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備于理:“忍”對身心健康有益嗎?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20 瀏覽次數:次
張公藝《百忍歌》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
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不忍小事變大事,不忍善事終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
劉伶敗了名,只為酒不忍;陳靈滅了國,只為色不忍;石崇破了家,只為財不忍;項羽送了命,只為氣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來創業人,誰個不是忍。
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思前想后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準;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結鄰近;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
忍得勤苦有余積)忍得荒淫無疾病;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斗消仇憾;
忍得人罵不回口,他的惡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沒勁;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
忍時人只笑癡呆,忍過人自知修省;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言便不忍;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
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后又要忍;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
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張公藝畫像(資料圖 圖源網絡)
注釋
〇忍:容忍;忍耐;克制。
〇大人:這里指有修養有成就的人。
〇傾:傾倒;潰敗。
〇慈孝:舊時父母對子女的愛心稱為“慈”,子女對父母的愛心稱為“孝”。愛敬:舊時稱兄姐對弟妹的愛心為“友”“愛”,弟妹對兄姐的愛心為“悌”“敬”。
〇爭競:爭斗;吵鬧。
〇劉伶:晉代人,嗜酒縱酒,曾作《酒德頌》。被罷官后,游逸山林,放誕不羈,為“竹林七賢”之一。
〇陳靈:春秋時陳國國君,陳靈公耽于酒色,寵臣多酒色之徒,寵妃是姬妖淫成性,他疏于國政,導致被他寵妃之子追殺,而從狗洞里鉆出去逃到楚國。
〇石崇:晉代的豪富。字季倫,任荊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而成絕代豪富,竟然與王公貴戚斗富,后為趙王司馬倫所殺。
〇項羽: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在秦朝滅亡后自立為西楚霸王,并分封諸侯王。后來同劉邦爭戰五年,不想有了垓下之敗,突圍逃到烏江,本可渡江而去重整兵馬伺機再戰,而他卻血性剛烈,心氣不平,覺得無顏去見江東父老,最終落到“別姬”、“自刎”的悲劇。
〇立品:修養心性,確立品格。
百忍堂(資料圖 圖源網絡)
譯文
撰寫傳誦這首《百忍歌》,贊揚百事容忍的好品行。容忍是大人處世的氣量,容忍是君子立身的根本。
能容忍會感覺炎夏不熱,能容忍會感覺寒冬不冷。能容忍會體味貧中有樂,能容忍會享受康壽久永。
人高貴不能忍就要傾倒,家殷富不能忍就要虧損。不能忍小事會釀成大事,不能忍善事會轉化仇恨。
父子間不相忍會失慈孝,兄弟間不相忍會失愛敬。朋友間不相忍會失義氣,夫婦間不相忍多有吵爭。
劉伶其人為何罷官敗名,只為嗜酒放誕情性不忍。陳靈公又為何失政去國,只為沉迷妖色淫性不忍。
富豪石崇為何家產破敗,只為好勝斗富貪性不忍。霸王項羽為何兵敗送命,只為好強爭氣血性不忍。
看一看如今那些犯罪人,哪個不是不知忍而犯混。想一想古來那些創業人,哪個不是知其忍而大成。
撰寫傳誦這首《百忍歌》,贊揚百事容忍的好品行。仁者能忍那常人所難忍,智者能忍那常人所不忍。
思前想后是忍耐的良方,裝聾作啞是忍耐的法門。處世能忍可以走遍天下,待人能忍可以廣結近鄰。
能忍受淡泊就可養精神,能忍受饑寒就可立品行。能忍受勤苦就會有余積,能忍克荒淫就會無疾病。
能容忍子孫就會存人倫,能忍禁口饞就會全物命。能忍吐閑話就會免是非,能忍禁爭斗就會消仇恨。
能忍受他人謾罵不回口,那么他的惡口也會閉停。能忍受他人打鬧不回手,那么他的毒手也會沒勁。
須知道忍讓才是真君子,切莫說忍讓是個大愚蠢。你容忍當時人只笑你癡,你容忍事后別人會反省。
