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備于理:食玉泉啄齒長壽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18 瀏覽次數:次
蒯京“食玉泉啄齒長壽”法
朝朝服食玉泉,啄齒,使人丁壯有顏色,去三蟲而堅齒。
注釋
○朝朝:每天早晨。朝,讀zhāo,早晨。朝,又義日,天。如今朝,明朝,朝朝。玉泉:人的唾液。[唐]孫思邈解:“玉泉者,口中唾也。”
○啄齒:人口中上下牙齒相互敲啄。是指上下相對應的每顆牙齒互啄,第對應牙齒互啄七次,如此從左而右,依次互啄,至右末牙,再回復至左末,即所謂“啄齒二七遍”。
○丁壯:青壯年。這里是指人體健壯。有顏色:指面容好,氣色好。
○三蟲:小兒三種常見的腸寄生蟲病。《諸病源候論》卷五十:“三蟲者,長蟲、赤蟲、蟯蟲。”詳蛔蟲病、姜片蟲病、蟯蟲病條。這里泛指各種人體寄生蟲。
譯文
每天早晨未起床,先行練精保健康,
口潄唾津吞咽下,這叫服食玉泉湯,
上牙下牙相對啄,左右循環震牙幫,
老人健壯氣色好,小兒除蟲齒堅強。
養生旨要
上列蒯京“食玉泉啄齒長壽”法,是三國魏人皇甫隆給丞相曹操復信中介紹的,關于蒯京暨其“食玉泉琢齒長壽”法,當是屬實可信的。皇甫隆自己就是善于養生的壽星,并知之那么詳細,想必對此法也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與體會,認為確實是為養生法寶,也才敢以書面形式向丞相推薦。
唾液養生法(資料圖 圖源網絡)
蒯京“食玉泉長壽”法,不僅為時人后人認可而接受,歷經近二千年來,其技法在繼承中又有所補充發展,名稱也相應變化,或稱“唾液養生法”,且大眾化通俗化,又稱“胎食法”、“赤龍攪華池法”、“咽津養生法”、“唾液養生法”。
唾液與長壽有密切關系,古人十分重視唾液養生。許多中醫書上都提到,唾液充盈又常含而咽之,增強消化功能,潤五臟,悅肌膚,流通血脈神氣,延緩機體衰老。中醫學認為:“五臟化五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唾液能“潤五官,悅肌膚,固牙齒,強筋骨,通氣血,延壽命。”
有學者指出,現代醫學也表明,唾液中包含有血漿中的各種成分,有10多種酶和近10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以及有機酸和激素。唾液中還有一種唾液腺激素,能刺激人體的造血機能,延緩身體各個組織器官的衰老,預防老年性疾病,有利于人的健康長壽。唾液中還有一種過氧化物酶,可以抑制致癌物質的毒性。唾液還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及潤肌減肥等多項功能。依據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結果顯示,會致癌的黃曲霉素、亞硝酸鹽若與唾液接觸三十秒后即會稀釋抑制。也就是說,唾液有很強的防癌效果,也是天然的抗癌劑。此外,唾液還具有消除從氧氣和食物中產生對人體有害的自由基,其所含溶菌可殺滅病毒和細菌,所以說,唾液既是人體自制的保健護身利器,也是自備的養顏美容佳品。
附錄1:
[晉]張湛“叩齒牢齒”說
齒,骨之窮也,朝朝琢齒,齒不齲。
(張湛《養生要集》)
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
(張湛《養生要集》)
附錄2:
[南朝梁]陶弘景“食玉泉除百病”說
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陶弘景《陶氏效驗方》)
附錄3:
[明]胡文煥“長生導引歌”
子午披衣暖室中,凝神端坐面朝東。
澄心閉目鳴天鼓,三十六局聲亦同。
兩手向肋勻赤澤,七回摩掌熨雙瞳。
須知吐納二十四,舌攪華池三咽終。
(胡文煥《類修要訣•長生導引歌》)
附錄4:
[明]高濂“叩齒養生法”
齒之有疾,乃脾胃之火薰蒸。每侵晨睡醒時叩齒三十六遍,以舌攪牙齦之上,不論遍數,津液滿口方可咽下。每作三次乃止。及凡小解之時,閉口咬牙,解畢方開,永無齒疾。
叩齒養生(資料圖 圖源網絡)
(高濂《遵生八箋》卷九)
附錄5:
[明]高濂“掩耳卻病法”
邪風入腦,虛火上攻,則頭目昏旋偏作正疼。久則中風不語半身不遂,亦系此致。治之,須靜坐升身閉息,以兩手掩耳,折頭五七次。存想元神逆上泥丸,以逐其邪,自然風邪散去。
(高濂《遵生八箋》卷九
本文由騰訊道學根據《中華養生通鑒》(寧業高編著)整理發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安徽省大別山文化研究院編印。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