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名師鄭曼青漫憶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04 瀏覽次數:次
太極拳名師鄭曼青先生
鄭曼青先生(1901—1975年),浙江省永嘉縣人。名岳,字曼青。被譽為詩、書、拳、醫、畫五絕,唯獨太極拳領先。鄭公曼青師在世時常說一句話:“口有三寸舌,亦把太極宣。”33歲時,他已是楊澄甫的得意門生,佼佼者中有陳微明、武振海、李雅軒、崔毅士、牛春明等,皆海內知名。
鄭曼青幼年多病,腹當藥櫥。家父只得令其跟中醫名師宋а習中醫學。后經熟人介紹認識了光緒末年進士濮秩臣之愛女濮冰如(字濮玉),一同在她姨媽家學畫畫。由于鄭曼青身體虛弱,濮冰如勸其與她的好友田兆麟的弟子葉大密交往,一起學習武當劍法、楊式太極拳,體質開始逐漸強壯,從此走上了武術之路。
1928年春,楊少侯、楊澄甫先后南下杭州,率領北方弟子田兆麟、武振海(字匯川)、褚桂亭、張欽霖、崔毅士等,出任南京國術館館長,上海弟子陳微明、孫存周帶領葉大密、鄭曼青、濮冰如等匯合一起,商討選派代表參賽南京武術會考(擂臺賽)。鄭曼青認識了楊澄甫和諸位師兄弟,尤其對張欽霖印象極深,他登擂時活像一只馬猴,體大健壯,步伐輕靈異常,穿騰跳躍自如,發人干凈似拋皮球一樣,連連取勝,最終奪得南京武術會考第一名。鄭曼青文才出眾,喜作畫習醫,楊澄甫非常器重,收為弟子,單獨傳授,并指定張欽霖以兄代師,傾囊相授推手絕技。
一日,楊澄甫之妻侯夫人患急病,生命垂危。鄭曼青親赴楊府為師母拿脈診病,只吃幾劑藥,侯夫人便轉危為安,身體逐漸康復。楊澄甫深為感動,視他為群徒之慧星,將楊家秘傳太極拳之口訣秘笈傾囊相授。1933年,楊澄甫決定整理出版《太極拳體用全書》,讓鄭曼青伴隨身邊,筆錄先師們的習拳精粹。該書原版出版發行時,由鄭曼青為其寫序,并參與全書的全部寫作過程,可見楊澄甫對鄭曼青的信任程度。
鄭曼青生前,為練武,所拜之師甚多。繼承之法有左家功夫。左一峰原善用一把重80斤的大刀,刀法凌厲,無人相敵,故有“左一刀”之美稱。后被一無名道長擊敗,誠心拜師從道,改練道家功夫。練到杯懸空中而不跌,鞋離腳而自動,堪稱奇人奇技。左一峰獲悉張欽霖因國術比賽譽冠,而威振南北,便帶領弟子時逢午奔往張宅,令弟子與張欽霖較量。幾個回合便技服張欽霖,張欽霖遂誠心相拜左一峰為師,潛心修煉左家心法和內功,并得左家太極拳。張欽霖與鄭曼青在師兄弟中關系甚密,而鄭曼青極為喜愛左家功夫,故從學左家功夫,崇尊張欽霖為師了。
同門師兄弟中,鄭曼青和陳微明研習太極拳數十年,他們云游四川青城山巧遇青城大俠王秀崖,見其用竹片打豆腐,響聲如擂鼓,而豆腐堅硬似頑石,知是武林秘傳十七式奇功。鄭曼青納頭跪拜求學其法,后來回家閉門練了三年打豆腐之功。
鄭曼青于1950年到臺灣后,和居住在臺北的李壽錢、王延年兩位師兄弟共同研習太極拳。不久李壽錢被學生請到公園授拳,王延年看中了圓山練習場,成為了“早覺會”的太極拳教練,而鄭曼青被聘赴美國授徒傳藝20載。七十年代初,返臺歸居臺北近郊永和鎮,參選入臺灣“國大代表”,與國民黨高層人士來往頗多。借此機會推廣他創編的“鄭子三十七式”太極拳,被視為臺灣市民普及的鄭子簡化太極拳,頗受歡迎。臺灣新聞界通過廣播、報刊大力宣傳練太極拳的好處,并讓鄭曼青在新聞媒體上撰稿或講演,一時臺灣上上下下習練“鄭子簡化三十七式”,太極蔚然成風,鄭曼青自然成了“鄭子太極拳”的權威人物了。
