟們視為奇才。他身材不很高,體態略為孱瘦,但他為人剛正不阿,性情忠厚,極為義氣。由于他具有這些優秀品質,加之其博聞強識,謙虛好學,深得眾師的寵愛。
徐本善出家數年后,澄心定志,抱無守一,存想專精,修煉堅定,濟貧扶困,與物無私,頗得道家真諦。眾師們經過長期考察,開始傳授其武當功法。其中明了真人特別偏愛徐,把徐納為自已的關門弟子,授之以武當內功及武當拳械等。由于武當一派在授技藝時極為嚴密,數年間竟無人知其身懷絕技。
明了真人為將徐本善培養為一代道總,對其要求甚嚴,嚴令徐本善一生不得與宴,不準親近女色。并告誡弟子曰:“武術者,擊技之術也;武術者,苦術也。”明了真人讓其先練志、練膽、練性、練眼。終年聞雞即起修道練功,黑夜里以燃香計時,令徐夜行山路,并限時往復;有時親領其夤夜入深山老林,他卻出其不意,消然匿跡,任弟子在荒山野林的無人之境中聽任虎嘯狼嗥;在道觀,則令徐本善苦練獨木樁、九宮樁等功法;在山崖前,嚴格訓練其飛檐功、內丹功、外丹功;于密室中懸沙包,標明碼號,發令擊打不得有誤,使其沙包功夫大增;在曠野令其雙臂套入數十枚鐵環,用甩臂等方法擊打目標。使其鐵環功成為一絕。徐本善從師學藝十數載,習得上乘武功,但也從不輕易外露,更不仗技凌弱。
興修武當升神道
清光緒已丑年(1889)徐本善領命為監工,興修武當升神道。
武當山原有古神道,因年久失修,香客人眾攀登艱難,常有落崖喪生致殘事件發生,徐本善身為監工,與民工和衷共濟,每遇險重活,他身先士卒,勁不少使,汗不少出,深得民工們的愛戴。襄陽府道尹熊斌對其十分賞識,新路竣工后,徐本善被襄陽道尹親命為武當山全山道總。從此,他更是奮發砥礪,志存高遠,他要求全山道人為修繕武當道觀而克勤克儉,并嚴格恪守道之清規,按榜律戒條辦事,求賢若渴,任人唯賢。他自已以身作則,賞罰分明,使武當山道風為之一新。他每日起床很最早,睡得最晚,自知任重道遠,沒有健壯的體魄,宏圖大志就難以施展,故每日練功,從不間斷,即使行路也是左手抱日月,右手甩乾坤,舉止和緩,呼吸自然,以求內功之純精。人們常道他行蹤古怪,殊不知他乃功底精深,含而不露的高人。清宣統已酉年(1909)初,到武當山朝山的香客每日數以萬計。徐道總為了將紫霄宮“十方丈”擴建,與“紫霄大殿”兩廊偏房連成環廊大院,而在“十方丈”后備齊大批木料。一天,均州器川香客會眾二百余人,無故在“十方丈”的后院內滋事。其會首帶頭,自恃手下六十余眾精通拳腳,出言污穢,蠻橫無理。先由紫霄宮知客道人出面化解,繼之監院又來勸說,哪知歪風不息,邪氣反而上升。徐道總見狀,即親自與會首交涉。鬧事者不愿言和,欲以武力相見。徐道總規勸再三,無賴們還是胡攪蠻纏,惹得道總怒發沖冠,說聲“好!”跳出圈外,大喝一聲:“誰敢上來!”接著便在宮中將那五米長的梁木舞了起來,如戲耍撥火棍一樣輕靈。那鬧事的六十多人哪見過這情景,早已被懾服,個個吐舌縮頸,撲通跪倒在地,懇請道總息怒。自此,武當道眾及附近百姓才知曉徐本善武功絕倫。隨著國事日非,徐本善深慮武當被亂匪騷擾而無人護衛,有意挑選一批忠厚的道人授之以各種武功,組成一支守護武當圣地的勁旅,由于各種原因,這一愿望久久沒有得到實現。但徐道總并不甘心武當絕技的失傳,精心地教授了李合起,冷合斌,梁合奇,水合一,李合林等幾個得意弟子,其中尤以李合起為最。老道總帶弟子習拳練功,偶爾也被一般人所見,但所見的僅是練的拳套,只見他們練拳輕飄圓活,無聲無響。而在練起武當秘功時卻是相當嚴密的。若偶碰見未準許習拳的道徒來觀看,他即嚴加制止,連留步觀看也是不允許的。由此可見,武當秘功的傳授由于單傳和道規的清嚴,一般鮮為人知。后來形意門大師傅劍秋遨游天下,專訪武當,與徐道總一席深談,兩人相見恨晚結為摯友,并連日交流拳功心得,切磋武藝,自此,武當秘功才由傅劍秋輾轉傳向外界。
徐本善德高望重,對待一般浪浮弟子,總是規勸其改邪歸正,教育再三而不思悔改者,被老道總碰見,或被如提小雞似地袖于他道衣之中,以示警誡;或用于輕捺其頭,被捺者頭痛數日方可痊愈;或用手輕握其腕,被握者酸痛也需半日方止,所以一般浪浮弟子對徐本善十分敬畏。徐本善再逢有事外出或巡山,常暗攜九節鋼鞭。如巡道觀,則只暗藏一根二尺許的連環棒。此棒為套疊式,遇有突然情況,可以由短變長。平日里,他雙臂套有十個連環,既可護臂練功,又可于萬不得已時作暗器發出。徐本善不但嫉惡如仇,對他人的疾苦更是盡力排解。而對無理取鬧蠻橫者,無論其地位如何,勢力多大,他決不會有絲毫通融。所以他不但有“徐大俠”,“徐武俠”,“徐教師”,“徐道總”等美稱,還有“徐犟子”的綽號。
當賀龍和其結下忘年之交時,愿稱徐道總為師。徐本善堅辭不能為師,只表示可在賀將軍面前露丑,一起練練拳腳,以備防身之用。徐道總還讓其弟子李合起,冷合斌,水合一等人與賀龍一起演練。紅軍郭凡政委甚至更改了姓名以表示自已已是徐道總的弟子。
徐本善后來慘糟匪徒殺害,時年七十有二。武當山道眾將道總遺體隆重安葬于紫霄宮東門外。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