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隍廟鼓樂社介紹
欄目分類:道教音樂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西安鼓樂亦稱長安古樂,是以鼓為主的打擊樂和吹奏樂混合演奏的一個大型器樂樂種。它起源于隋唐,歷經宋、元、明、清,流傳于西安及其周邊的長安、周至、藍田等地, 至今仍完整地保留著傳統的曲目、曲牌、樂器、曲譜及演奏形式。
西安鼓樂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出現了僧、道、俗三個流派及二十余家鼓樂社。在演奏風格上也各有不同,既有宮廷音樂之典雅華麗,也有佛樂、道樂之清幽莊嚴,更有民間音樂之淳樸渾厚。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古以來,西安都城隍廟道眾除了日誦早晚功課外,堅持修習鼓樂,并口傳心授,勤修苦練,世代相傳,從而為道派鼓樂傳承、發展奠定了基礎。
舊時都城隍廟鼓樂社排練實況
自古以來,西安都城隍廟道眾除了日誦早晚功課外,堅持修習鼓樂,并口傳心授,勤修苦練,世代相傳,從而為道派鼓樂傳承、發展奠定了基礎。
西安都城隍廟鼓樂的主要特點:
一是旋律古雅,節奏平緩,似行云流水。由于樂曲、樂器與道教經韻、法器密切相關,融入了道家綿柔修為不爭的思想,形成了平和幽雅、肅穆恬靜的藝術風格。給聆聽者以飄渺悠遠、空靈玄妙、大氣自然、宛如人間仙樂的藝術享受。
二是音樂表現內容豐富。有對神靈慈悲萬能之贊美,對仙境美妙歡暢之渲染,對人生幻化悲哀之感悟,對招神遣將莊嚴之敬畏,對吉祥喜慶平安之祈愿等。充分表達著人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想象力。
三是技藝精細組織嚴格。在演奏技法上要求細致優雅,講究所謂磨鏡雕花”;在樂隊編制、樂器配置上也十分考究;在吸收與訓練藝徒時,其嚴格程度超過一般業余樂社。從而在演奏中體現出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非凡的藝術表現力。
都城隍廟鼓樂演出實況
近年來,在劉世天道長的率領下,西安都城隍廟鼓樂社在,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前提下,致力于現代管理創新、道派鼓樂研發、提高演出效果。
樂社講求排練實效,推行首席制,激發樂師們不斷學習提高的積極性。加強與相關機構、專家的聯系,為鼓樂社未來發展尋求理論與技術支持。發揮資源優勢,深入西安交大等各大院校進行課堂展示。與藝術院校強強聯手,建立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教學基地。
樂社在參加梅開二度古曲全球巡演”、春節民俗廟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歐亞經濟論壇”、世界古遺址理事會”、華夏民俗文化節”、國際道德經論壇開幕式”、北京智華寺音樂節”等重大演出活動中,均獲得高度評價。2013年10月,西安城隍廟再次成功舉辦了第七屆西安鼓樂”藝術節,為西安鼓樂”眾多鼓樂社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臺。
目前,為配合古城西安鐘樓、鼓樓、城隍廟旅游項目開發,西安都城隍廟鼓樂社正在籌備實施常態化專場演出項目。屆時西安都城隍廟鼓樂將會更大范圍的走進來自世界各地人們的心里,為古都西安文化宣傳、旅游經濟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出更大貢獻。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