《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鄭曼青著
這一時期,鄭曼青著書立說頗豐。如:《鄭子太極拳十三篇》、《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太極拳淺說》等。鄭曼青精辟地論述太極拳是陰陽相摩之理、八卦相蕩之法,身含三才之本、四象五行之基。
《鄭子三十七式》太極拳是精簡楊式太極拳,吸納左家派內丹功,柔合自家以及博采五禽戲、醫理療法等,經過多年反復驗證、修改遂形成的拳法。其理論思路依據養生煉氣,氣由筋至柔,勁由骨至堅,真正表現出太極拳“綿里藏針”的內在功夫。
鄭子太極拳的最大特點注重手腕變化,用以尾閭正直,神速達頂;用以曲中求正,蓄而后發。鄭曼青還認為:練拳只有神態舒暢,才能以氣運身。則行拳時令其周身輕靈,徹底松開,尤其強調首先是手腕關節部位的松弛。
鄭曼青在臺灣有李壽錢、王延年兩位師兄弟,在大陸有王善之、胡耀貞、蘇起賡、李云龍四位師兄弟。胡耀貞和李云龍在武術、氣功方面卓有功績,在北京、大同、太原、包頭、石家莊等市影響很大,是中國著名的武術、氣功老前輩。記得鄭曼青在臨終前,拉住師弟王延年的手,殷切地希望師弟能有機會回大陸,替他看看闊別三十余年的師兄弟們,讓弟子們能接上拳緣,將武術宏揚下去。再去河北見見師傅張欽霖的女兒張致柔,到上海會見一下師姐濮冰如,以了鄭曼青思念已久的心愿。
1995年夏季,80高齡的王延年終于實現鄭曼青幾十年來的心愿。他率領一支由吳國忠、唐一安(法國人)、費詩嘉(女,美國人)、鐘文凱、王品棠等十七位中外弟子組成的太極拳代表團,回到大陸,尋師訪友,交流拳技,先后在北京、包頭、張家口、太原等地看望了胡耀貞、李云龍的眾多弟子,相互切磋太極拳套路和推手,氣氛極其祥和。接著專程到了河北省寧晉縣雙龍井鄉,探望師傅的女兒、66歲的張致柔。看到她們三世同堂,歡歡樂樂,大家回憶先師過去的生活,感慨如今社會進步了,人民昌盛。最后一站,飛往上海拜訪87歲高齡的師姐濮冰如,一別四十五載,相見已古稀,人世滄桑,感慨萬千。然而,最多的話題依然是“太極拳”三字!鄭曼青一生中弟子最多,遍布海內外。其中吳國忠、王品棠、林國瑞、翁朝彥、唐一安等弟子,分別在臺灣、香港、美國、新加坡、法國成立了專門研究《鄭子太極拳術》協會,并出版發行《太極研究》季刊,傳播到世界各地。每年都在有協會的國家輪流舉辦一屆國際神龍太極學術研討會,同時出專集會刊。目前通過國際互聯網,建立《鄭子太極拳術》網站,向全世界開放了鄭曼青的拳路和思路,加強國際間的太極拳交流。
鄭曼青離開人世已有二十六個春秋了,而《鄭子太極拳術》和鄭子太極拳思路能被后人發揚光大,可見鄭曼青在繼承前輩的傳統拳術中,有更加完善完美,不斷進化太極拳術的精粹,讓后人學習太極拳術感覺到易而不難,愛不釋手,其樂無窮,身心真正獲得雙修。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