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離權點石成金
道教神仙2016-07-03
鐘離權收呂純陽為徒,已經整整三年。 這一天,師徒二人外出云游,路過一座大山,山勢很陡,好像利劍刺向天空。驕陽照射著蒼綠的峭壁。鐘離權走在前面,步履輕盈,如履平地;呂純陽跟在后面,一步一挪往上攀登。他肩上負著一個大包裹,足足有幾十斤重,壓得他呼哧呼哧地喘不過氣來,額頭上那豆大的汗珠不住地往外流,接著就卟噠卟噠地甩落在地上。肩上那個大包裹,是他師父鐘離權在三年前交與他的,用錦帛包了一層又一層,沉甸甸的,不知包的是何物。可…
-
武當歸隱Zhang?Sanfeng
道教神仙2016-07-03
武當福地,古來是仙真潛修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得了天下,便派使者捧著詔書禮品,進武當山來尋找一位神仙,叫作張三豐。但使者在山中守候尋覓了好一陣,卻未能見到張三豐之面,只好怏怏回朝復旨。 這張三豐,原名全一,又名君寶,遼東人。傳說他生于南宋末。五歲時染上眼病,雙目漸漸昏不見物。碧落宮住持張云庵,是位世外高人,一見張君寶便覺得奇異,對他父母說:這孩子仙風道骨,不是凡器,但雙目遭了魔障,必須拜貧道為師。脫去塵翳,使智慧之珠重新…
-
壺中天地長
道教神仙2016-07-03
東漢時,汝南城中有位賣藥老人。他的藥都裝在葫蘆中。古人稱藥葫蘆叫壺,因為不知老人姓名,便管他叫壺公。這壺公賣藥,口不二價,治起病來可神得很,真是藥到病除。所以藥金可觀,每天達到數萬錢的收入。壺公錢,只給自己留下三十,其余隨手施舍給街頭挨餓受凍的窮人。日落之后,人們便不見他的身影,只見到空蕩蕩的屋子里掛著個葫蘆。只有當地的一個小官吏,叫做費長房的,瞧見了其中的秘密:原來,每當日落時,老人便縱身一跳,躲進了掛著的大葫蘆…
-
玉女下嫁的傳說
道教神仙2016-07-03
三國魏時,濟北郡有位小官叫弦超,一天夜間獨宿,夢見一個神女來和他相會。那神女自稱:我是天上玉女,東郡人,姓成名知瓊,早年失去父母,上天哀憐我孤苦伶仃,讓我下嫁凡間。夢中明明白白實實在在覺得她麗異常,容貌決非凡間美女可比。待醒來后,仍然沒命地思念她,恍惚中覺得她似在眼前,又似不在。這樣過了三四天,一天玉女當真來游訪;駕著掛帷幕的車子,跟隨有八個丫環;穿著綾羅繡花的衣服,那容貌體態,樣子就像凌空飛翔的仙子。自稱年已七十…
-
魏伯陽丹成仙去
道教神仙2016-07-03
東漢末年,江南有個叫魏伯陽的,本來是富貴人家的公子,但他生性喜愛道,不慕名利地位。他到處訪師問道,尋求燒煉金丹的法門,終于如愿以償,得到高人的指點,獲取煉丹術最奇妙的經書。后來,魏伯陽與三個弟子自己的故鄉會稽郡上虞縣的山里隱居煉神丹。這一天,神丹煉成了,但是魏伯陽知道弟子對俗世還有留戀,于是試探他們:丹藥雖然煉成了,但是先應該給狗吃,來試探是否有效。如果狗飛升了,那么人就可以服下這丹藥,如果狗死了,我們也就不能吃這…
-
太虛觀的木井
道教神仙2016-07-03
只要一提到井字,大伙都會聯想到吃水。可是,在長春真人的故鄉棲霞縣濱都里,偏偏保留著一口叫作木井的井。從金朝明昌二年到現在,整整八百年了,善男信女們還是這般稱呼它。 原來,這木井的來歷,同丘真人當年以故居為觀有關系。據說,他老人家從祖庭剛剛回到濱都里,并決定要建一座供奉三清神的殿堂以后,先把信帖交給一群仙鶴。仙鶴們得令,立即飛向四面八方。只半晌工夫,那登、萊、濰、密各州縣的大小官員和百姓都上了心。接著,前來捐金捐銀的、…
-
鐘離權智度呂洞賓
道教神仙2016-07-03
古時的長安,是個非常繁華的都市,在通往長安的大道上,總是人來車往,川流不息,既有推著獨輪車吱吱嘎嘎行進在大道上的行商賈旅,也有肩上挑著貨物、柴草,汗水淋漓的苦力、樵夫;既有身后跟著書童進京趕考的書生,又有騎著高頭大馬,揚鞭奔馳的顯貴。人聲嘈雜,塵土飛揚。 有一天,天高氣爽,云淡風輕,正是趕路的好天氣。行人個個精神抖擻,健步匆匆。在熙來攘往的人流中,卻有一個頭戴方巾,身著長袍,年逾花甲的老儒生,垂頭喪氣,緊皺雙眉,心事…
-
道教女仙碧羅仙姑
道教神仙2016-07-03
碧羅仙姑是道教的一位女仙。她的成道故事廣為流傳,在南方及港澳地區有一定的信仰。 碧羅仙姑,姓黃名詠冰,字潔坤,陜西省西安府咸陽縣人。她的父母到晚年六十歲時,身邊還一直無子息,非常著急,并常去咸陽郊區的純陽呂祖觀祈禱求子,以繼香火。其父母不分時日,一天也不間斷地去呂祖觀中祈求生兒育女,實是虔誠。終于感動天地,于清朝乾隆戊午年五月二十二日丑時,不孕而生一女孩,女孩生時即能語,雙目有神,不哭反樂,甚是可愛,周圍十八里鄉親頗…
-
九老仙都君
道教神仙2016-07-03
九老仙都君為道教重要尊神,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列于第四左位中,與正一真人三天法師張陵同列,而為太清太上老君的輔臣。故以他名號所刻的法印為道教諸宗所重視,正一、上清、靈寶、三皇、神霄、凈明各派皆用之,但印文有別,現存七種。(1)收載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二七。并有《九老仙都印說》,述其淵源、功用:太清正一之道,乃玄元之後圣付正一天師,有拜章之儀,用九老仙都印者,乙太清同生八老尊,是太上為師,故弟子上聞于師,以九老仙都印…
-
關于老君賜煤的傳說
道教神仙2016-07-03
中岳嵩山之陽的逍遙谷里,有一座老君廟。據史記載,廟為唐代調露元年 (679年)高宗為道士潘師正所建的道院,名為隆唐觀。觀內雕有一尊2.8米高的白玉石坐像,稱老君像。這里廣泛地流傳著老君賜煤的傳說故事。 老君,就是道教尊奉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亦稱老聃,春秋戰國時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曾著《道德經》(即《老子五千文》),為道家經典,因此,老子被稱為道家始祖。嵩山最高峰東南的金壺峰,按《拾遺記》記載,就是老子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