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祖師《打坐歌》譯解 (十八)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21 瀏覽次數:次
文/高帥
關于下德之人的修真及其社會救瀆意義
原文
行一日,一日堅,莫把修行眼下觀。
譯文
修行一日,就有一日的收獲。不要把煉金丹,當做是一時的偶然來看待。
釋義
《打坐歌》寫到這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話呢?我們認為,這是張三豐祖師丹詩歌訣的一種常見的寫作習慣,是先說理,后對以往修行的錯誤,再逐一指正。
修道不可一蹴而就
《悟真篇》有丹詩說“月才天際半輪明,早有龍吟虎嘯聲;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時辰內管丹成!。自古及今,很多人因“一時辰內管丹成”一句,而癡迷于一時半刻可以成道。這就導致某些人以為,不得師傳的秘密口訣,修道是不可能的。
所以,道家金丹口訣一說的神秘,就出現“智慧出,有大偽!爆F象。
祖師是鑒于這樣的情況,故提醒大家,修真是修行一日,就有一日的收獲的。
行一日 一日堅
降心為不為 修心去雜念
道家修真有上德之人和下德之人的區分,所謂下德之人,是指雜念多、貪心重、慧根淺的凡夫俗子。具備這樣屬性的個體,因后天習氣根塵重,是要通過漸修的手段,用借假修真的方法,去降伏其心,才能獲得金丹的“本來面目”。
《呂祖百字碑》說:“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這個養氣的道理,不能瞎猜,這個氣,是指道氣,是存在于宇宙之間的浩然之氣,故而這個氣,是道本無言的。那么,道家修行常常說的養氣,就不能落于后天的形跡,所以要“忘言”,意思是連氣的概念,修真者都不能有,才叫養氣之道。
道氣浩然 存于宇宙(資料圖:圖源網絡)
養氣之道,就是修心之道。
《悟真篇》說:“心者道之體也,道者心之用也!保褪沁@重意思。
所以,三豐祖師說:“以在身中之中,尋不在身中之中”。意思是我們要想降伏這個頑固的人心,既不能強制去降伏,也不能不去降伏。若強制降伏,那是執著;若不去理它,那是落空。所以呂祖才說“降心為不為”,是“用中無用”的意思。是張三豐祖師說的“勿忘勿助”的意思《(道言淺近說)》。具體的方法,祖師說:“不可用心守,不可無意求,用心守則著相,無意求則落空!保ā缎䴔C直講》)。
下德之人修真,修的是什么?修的是人心,是降伏其心,是一個漫長的煉性過程,故而叫漸修。
下德之人的修心方法是什么?呂祖說是“降心為不為”的漸修。是“下德者,以術延其命,乃配坎離而方成。”(呂祖《黃鶴賦》)的“取坎填離”過程。
所以,《打坐歌》的煉金丹內容,到了這里,祖師提醒大家,煉金丹修煉一日,則有一日的功效,才不至于癡迷那種“金丹重訣不重文”的秘密口訣的期待和盲從當中,而虛度光陰。
道家的煉金丹,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無論怎么去說,人心也是難以超越那種我執的。故而本文所解釋的道家的煉金丹的漸修,對物欲橫流,人心不古的社會,有一定的救瀆意義,也是弘揚道家金丹文化的時代價值。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高帥,騰訊道學專欄作家)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