即使有人嘲笑你也得忍,切莫聽人煽動而不去忍。世間愚人嘲笑的是容忍,上天神明重視的是容忍。
自己言行有錯固然要忍,人家行事有誤也還要忍。遇事當時最要緊的是忍,待事過后誠可貴還是忍。
人生一世不怕百事能忍,百年期間只怕一事不忍。人若不忍百福都會消空,若能一忍萬禍化為灰燼。
公藝百忍圖(資料圖 圖源網絡)
養生旨要
張公藝長壽經驗凝結起來就是一個“忍”字,族人把他上給高宗的獻文與他平生關于“忍”的言論編成《百忍歌》,借以宣揚和歌頌張公藝待人處世的基本方略和高尚德行,并奉勸世人,若能抱定一個“忍”字,這樣既不傷害他人,對自己身心健康也大有益處。
歌中所主張與頌揚的“忍”,屬于心性修養范疇,是養生學中調節精神與情緒的重要法則之一。“忍”,就是要求人們遇到急憤難平的人事或自我情緒不良的時候,要能夠想想賢圣的教導,想想壽星的經驗,也想想那些惡行事端的教訓,放眼遠處、大處,提倡理智、明智,注意克制、控制,及時而端正地把握自己心性,不要任性狂放、暴怒不休。否則,或氣或怨,或怒或鬧,小則引起病發,大則危害性命。
“忍”是為達到“和”的目的,選擇的行為方向和策略,包括妥協、退避和逆來順受。“和為貴,忍為高”,“小不忍則亂大謀”,“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忍一忍風平浪靜,讓一讓海闊天空”。“忍”字格言在民間非常流行,俯拾皆是,鼓勵人們道德上的修養,鼓勵人們陶冶和內省,以達到“內則修己,外則安人”的目的。
大千世界,有良有善,有情有愛,百年人生,有時也會遇到卑劣小人,惹事生非招煩惱。怎么辦?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個“忍”字:大事講原則,以理服人,小事講風格,寬容忍讓。忍讓片刻,會風平浪靜;一步寬容,將海闊天空。
人處世,需要容忍,成就事業,需要容忍,要健康長壽,更需要容忍,一般人需要容忍,老年人和體弱多病者,更是需要靠容忍來自控心性,保持精神愉快,調節身心健康。誠如歌中所說,“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要一忍百忍,一忍到底。民諺說得好:“遇事能夠忍一忍,便得幾日和平,平生能夠忍百忍,必將健康長生。”
人生百忍,方能健康長壽(資料圖 圖源網絡)
附錄1:
[唐]寒山“忍辱護真心”勸
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寒山《寒山集•無題》)
附錄2:
[宋]陳直“忍默”訣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
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陳直《養老奉親書》)
附錄3:
[清]錢德蒼“百忍歌”
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待如何?我今為爾歌百忍,爾當歡聽笑呵呵。
朝也忍,暮也忍,饑寒勞苦也只忍。恥也忍,辱也忍,方寸之間各自省。
道人何事未歸來,濃云隔斷須彌頂。腳尖踢破一字關,萬里西風吹月冷。
天風清,明月凈,分明照破無為鏡。君不見大舜躬耕勞也忍,孔子絕糧餓也忍,閔子單衣寒也忍,
韓信胯下辱也忍,劉寬污衣怒也忍,不疑償金恥也忍,師德唾面羞也忍。須學張公兄弟和,九世同居書百忍。
(錢德蒼《解人頤》)
附錄4:
[清]錢德蒼“勸人含忍寬厚”詞
不忍一時有禍,三思百歲無妨。寬懷自解是良方,忿怒傷心染恙。
凡事從容修省,何須急躁猖狂。有涵有養壽延長,穩納一生福量。
恣意發狂有失,存心忍耐無憂。性情兇暴易遭囚,度量容人有后。
羹污能容入相,受辱胯下封侯。張飛躁暴斷咽喉,到底終遭毒手。
占盡便宜有報,吃些虧也無妨。龐涓暴虐早身亡,孫子忍之無恙。
血氣方剛壯士,不宜恃力凌人。一言不合怒相爭,烈火一般情性。
不忍一時忿氣,卻擔百日憂心。忠言逆耳莫生嗔,苦口藥能醫病。
(錢德蒼《解人頤》)
附錄5:
[清]錢德蒼“勸世歌”
心不光明點甚燈?念不公平看甚經?大秤小斗吃甚素?不孝父母齋甚僧?
妙藥難醫冤孽病,橫財不富命窮人。利已害人促壽算,積善修行裕子孫。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暗中陰騭分明有,遠在兒孫近在身。
守口莫談人過短,自短何曾說與人。生事事生君莫怨,害人人害汝休嗔。
欺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
(錢德蒼《解人頤》)
附錄6:
[清]陳白沙先生“忍字箴”
七情之發,惟怒為遽,眾怒之加,惟忍為是。當怒火炎,以忍水制,忍之又忍,愈忍愈厲。
過一百忍,為張公藝。不亂大謀,乃其有濟。如其不忍,傾敗立至。
編者注:據錢德蒼《解人頤》記:白沙先生偶因家僮失物,怒詈之,不覺動氣。后乃作詞以自警。
本文由騰訊道學根據《中華養生通鑒》(寧業高編著)整理發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安徽省大別山文化研究院編印。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