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功與氣功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6-06-17 瀏覽次數:次
靜功著重在一個“靜”字,不必要在“氣”上做什么功夫;氣功著重在一個“氣”字,未必就能符合“靜”的原則。試看社會上各處所傳授的氣功,多數都是用意念的功法,不是用意念引導動作,就是用意念引導用氣,或者是動作、用氣、意念都在一起。氣功的法門雖多,總要用意念,加上氣的動作,靜功則完全是靜,在氣上則是順其自然,并不用自己的意念去支配動作,如果有意念使之動作,就失去了“靜”的意義。這樣對比而言,靜功比氣功的起點要高。許多氣功把靜功作為本派功法的最高一層功夫;而在內丹功法之中,靜功只是最初下手的筑基功夫。由此可見,靜功和氣功在層次上存在差別。
靜功和氣功之利弊,亦有所不同。氣功做得好的,能夠去病健身;做得不好,不但舊病不愈,反而增添新病。靜功做得合法,自然能夠治好醫藥難愈的病癥;做得不合法,身心也能多少得點益處;退一步說,即使沒有大的效驗,絕對不會又添新的毛病。可知氣功是有利有弊,而靜功是有利無弊。
有些氣功也有靜坐法,但就其本質而言,靜功是靜的一方面事,氣功是動的一方面事,二者性質不同。氣功的靜坐法,不合內丹靜功之原則。氣功靜坐,身體外表雖然坐在那里不動,但是他們的思想還在身中運用,沒有休息。雖然說是靜坐,實際上仍然屬于動的一方面,算不得真正的靜功。
對于各種病癥的治療而言,氣功的作用離不開靜功,離開了靜功,氣功的效果很難保障。比如胃潰瘍病和神經衰弱,如果不用靜功,單靠氣功很難保證有確實的效驗;假使不用氣功,專做靜功也完全能夠痊愈。這是實際的經驗,而且經驗不在少數。近些年來治病效果較好的氣功,實際上總是包括有靜功的作用在內,于無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關系甚大。病愈之后,一般人都認為是氣功的效果,不知靜功在其中潛移默化地起到了恢復健康的主導作用,氣功只是輔助作用。因此在治病方面,氣功和靜功不可分離,練過氣功的人士,進一步深造內丹筑基之靜功法,對于身體的健康長壽和精神境界的提高,都將會登上一個新的階梯。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