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城與麻姑的傳說
道教神仙2016-07-03
…
-
仙衣化蝶
道教神仙2016-07-03
山青水秀、風光迷人的廣東羅浮山,不僅是華南著名的游覽勝地,而且是我國十大名山之一,同時還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山中風景名勝,比比皆是,文物古跡,星羅棋布,美麗而神奇的傳說故事更是舉不勝舉,位于云峰巖下的 蝴蝶洞就是其中之一。 蝴蝶洞為羅浮山十八洞天之一,洞內(nèi)野藤纏蔓,溪水潺潺,洞外樹木蔥籠,花草飄香,每年春夏之交,洞內(nèi)洞外,大小彩蝶,成千上萬,翩翩飛舞,溢光泛彩,繽紛迷目。關于這蝴蝶洞的來歷,還得從東晉時隱居于山中修道煉…
-
白馬悟道記
道教神仙2016-07-03
經(jīng)古歲月,湖南洞庭之西的沅水江畔,有一所重檐廬舍。主人白開,妻子李氏,彼此相敬如賓。二人據(jù)守祖業(yè),男耕女織,雖不充盈,卻也安貧樂道。 歲循午馬,李氏分娩之前,夢見一匹駿馬跨人自家戶堂,次日便生一男丁,遂名白馬。 白馬豆蔻之年,沅江兩岸常遭江盜匪禍。為防不測,只得各家圈砌圍墻,環(huán)植荊棘,飼養(yǎng)家犬。且委人徹夜不眠,巡更守夜。 不料此伙歹徒,武功高強,擅長妖法。每乘江夜風雨,便棄船上岸,打家劫舍,居然呼風喚雨,飛墻走壁。眾人…
-
道人、兔鼠、老鼠
道教神仙2016-07-03
兔鼠其實也是鼠類的一種,因臀下無尾,因此又稱無尾鼠。兔鼠毛皮為銀灰色,體態(tài)肥胖,憨態(tài)可掬,模樣活像一小兔子。兔鼠喜歡在樹洞或巖石底下安家,性情溫和不怕人,愛吃青草及樹根,也愛撿吃游人丟在地上的食物,再餓也不會到人住的房屋里偷食。相傳華山過去沒有無尾鼠。北周武帝時,道士焦道廣在北峰云臺峰營建真武宮,由于工程浩大人員眾多,吃用的菜油放在十幾口大缸里。誰知一夜之間,缸里的油全沒了。一查,發(fā)現(xiàn)是山上的老鼠用又粗又長的尾巴往…
-
太清道德天尊
道教神仙2016-07-03
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也稱:老子、太上道祖、道德天尊。坐騎為青牛。在莊嚴肅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著神態(tài)端莊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師。站在三清大殿大門看,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間、上清靈寶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神像在大殿居左,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征。《道德經(jīng)》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
-
譚景升雪中酣睡
道教神仙2016-07-03
中國的古代典籍中,有一部篇幅不大,內(nèi)容卻很精辟的著作 一《化書》。作者譚峭,可是位有道的人物。他生在五代時,父親是國子司業(yè)譚洙。譚峭卻不以富貴為求,一心修道,也常在市井中出沒。夏天常穿件黑色裘袍,冬天呢卻只穿件綠布衫,有時甚至睡在風雪中,睡到天明,人們都以為他凍死了,可近前一看,鼻中氣出咻咻,正睡得舒服呢。他這雪中酣睡的功夫,得來卻不容易。 原來譚峭從小聰明,父親看他可以造就,想讓他去考進士,譚峭卻喜歡研究黃老道家及…
-
道士葉干昭醉中救災
道教神仙2016-07-03
道士葉干昭,常云游天下,經(jīng)常醉醺醺地在街上行走,似乎在裝瘋賣傻,有時口中突然發(fā)出叱斥之聲,似乎在大發(fā)威風。人們好奇地問他干什么,回答說:剛才見到某處鬧火災,某地鬧旱災,所以降雨救護。人們幾次實下來,果然都不錯,葉千昭的名聲便傳開了。他經(jīng)過的地方,如果正逢旱災,都請他救治。千昭備起香案,啟告一番,很快就會下雨。有人請他召來雷霆,他只要將腳在地上捺,便從地底發(fā)出轆轆聲,然后雷聲轟鳴。也有因雨下得太久而來請葉止雨的,他只…
-
老君點化六詔的故事
道教神仙2016-07-03
唐代,在云南省大理洱海地區(qū)有六個詔,傳說這六個詔的詔王是六個彝族親兄弟,他們的發(fā)祥地在現(xiàn)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城南的道教名山巍寶山。巍寶山蒼松翠柏,古木參天,山泉流淌,百鳥爭鳴,奇獸嘻戲,是個山青水秀的好地區(qū)。六個詔王的家就在巍寶山下的一個彝族山寨里,這山寨名叫前新村。六詔王的父母親祖師爺和祖師娘是一對勤勞樸實的彝族夫婦,他們每日耕于巍山(巍寶山的古山名),辛勞度日,生活過得美滿幸福,可是快到六十歲了,老兩口還沒有孩子…
-
閭山道士
道教神仙2016-07-03
閭山道士葬身虎腹 在閭山偏北部大市堡廟溝有座道觀。名為天仙觀。天仙觀有上、中、下三院。上院建在高臺上,利用本山石料由整塊花崗巖石板建成的三霄石剎,殊為別致。其間供奉瓊霄、碧霄、云霄三位娘娘。鐫刻在石頭明柱上的對聯(lián)對這座殿堂有所描述:刻勤已精詳、不下瑤池金闕殿.琢磨實細致、何須銀漢玉虛宮。將石剎喻為天上宮闕,居住著上天的神仙。還刻有歌頌三霄娘娘功績的楹聯(lián):神剪伏雄獅,節(jié)烈至今垂宇宙;岐山演絕陣,英靈自古貫乾坤。這一神話…
-
道教故事—王重陽害風創(chuàng)教
道教神仙2016-07-03
金朝有位王中孚,原是陜西咸陽人,老家在劉蔣村。中孚長大后相貌雄偉,曾中過武舉。到了四十七歲那年,喟然長嘆說: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到四十歲外物不能動其心,我現(xiàn)在已過了四十,還只知道吞腥腐之物,穿紫綬官服計較財利,不是太愚蠢了嗎? 便辭去官職,離棄妻兒,拂袖離家云游訪道。四十八歲這年,來到甘河鎮(zhèn),經(jīng)過一家屠夫門前,正好有自己嗜吃的肉食,便大吃起來。忽然從南面飄然走來兩位道士,那神態(tài),像是久處煙霞隱居逍遙的,而精神飽滿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