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練太極拳有技巧 分招熟、懂勁、神明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09 瀏覽次數:次
《大武當》劇照 太極拳
問:太極拳練基本功時間過長,技擊見效太慢,基本功是不是一定要練很多年?
答:基本功非常重要,好比蓋房子,不打好基礎就往上砌墻,就經不起自然災害的考驗。過去說“太極拳十年不出門”,因為太極拳很吃功夫,他的技擊特點是用意不用力,是引進落空,是合力擊發,是通過一種反先天的訓練方法訓練出一種反先天的技擊技術,試想要把從小養成的與人較技總是好努氣、用力、抗爭的習慣改成用沉氣、放松、順隨的方法戰勝對方,確實很難。確實需要較長的時間。要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要有一個脫胎換骨的過程。這比練力量、練速度、練招法、練柔韌要難得多,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練太極拳是改秉性的功夫,你說難不難,很難,確實很難。
太極拳是練后發制人,舍己從人,不許主動攻擊他人,不準以力欺人,寧輸其力,不輸其理;太極拳是頭腦功夫,是哲理性拳術;是不傷自己,不傷別人,不傷和氣的文明高尚的拳術;是富含多種文化、科學知識的文化拳術;是有理、有利、有節,以德服人,以藝取勝的大智大勇的拳術;太極拳在技擊時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對方犯我,我以高超的技藝和奇妙的戰術,使對方感到無能為力,無所作為,受擊而無怨,跌翻而自責。太極拳不但不主動攻擊他人,還要求在受到他人攻擊時不反抗、不還擊,而是順勢調身,使對方敗于自己的慣性。對方失敗,不但對我無怨無怒,且感到心服口服,驚奇不解。還會使雙方都產生一種有益的思索。
可以說太極拳是一種促進人類文明進化的、共建和諧社會的、在最高層次上把修身、養生、防身融為一體的文化體系。要掌握他談何容易!與你打我一拳,我還你一腳、你用力我反抗的一般技擊術怎能相提并論?與一般常人對技擊格斗的認識怎能相合?現在我們把話題拉回來,還說建房,蓋一棟民用的平房或多層(六層以下)樓房,因為基礎不深,用不了多久就出地皮了,整體工程交付使用也快。練太極好比是蓋一棟公用建筑的高樓大廈,因為樓層高,跨度大,結構復雜,要經得起時間、地震、風雨等各種自然災害的考驗,必須有堅深的基礎,所以在起步階段,施工進度較一般建平房或多層樓房要慢的多。往往開工好長時間,還出不了地皮,看不出眉目。但一但基礎打好,出了地皮,大樓就會一層層拔地而起,就會越來越壯觀。
學練太極拳分招熟、懂勁、神明三步功夫
招熟:多練習 打基礎
所謂招熟,就是盤架子,打基礎。這一段是練知己功夫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要風雨無阻、朝夕不停、反反復復地按照傳統的規范要求,把太極拳套路練熟、練好。把每個動作都練的中正、松穩、圓合。
懂勁:聽勁、順勁、化勁、合勁、問勁、發勁
所謂懂勁,就是練習推手和技擊,鍛煉聽勁、順勁、化勁、合勁、問勁、發勁;用太極拳的原理來研究實戰技擊方法,這一段主要是鍛煉知彼的功夫。通過雙人或多人的推手、技擊實戰練習,從而提高大腦皮層的反應能力、皮膚的局部反射能力、全身的整合能力和舍己從人的親和能力。要練的泰山崩于前,猛虎撲于后而不驚、不慌,遇到強敵進犯而能松靜、自如、靈活、暢達。
神明:空無、神妙、如云、似水
所謂神明,是太極拳的最高階段。它要求做到空無、神妙、如云、似水。
但是我認為練太極拳也有快捷方式。可以把練和用緊密結合,現在教太極拳的老師,多半只教練,不講每式的用法。在講用法時只講推手,不講擊打,好像太極拳的技擊就是推手。其實太極拳的技擊和其它拳術的技擊一樣,富含點、打、拿、發、摔等各種技擊方法,其中的“發”是各種擊打技術中最高難的一種。但是如果只練推手,那就會走偏,就會使太極拳的技擊功能退化。
把中國傳統太極拳這一具有高層次技擊技藝的武術拳種,推向只有健身、觀賞價值的體育行列,這是一種犯罪。如果改變一下太極拳的訓練方法,太極拳、八卦掌及其它傳統武術也會大大縮短見效的進程。再就是打破保守思想和提倡實事求是。有的老師多年總讓弟子站樁、盤架子,不肯說實用方面的東西,對弟子總是不放心,總是觀察觀察再觀察,這樣做對武術事業的發展是沒有好處的。再就是有的老師不夠實事求是,總以還不到說手的時候為借口,實際上是在掩蓋自己的不足。這也是不負責任的。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