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繹義·踐行“禮樂”的一個范本:《論語·鄉黨篇》發微
國學資訊2016-07-23
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本篇可以看作是立于禮的一個范本。篇中所記載,皆為孔子本人平時舉止、容色、神態、氣度之類,但這些揖讓舉止,都是循禮而行,是禮的具體踐行。許慎《說文解字》有云:禮者,履也。孔子在本篇中一舉一動,正合乎禮的這一基本要求,是其對禮的身體力行,也是最直接、最形象的現身說法。 守禮是為仁的基礎和邏輯起點,一個人若是不能恪守禮節,那么就無法想象他能夠真正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然而,禮不…
-
國學漫談:康有為與譚嗣同的國學觀
國學資訊2016-07-23
近代國學對應的是外來之學,基本含義是本國固有之學。而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對于固有之學的稱謂并不統一。梁啟超在作于1902年的《中國史敘論》中第一次使用國粹概念,并且多次用國學代表中國學術,國學由此成為流行語。在此之前,嚴復習慣于使用中學概念。而康有為、譚嗣同則同用孔教概念,并引發了兩人國學理念的諸多相同之處:第一,康有為、譚嗣同將中國固有之學統稱為孔教(又稱孔學、孔子之教或孔子之學,四者異名而同實),出于以教治教的動機,…
-
開春兩件事:種樹與讀書
國學資訊2016-07-23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要做的事很多,有兩件是不可少的:一件是種樹,另一件是讀書。春季的節日也不少,有兩個節日不要忘記:一是植樹節,二是讀書日。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這一天也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先生生前重視林業。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把3月12日定為植樹節,旨在鼓勵全國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這一天還是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又是法國作…
-
毛澤東詩詞中的春
國學資訊2016-07-23
自然界中的物候、山水、草木、蟲魚常出現于文人筆下,借用其或則寓意、或則抒情、或則寄志,古今皆然。作為政治家、思想家、理論家、新中國主要締造者的毛澤東同志,除了其驚人的政治素養和搏擊風雨、力挽狂瀾的魄力外,于此道亦是爐火純青。當年郭沫若所作《滿江紅讀毛澤東詩詞》一詞中,對毛澤東詩詞高度贊賞,評價其乃經綸外,詩詞余事,泰山北斗。 細覽毛澤東詩詞,其內容極為豐富,內涵博大精深,選題包羅萬象。地域上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景物…
-
雅趣說字:非常之“大”
國學資訊2016-07-23
馬季與趙炎說相聲,相互比大小,我上嘴唇挨著天,下嘴唇挨著地。舉凡極言之大者,免不了要夸張一番。莊子的《逍遙游》夸張起來,汪洋恣肆,無邊無岸。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鵬,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這當然不是吹牛,而是浪漫主義的哲學夸張。 何謂大?字典的解釋,是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從字源上看,大字的甲骨文象形,如同四肢張開、頂天立地的成年人,大寫的人當由此而來。大字的結構,看上去…
-
不能讓民族文化瑰寶消失——代表委員熱議民族文化保護
國學資訊2016-07-23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特色村鎮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部署讓一直關注民族文化保護的茸芭莘那委員倍感振奮。 怒江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的核心區,世居于此的傈僳族、怒族、普米族等20多個民族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怒江集獨特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于一體,被贊譽為民族文化大觀園。然而讓茸芭莘那委員憂慮的是,近些年,怒族的傳統民居石板房和傈僳族的傳統民居千腳落地樓被鋼筋水泥的平頂房取代,而許多通過口耳…
-
光明論壇·溫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國學資訊2016-07-2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見于《論語》,是人們很熟悉的。習主席也多次在講話中引用!墩撜Z》中的原文是: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意是,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個字是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說: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加給別人。 推己之謂?K〉木,是推己及人。从准s旱乃,推及他人,理金~說乃?或者像民間所講的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恕的精神,也包含著平…
-
大型典籍書系《國學教育輯要》捐贈儀式在京舉行
國學資訊2016-07-23
由中華國學研究院歷時兩年研究,梳理編輯而成的大型國學教育書系《國學教育輯要》,日前經由中國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該書系主編君藝豪、焦玉華在北京育翔小學回龍觀學校舉行向北京市昌平區所有的中小學贈書儀式。在捐贈儀式上,十幾年熱衷于教育公益事業的雕塑家君藝豪向昌平區轄區各中小學校捐贈了1000套《國學教育輯要》圖書(價值40萬元人民幣)。本書系共分三卷,共計190萬字。由《家道》卷、《師道》卷、《教法》卷組成,該書系全面疏理了國學教…
-
光明論壇·溫故:君子和而不同
國學資訊2016-07-23
和而不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和文章中引用這個詞,不了解這個詞的意義,就很難正確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用義。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在《論語》中只有這一句,沒有解說,因此有些學者對此有誤解。有人以為和而不同可以理解為不同事物和諧相處。但是,孔子另一句是小人同而不和,能解為不和諧的事物都相同嗎?我們從古代典籍中可以看到,和與同是兩種狀態,也是兩種態度。不同不是指事物,而是說君子不贊成同這種狀態。 《國語鄭語》中記載史伯提…
-
國學漫談:向韓非學學經營之道
國學資訊2016-07-23
韓非治道學講的是君主治國之道,但不妨礙我們從經營學的角度解讀。廣義地說,君主也是一位經營者,他經營著一個國家。一般經營者的經營規模,雖然沒法和君主的國家相比,但至少也是一個團隊,二者在道理上應該有相通之處。我覺得,經營者可以從治道學中得到三點啟迪。 一是悟出務實精神。韓非治道學的第一點特色就是務實。在韓非治道學中,道不再是核心話題,而代之以理。理都是具體的,具有可操作性,不像道那么抽象。他關心的問題不是什么樣的社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